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贾府流放

再次见到黛玉和女儿苏玥,苏旭百感交集。

恍如隔世,这短短数月,他经历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

他紧紧地拥抱着妻女,心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倘若当初一步走错,如今恐怕早已阴阳两隔。

苏旭此番前来,除了接妻女回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便是拜见岳父林如海。

林如海得知太上皇复辟的消息后,郁郁寡欢,难以接受。

他本是先帝器重的肱骨之臣,忠心耿耿,如今却要面对改朝换代的残酷现实。

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面对如此变故,除了无奈,别无他法。

最终,他叹了口气,对黛玉和苏旭说道:“我已决意辞官归隐。”

黛玉闻言,心中一惊,连忙劝道:

“父亲大人,您正值盛年,何必急于归隐?如今新帝登基,正是用人之际,您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理应为朝廷效力。”

林如海摇了摇头,神情落寞:

“玉儿,你有所不知,我乃先帝亲封的探花郎,深受先帝器重。

如今先帝蒙难,太上皇复辟,我心中……

实难接受。

与其在朝中委曲求全,不如归隐山林,落得个清净自在。

况且我身体也不太好,辞官调养一下可能更好。”

黛玉在一旁听着,眼眶微红,她明白父亲心中的苦楚。

林如海一生光明磊落,忠君爱国,如今却要面对如此境地,心中自然是五味杂陈。

她走到林如海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

“爹爹,女儿明白您的心意。

但爹爹也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我相信爹爹不管是何光景,都一定能造福一方百姓的。”

林如海看着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黛玉自幼聪慧,如今更是通情达理,让他倍感欣慰。

他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还是玉儿你会说话。”

苏旭知道林如海性情刚正,一旦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岳父大人,既然您已决定归隐,不如就随我们一同回京吧。京郊环境优美,也方便您着书立说,颐养天年。”苏旭提议道。

林如海欣然同意:“也好,京郊确实是个好去处。只是,我那姑苏老家……”

“岳父大人放心,我苏家老家也在姑苏,我会派人妥善照看姑苏林府,待您日后想回苏州时,随时都可以回去。”

苏旭立刻说道。

林如海点点头,心中对苏旭的细心周到很是满意。

他是个没有儿子的人,女婿愿意照顾自己,自然最好。

这苏旭乃是自己的学生,对自己一直很是尊敬,自己老了,和女儿女婿,以及外孙女在一起,也是不错的选择。

他看着苏旭和黛玉,心中充满了感慨。

这两个孩子,一个是他亲授学业的得意门生女婿,一个是他疼爱有加的女儿,

如今两人经历了这么多风雨,终于能够苦尽甘来,他心中也感到无比欣慰。

几日后,苏旭带着黛玉和苏玥,以及林如海,一同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一路上,已经一周多的苏玥叽叽喳喳,给这略显沉闷的旅程增添了不少活力。

黛玉看着女儿活泼可爱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柔情。

她转头看向苏旭,眼神中充满了缱绻的爱意。

苏旭回以一个温柔的微笑,握住她的手,轻轻摩挲着。

马车缓缓行驶着,载着他们一家,朝着新的生活前进。

回到京城后不久,吏部的公文便正式下达,宣布苏旭升任京营节度使,这一任命如同晴天霹雳,让京城官场地震,同时连苏旭他自己也大吃一惊。

京营节度使乃是一品大员,统辖京畿兵马,位高权重,岂是从前区区五品的工部小官所能比拟?

苏旭心中忐忑,这样的升迁速度和幅度,放眼各朝各代,怕是绝无仅有,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就在苏旭暗自揣测之际,山子野却神色平静地召见他。“旭儿,你莫要慌张。”

山子野语气沉稳,带着几分安抚之意,

“太上皇如此安排,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对你另眼相看。”

苏旭拱手垂首,强压下心中的疑虑:

“师父,太上皇为何要如此提拔学生?这其中可有深意?”

山子野微微一笑:“旭儿,你还不明白吗?

如今京城内外,局势动荡不安,太上皇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来掌控兵权,确保京城安稳。

而你不但曾随我营救太上皇,立下赫赫功劳,且祖父乃是太上皇朝的丞相,深受太上皇器重,如此重任,舍你其谁?”

这番话让苏旭稍稍安心,但随即另一个顾虑又涌上心头。“师父,”苏旭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问道,

“可是弟子毕竟是文士出身,

又是以科举入仕,

如今突然要我统领大军,那些武将出身的将士们恐怕未必会心服口服啊。”

的确,自宋朝以来,重文轻武之风盛行,文官地位远胜于武将。

一个一甲进士,不走仕途经济之路,反倒去军中效力,这在旁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苏旭的担忧不无道理。

山子野闻言,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

“旭儿,你多虑了。

太上皇原本属意由为师来担任此职,只是为师一向闲云野鹤惯了,不愿受朝廷约束,宁愿留在月影教打理事务。

我山子野营救太上皇,只为报答太上皇的恩情,而不是为了这些权力。

况且,若是每日要我早朝点卯,还不如直接取我性命来得痛快!”

说到这里,山子野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

“正因如此,我才向太上皇举荐了你。至于军中将士是否服你……”

山子野故意拉长了尾音,看着苏旭略显紧张的神情,这才慢悠悠地说道:

“旭儿,以你的聪明才智,还怕搞不定几个粗枝大叶的武将?

你尽管放手去做,无需顾虑太多。”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苏旭的信任和鼓励。

对了,山子野又补充道:“你媳妇的外祖家,判决也下来了,全家流放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