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苏寒的计划

李勋写完信,将兵符交给苏寒后,被带到了一处院落。

"义父!"小虎扑了上来。

李勋紧紧抱住义子,看着四周的禁卫,苦笑道:"看来殿下是不打算现在就放我们走?"

"李将军见谅,"荀明拱手道,"上次在陈安的信件上吃了亏,这次殿下要谨慎行事。等徐州那边的五万大军按计划调动起来,自然会放二位离开。"

李勋沉默不语。他明白,经过上次的教训,苏寒已经吃一堑长一智。这次若不等计划完全实施,是绝不会放人的。

正厅内。

陈宫看着苏寒的背影,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怎么?"苏寒头也不回地问道,"公台也觉得本王的手段太过卑鄙了些?"

"殿下说笑了,"陈宫缓缓开口,"自古逐鹿天下者,哪个不是如此?"

"哦?"苏寒转过身。

"殿下乃是雄主,"陈宫正色道,"既有争天下之志,自然要有不拘小节之举。汉高祖斩白蛇起义,不也是用了诈术?魏武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也是用了手段?"

"这些在常人眼中或许卑鄙,但在乱世之中,不过是成大事必须的手段罢了。"

苏寒闻言,轻笑一声:"公台这是在为本王开脱?"

"非也,"陈宫摇头,"在下只是说出实情罢了。殿下要成大事,就不能被世俗的道德所束缚。"

苏寒点点头,看向窗外:"也是,既然要争这天下,就不能在意这些细节。"

"只要能达到目的,"他的声音变得坚定,"任何手段,都是值得的。"

"公台,"苏寒看着手中的地图,"如今我们手中的兵力如何?"

"神武军两万四千人,神威军一万五千人,"陈宫细细道来,"加起来将近四万,虽然比不上朝廷大军数量,但都是精锐之师,而且对殿下忠心耿耿。"

"嗯,"苏寒点点头,"这些将士跟着本王出生入死,比那些朝廷大军更可靠。"

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地点:"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安置流民的营地。如今已经召集了二三十万流民,其中精壮者不在少数。"

"殿下是想......"

"不错,"苏寒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一旦起了战事,这些精壮就是我们的兵源。虽然不及神威军、神武军那般精锐,但经过训练,上阵杀敌还是没问题的。"

陈宫沉吟片刻:"只是,时间恐怕不等人。"

"本王知道,"苏寒神色凝重,"父皇已经容不下我了。与其在夹缝中求生,倒不如就此挥师起事!"

"殿下说得是,"陈宫点头,"况且,南剑关一战,我军诛杀南离八万大军之事,恐怕很快就会传到朝廷耳中。"

"没错,"苏寒冷笑,"一旦朝廷得知此事,必定会重视起来。到时候来的,可就不是这五万大军和李勋了。"

他站起身,来回踱步:"北玄虽然日薄西山,但军队仍有百万之众。一旦朝廷反应过来,调集大军南下,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所以,"陈宫接道,"我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整个南境。"

"正是!"苏寒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李勋的五万大军一旦按计划调动,我们就要立刻出手。先拿下越州,再图衢州。"

他指着地图:"这两州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只要掌控在手,就是我们的根基。到时候训练流民为兵,充实军备,未尝不能成就大事!"

"殿下雄才大略,"陈宫赞叹道,"只是还有一事......"

"公台是说南离?"

"正是,"陈宫点头,"我们虽然在南剑关大胜,但南离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若是他们趁机来犯......"

"无妨,"苏寒胸有成竹,"南离折损八万大军,短时间内翻不起风浪。等我们占据南境,训练出更多军队,就不用惧怕他们了。"

他看向远方,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这天下,已经乱了。朝廷腐败,百姓流离失所。正是我们崛起的最好时机!"

"殿下说得是,"陈宫正色道,"乱世出英雄,殿下必能成就大业!"

苏寒点点头,心中已经勾勒出一幅宏图霸业:"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殿下,"陈宫沉声道,"战事将起,还有一事需要考虑。"

"但说无妨。"

"南荒地方贫瘠,虽然殿下这两月来已经让人开垦荒地,但收成不足。"陈宫指着地图上的几处区域,"一旦开战,光靠本地的粮食,根本无法支撑大军。"

苏寒点点头:"确实如此。不但要养活将士,还有那些流民也需要粮食。"

"正是,"陈宫继续道,"除了粮食,兵器、马匹也都需要储备。这些都是打仗的根本。"

"公台有何建议?"

"如今朝廷还未反应过来,"陈宫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从北边的江南道开始大肆收购。"

苏寒眼前一亮:"江南道确实是个好去处。那里粮食充足,而且还有不少铸造作坊。"

"没错,"陈宫展开另一幅地图,"我们可以派商队分批前往江南道各地。表面上是做生意,实则暗中收购粮食、兵器。"

"只是这需要大量银钱......"

"殿下放心,"陈宫胸有成竹,"这两月来,我们从南离那里抢来的物资银两,再加上缴获的财物,足够支撑这次行动。"

苏寒沉吟片刻:"那就这么办。你立刻安排人手,分批出发。记住,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引起当地官府的注意。"

"殿下放心,"陈宫拱手道,"属下已经想好了对策。我们可以用多个商号,分散收购。即便有人察觉,也只会以为是寻常商人在囤积居奇。"

"好!"苏寒满意地点头,"这件事就交给公台去办。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把粮食、兵器、马匹都准备充足。"

"殿下,"陈宫提醒道,"还有一事。这些物资运回来后,存放之处也要谨慎。"

"本王明白,"苏寒道,"已经让人在几个隐蔽的山谷中建了仓库。麾下军队轮流把守,万无一失。"

看着陈宫退下去安排,苏寒望向窗外。

一场大战即将来临,粮草辎重的准备不容有失。所幸朝廷还在沉睡,给了他们准备的时间。

等到朝廷反应过来时,一切就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