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所有人都在笑,只有他在哭

第178章所有人都在笑,只有他在哭

电影结束了。

陈默却显得有些忐忑,因为这部电影,他做了不小的改动。

他也不知道,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会是如何的。

有点像是丑女婿见老丈人的那种感觉。

这种感觉就很微妙。

好在不管是不是出于礼貌,现场还是给予了掌声。

嗯,这就很可以了。陈默的要求不是很高,能达到及格线以上就行。

事实却有些出乎他的预料,现场的掌声响了两遍,虽然没有《我不是药神》那么夸张到连续响了好多遍,但是至少,能响起两遍,应该不止是出于礼貌了吧

周小斌和白越也在讨论这部电影。

“怎么说呢肯定没有《我不是药神》那么好,电影也不够商业,但是却有些出乎预料。”周小斌说道。

“我倒是觉得挺好的,主要是导演很克制,并没有刻意的去煽情。”白越笑着说道。

“的确,说实话,一开始我都有些担心,陈默会不会野心太大,一开始就弄出个小角色,我都在想着会不会主打亲情了,不是说主打亲情不好,而是题材在那摆着,如果主要以亲情为主线的话,那么就有些两边不讨好了,好在他都克制住了。”周小斌也认同白越的看法。

“市井气息很浓郁啊!和《入殓师》完全是两个类型的!”

“那肯定不一样,《入殓师》更加专注,或者更艺术具象化。大提琴这种乐器本来就不那么大众。”

“只是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结局,啧啧,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但是却又莫名的恰到好处,如同人生一般,很多时候,就是戛然而止!”

“对,最好的地方是没有被拍成家庭片,几个事件都展现的很细节,对父子亲情的刻画并没有那么的深入。”

首映结束,接下来的电影的票房,就不是陈默能预测的。

原版的《人生大事》其实上映的时间节点比陈默的这个版本要好不少。

因为原版的《人生大事》上映的时间,是在疫情爆发后,可以说,关于死亡,更多人有着更直观的感受。

“很少见你这样啊,怎么了”作为枕边人,而且是最早跟着陈默的枕边人,她就有些好笑。

主要是,很少见过陈默这样患得患失的模样。

“你不懂!”陈默没有过多解释,是的,她不会懂的,这种事情,陈默自然也不可能多说。

“是,我不懂,不过,你平时不都信心十足的样子吗怎么这次就.”赵莉影也是觉得颇为有趣。

因为陈默过去,每一次新作品上映,总是给人一种自信无比的样子,否则也不会有那陈三指的绰号了。

“生老病死俱是人生大事,可在这个向死而生的故事里,亲情羁绊的结被浓郁的市井味、最细微的柔情解开,释放一地鸡毛,亦解构东方人骨子里被牢牢绑缚起来的精神束带。”晚上赵莉影坐在那里给陈默读着最新出炉的影评。

“不得不说陈默的选角眼光一如既往的好,这个本子真的很适合朱玉龙,又痞又暖铁汉柔情,让人短暂忘记了他演过的所有角色。片子也是少见的殡葬主题,笑点不鄙俚俗套,泪点也不造作煽情,再加上节奏把握得好,浓郁的市井气息,没有太强调生与死的“重”,反而是感受到活在当下的“轻”。”

“远超我的预期。好笑又好哭,节奏紧凑,故事点挺密集的,基本就是一会哭一会笑循环往复,小女孩太有灵气了,基本上她哭我就跟着哭了。

种星星的人,孩子的诗!看的点映,全场满座,片尾曲响起来的时候,都没人离开,我好喜欢这首歌的氛围!”

“难得的是选择的几个白事也非常有东方市井味,老人为了让家庭安宁,想把钱了,三十万办一场丧礼,看着荒唐,却透着一股无奈,后面的反转颇具讽刺的味道,朱玉龙的哭丧是点睛之笔,所有子女们没有哭,他哭了,让子女们悔过来,这真的很有意思。”

“那个殉情的丈夫把我给看哭了,早前看着他笑着温文尔雅地,一点看不见悲伤,心里也如同电影里面新婚妻子的亲朋好友那样,觉得这个男人真无情,可是没想到,情到深处已无泪,他用最平淡的笑容,掩饰着最深的悲痛。好想再去刷一遍,或许能从他笑的背后看到更深层次的悲伤!”

“影片不仅仅聚焦在生死,也包含亲情,三哥和小文的互动从一开始的抵触到慢慢试探到离不开对方,他们俩是相互治愈的是互相温暖对方的。陈默选择的朱玉龙总是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惊喜,他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又演得生动,掌握的度非常好,一个大人一个小孩配合得非常默契。电影院里又哭又笑的不俗!”

“电影很克制,很多地方明明可以煽情,但是却克制住了,看着就很舒服。”

“怎么样这下子该放心了吧”赵莉影读了好多条短评,然后娇笑着看着陈默问道。

“有长评吗”陈默又问道。

“嗯,有了!我读给你听哈。”赵莉影翻看了一下找到了一条新鲜出炉的长评。

“最早看了《入殓师》虽然被很多人吹捧,但是说实话,作为一个普通的华国人,其实看着就如同看外国人下葬的时候,一群人站在那里安静地等着神父宣告一样,感觉不错,但是不够真实,大抵是因为殡葬文化毕竟不同吧

对《人生大事》一直都挺期待的,看过陈默的人物访谈,才知道,原来他家里就是做阴宅生意的。

听着他说起年轻的时候,在学校都不敢和人说自己家里是做什么的。

这一点很真实,在电影里面,不敢和女友说自己的工作,也很真实,因为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人。

不说他人,其实哪怕是我们,我自己,平时对殡葬业的人都有一种很刻板的印象,总之感觉不是特别好。

要说接触死亡最多的人,还有法医,医生,可是相比之下,法医也好,医生也罢,他们的社会地位远不是殡葬行业从业者能比的。

再加上国人惯来忌讳触及死亡,忌讳殡葬人员,忌讳葬礼葬仪,忌讳亡者亡灵。

所以,导致我们对殡葬业的从业者,其实真的没有太多的了解,或者也是不想了解吧。

但是偏偏我们国人又是可以说全世界最重视“身后事”的。

陈默很大胆,殡葬题材的电影我翻遍了过去的很多资料都很难找到一部这样题材的电影。

这个题材其实并不好拍,一开始其实挺担心他拍成《入殓师》的风格,不是不好,而是不合适!

为什么说不好拍,因为你不能像《入殓师》那样,把这个职业渲染的很伟大,很无私,这样很电影,但是却很不真实。

《入殓师》把这个职业形容成了是是给予亡者最大尊重,以圣人之心护送亡者最后一程的人。

无论是亡者,还是殡葬师,都跟晦气无关,反而有着别的身份职业无可比拟的浪漫。

但是真实是什么真实就是,我们所有人,几乎所有人对这个职业的人都有着刻板的印象,或许有些绝对,但是他们绝对不是什么所谓的以圣人之心护送亡者最后一程的人。

《人生大事》的男主角朱玉龙饰演的老三,这个角色,设定的非常有心。

他既不是我们平常对殡葬业的人的刻板的那种不苟言笑,势利,身上总带着一股子“不详”味道的样子,也不是《入殓师》里面的那个会拉大提琴的文艺咖。

但是却又给人感觉,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殡葬师。

刚出场时,身着衬衫,戴着墨镜,摸着寸头、留着胡茬的莫三妹在女友面前的那种小心翼翼,之后他被同事电话打断的不同口吻,立刻让观众感受到了莫三妹的直。而当他下车随口吐掉东西,扬手从同伴处接到香烟,还拿起烧着的黄纸点烟时,观众又看到这个人物的市井味和随意。在后面他被人冤枉偷东西时,就索性脱得只剩内裤来自证。

一个亮相、一场误会的解决就把莫三妹的外在形象呈现给了观众。这位不拘小节,无所顾忌,不太注意自我形象,又带着点痞气的莫三妹立在了观众面前。

这样的角色可以说恰到好处,他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没有好到颠覆大家一贯对殡葬业人士的印象,也没有坏到不切实际。

他不拘小节,骨子里是善良的,但是同时他同样的也有着普通人的劣根性。

好几次说不想做了,可是当出现“给的太多”的情况,他还是不得不说一句“真香”!

电影的细节很丰富,丰富到不像是演出来的,倒像是某个时空真实发生的事情的节选。比如小文醒来的那个早晨,入境了一个脑袋的外卖员,他在这出现,竟然只是在这儿出现,而不是服务于后续的剧情,只是很合理的出现了。

《人生大事》中的街道,现代化的车水马龙、通天大道只是惊鸿一瞥,情节展开的重点街道是狭窄到只容一辆车通过的弄堂,路边楼上是老式居民楼,楼下是路边小店,烟火喧嚣,邻里摩肩,这个意象是市井百姓的热闹,是底层人民的生活空间。

殡葬仪式、殡葬物品、西游记相关意象,都是华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印记,在人们心头烙印深刻、寓意共通。文化意象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人生大事》中,文化符号绚烂繁多,那一种华夏文化的浸透感,浓郁悠远。

我个人观影是比较挑剔的,笑,厌恶低俗玩笑,不喜欢尬笑,谐音梗一般有的时候还行,喜欢正常的笑点,比较喜欢想一下能爆笑的。这里的笑点比较密集,比较正常。

泪,我是抗拒一切煽情设计的,不喜欢为了让人悲伤而悲伤,双手拒绝。生活已经这么苦了.我承认我有些逃避

陈默导演在这部电影里面,对这方面的处理,我还比较能接受,苦难有了,但人们更努力的活了。无论是剧中人,还是观众我,心脏像经历了一场有氧运动。疲惫,但结束了,结束之后,有些放松。

电影没有那么多刻意的煽情,只是在很平静地叙述着,以一个殡葬师的角度去看待那一场场死亡。

或许做不到每一幕都让人共鸣共情,但是我想其中至少有一些,能不经意间触碰到我们的共情点。

这个电影立意本身感觉就不是“我要告诉你什么道理,通过这些事儿告诉”而只是讲好几个小故事,至于道理,观众朋友们可以自行解读。

这就很好,几个小故事的选择也很有针对性。

第一个是小文的外婆去世,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我们国人向来是很少会给一个孩子灌输关于死亡概念,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

所以,男主角对小文追着他要外婆的时候,就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看似冷漠的用烧掉了,再也看不到了的话来说,对一个孩子太残忍了。

所以,终究还是用了“变成星星了”来解释。

这一件件不同的葬礼都是他成长的资粮。

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文在学校表演节目的时候,那个小男孩的那一声:“妈,一路走好!”

观影的时候,全场爆笑,可是笑过之后,却莫名的有股子悲哀的感觉。

因为我看到了老三在台上鞠躬的时候,眼底埋藏的那股子悲鸣!

所有人都在笑,只有他的心里在哭泣!

想到他说的自己没有童年,他的童年都在火葬场,一语道尽了殡葬业从业者的最大的悲戚!”

“这下子该放心了吧”赵莉影笑盈盈地看着陈默,反正忐忑的陈默给她的感觉很有趣。

“嗯,评分出来了没有”陈默又问道。

“出来了,不过目前只有两千多人评分,分数是8.1分!”赵莉影顺手在页面上给了个满星评价道。

但是陈默却是长舒了口气,这个分数肯定不可能是最终的分数,但是这个分数却已经很具有参考性了。

至少,及格线以上是不需要担心了。

陈默放下心思之后,这才抬头看着赵莉影,果真是星气养人啊!当年的黄毛丫头,如今却已经是个大美女了。

当然,这也和她本身的底子不错有关系。

“干嘛这么看着我”虽然是老夫老妻了,可是被陈默这么不停地端详着,赵莉影还是有些讶然的,当然肯定不是羞涩。毕竟,早就过了那个阶段了。

“当然是看你好看啊!”陈默笑着道。

“切,哪有你那几个红颜知己好看!”赵莉影却是刀了陈默一眼,酸溜溜地道。

“金鹰女神什么时候这么不自信了你这号圆脸美女在娱乐圈也是独一号了,别妄自菲薄嘛。”陈默上去搂住她的盈盈一握的小蛮腰道。

“不对啊,你刚才还一副忐忑的样子,怎么一下子就又变了,明天《妖猫传》也要首映,你真的一点不担心啊”赵莉影靠在陈默怀里,突然又直起身来问道。

“陈诗人的电影就是纸老虎,你看看他这些年的电影,哪一部表现的特别好的”陈默笑着道。

赵莉影被陈默这么一说,仔细一想,陈诗人偌大的名气,可是好像还真的是这样。

《赵氏孤儿》毁誉参半,被认为是半成品,票房1.82亿。

《道士下山》也一样被骂了不少,票房4个亿。

这么一看,好像,大概,似乎,还真的就像陈默说的,这就是纸老虎。

看着牛逼,但是也就只是看着。

因为他真正公认的好作品,居然都是2000年前的。

“可是,这次投资10亿啊!你真的就一点都不担心排片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吧”赵莉影问道。

陈默笑着摇了摇头:“只看投资,那还要导演干嘛院线不是傻子,再说了,你是不是有些太小看我了我就那么没牌面”

陈默不以为然地道。

你要说在国际奖项,在资历上,他或许的确比不上陈诗人,可是要说在电影票房上,目前陈诗人还真的不够看。

院线是要卖票的,陈诗人的名头再大,你电影卖的不好,院线也不会给你排片。

而且陈默如今也早就今非昔比了,盛世影业可不是泥捏的。

真以为他当初的融资挑选的那些对象是随便乱挑的

赵莉影不由地有些恍然,看着重新洋溢着自信的陈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些恍惚起来。

是啊,自己今非昔比了,可是眼前的男人,却比自己飞的更高更快,当然,这狗男人,女人也更多了。

她不由地有些怀念,当年陈默才刚刚执导了一部《一起看流星雨》的时候!

“娘子,天色不早了,该歇息了!”陈默笑盈盈地道。

赵莉影难得的俏脸一红,然后搂住陈默的脖子送上了香吻。

大有的大的好,小有小的妙,个中滋味就不足为外人说道了。

嗯,估计大家也不爱看这个,所以此处略过!

翌日,《人生大事》自然没有任何意外的占据了媒体的头版。

毕竟,刚上映嘛。

“《人生大事》:生活中的温馨与感动,细腻剧情传递深意!”

“最是人间烟火味——《人生大事》!”

“《人生大事》:没有一个人的死亡,理所应当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