第156章备战匈奴
第二天开始,穆清宁带两个弟弟去巡视边防,与各处的守城军相认,设宴共餐。
她的目的是让全部留守的军士认识两个郡王。
防止她离开后,万一发生变乱时,守城士兵不认识郡王。
若是君臣相见不相识,自然无法顺利执行郡王的号令。
这些守城的军士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忠心可靠。
见到两位郡王都恭敬行君臣礼。
但穆清宁知道父兄掌管的穆家军兵败于皇帝的设计后,更不会轻信偏信任何人。
所以,她需要一支绝对愿意效忠追随她的军队。
与将士们共餐时,穆清宁主动向他们敬酒。
“你们肩负着守城的重任,这些城池是我们起事的基地,绝对不能丢失。”
“请穆王放心,我们誓死守城。”将士们高声保证。
穆清宁下一句却说:“当然,万一敌军来犯者众多,你们寡不敌众时,还是可以退到安全的地方保命。”
“不要做无辜的牺牲,本王也不想损兵折将。”
“你们的命也是命,大家都是父母生养的,你们在抗敌时,务必保重性命,减少伤亡。”
“在本王心目中,你们不但是兵,还是本王的手足兄弟。”
此话一出,将士们惊愕后泪湿眼眶。
被穆清宁的关怀深深触动。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主子对他们说过这样的话。
他们只知道跟随了主子,就要拿命效忠,随时舍命牺牲,却没想到穆王如此珍惜他们的性命。
哪怕舍弃城池也在所不惜。
贤主如此,怎么会不感动呢。
对于逍遥阁的人而言,哪怕是仁厚的睿王也没说过打不过可以后退,他常年远在京都,为隐藏实力,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机会亲自给他们训话了。
相比之下,他们与穆清宁近距离接触的时间更多,一起杀敌,一起夺地盘,有生死与共的经历,感情确实更深厚。
穆清宁这份重视,让他们恨不能以死相报。
“我们愿意与穆王,郡王生死与共!”将士们再次表忠诚。
穆清宁赞赏点头,“本王敬你们!”
她举杯致意,豪爽地一饮而尽。
“将来大业成了,你们都是开国功臣,本王会论功行赏!”
穆清宁深知,要让别人死心塌地追随,除了仁厚义信,身为主子的还要给下属施展才华,谋锦绣前程,上下目标一致,才能其利断金。
特别是造反这种事,没有甜头,谁也不愿意顶着抄家灭族的风险去干。
“是!”
开国功臣的份量可想而知,这些将士们都有雄心壮志,怎么不期待建功立业。
听过穆王的许诺,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向往,光宗耀祖,留名青史,何等风光。
追随穆王的决心无比坚定。
穆清宁调动他们的野心后,才道:
“两位郡王虽然年幼,但已能担大任,本王要提前历练他们,以后他们不但要处理政务,也要学会带兵打仗,将来若有敌军来犯,他们会与你们一起御敌。”
“即使本王不在场时,你们也要与听从郡王的号令,与他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尊令!”将士们高声应下,毫无疑虑。
两个郡王不因为年幼怯场,主动给将士们倒酒,礼贤下士,举止有气度,让将士们由衷敬仰。
宴席过后,穆清宁临别时又嘱咐将士们坚守城门,护卫好城内百姓。
“本王炼制了治疗各种伤病的药丸,你们若是受伤生病的,可以奏报郡王申领。”
“是!”将士们再次感受到穆王对他们的重视与关怀。
穆清宁安排好这些,便命各城主事官以王府名义收购储备粮食,马草。
远征匈奴,不知何时能归,粮草自然要准备充足。
今年百姓都免征赋税,各家刚收割完,都有不少粮食结余,听闻官府高价收储备粮,都去卖粮食。
穆清宁在三日内就备好了行军的粮草,全部放入空间中。
兵工厂生产的手枪、长枪、火炮,除了留一部分给守城的军士,其余的全部放入空间,用来攻打匈奴。
之后,她在某日巡防时带着一百骑兵出城。
一路疾驰前往漠北。
希望赶得上公主的送亲队伍。
镛帝陪嫁了那么多嫁妆,穆清宁想截胡下来,不能助长匈奴人的实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