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解释

脑子里刚闪过宋家俩兄弟,另一个员外郎跑了进来,这个更惨,连腰带都被人扯了下来。

他看见周德海,忙上前阻止道:“大人,不可出去,这群学子来势汹汹,简直要把我们礼部给强占了,幸好五城兵马司的人及时赶来,控制住了局势,您现在不能出去,咱们要赶紧商量个对策才是。”

竟然闹得这么大?周德海这时候才有些心慌,他紧张道:“是何人带头,好端端的怎么会闹出舞弊的风波?”

员外郎擦了把冷汗,才丧着脸道:“听说是秋闱的解元季墨阳,这次考了最后一名,大家认为肯定是有舞弊泄题,不然一个解元不会考的这么差。”

“季墨阳?”

周德海恍惚记得,好像季墨阳的名次确实不怎么样,不过他纵览全局,忙的焦头烂额,这种小事并没有过多的盘查。

“去,把季墨阳叫进来。”

他以为是季墨阳带头闹事,想了想又道:“去把周明海也叫过来。”

如果季墨阳坚持闹事,周明海作为恩人,兴许能劝说两句。

跌坐在座位上,周德海看到那本请功的奏折,心有余悸的忙推到一旁,又吩咐人道:“快,快去把季墨阳的卷子调出来,本官要亲自看看。”

此时,刚骑马到家的季墨阳,还没来得及进门,就被礼部的人带走了,一脸茫然的鲁正文慌忙又跟过去。

礼部衙门里,季墨阳的考卷很快被调出来,周德海见过季墨阳的字,眼前的考卷虽然笔迹很像,但是明显笔力虚浮,像是握笔之人三天没吃饭一样。

他额头不停的冒汗,不会真的有人把季墨阳的试卷调换了吧。

在周明海过来之前的半盏茶功夫里,周德海从被贬官想到被流放,甚至连死后的墓地都想好了。

幸好,周明海拄着拐杖来的及时,他看了考卷一眼道:“是季墨阳的考卷无疑。”

乌纱帽算是保住了,周德海抖着手道:“这笔力怎么这么虚,还有整篇读下来,竟然还有两句引用不当,解元不应该是这个水平啊!”

想到季墨阳被抓奸没几日就进了考场,周明海觉得,必然是偷情事件对他的影响太大,一般人遇到这种事,能完成考试都不错,季墨阳还能以最后一名被录取,已经是心智坚韧非比常人了。

只是偷情的事情,他又没有证据,而且这件事,季墨阳也是被宋絮晚勾引,他含糊道:“我也不知,还是等季墨阳过来问问吧。”

没多久,季墨阳被人从后门带进礼部,眨眼就到了周德海的面前。

周德海像是见到救命恩人,红着眼睛求道:“贤侄,你好好看看,这是不是你的考卷?”

如果是最好,如果不是,周德海都想给季墨阳下跪,让他认下来,帮自已度过这个难关。

还好,季墨阳瞟了一眼,就坚定的点头:“是我的。”

“那你的考卷怎么写成这个样子?”

“考前大病了一场。”

短短两句对话,让周德海死生八百回的心,终于放到肚子里,官位算是保住了。

他嫌弃的瞥了一眼考卷,这种水平的考卷,得最后一名那是实至名归,外面那群学子简直是胡闹。

长舒一口气,周德海拉着季墨阳就要出去:“贤侄,你跟我出去解释下,一切都是误会,让那群没睡醒的学子赶紧回去,简直视王法为儿戏。”

“嘶~”

手上的伤被周德海用力一拉,季墨阳疼的五官都扭曲起来。

这个时候,终于放松下来的众人,才发现季墨阳不仅手受了伤,脸上也青一块紫一块。

一个员外郎小声提醒道:“季公子这样出去,会不会被人认为是屈打成招?”

这个可能唬的周德海一跳,他松开季墨阳问道:“你,你这是怎么回事?”

季墨阳低着头,尽量语气平淡道:“摔的。”

可不是昨晚被周府的护卫摔,接着又摔倒在白芷家的门槛上。

但是房间内的众人怎么可能相信这种说辞,那看上去明明是被人打的,更何况外面正群情激愤的学子,就更不会信了。

周德海是急的不行,外面的学子得不到回应,只会越闹越大,人越来越多,保不齐,什么时候宫里的皇上就知道了。

正急的焦头烂额,一个小太监悄摸着出现了,拱了手,小太监假笑道:“周侍郎,皇上有请。”

左右员外郎及时扶助,才让周德海没有吓瘫在地,他忙把案几上的奏折揣在怀里,又发觉那是请功的奏折不合适,来回在倒腾了好几次,才在太监的催促下,手脚并用的走出了房门。

来到御书房,周德海跪下就喊冤:“皇上,微臣得先帝委任,向来勤勤恳恳谨小慎微,为官一任,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自从主持春闱,更是三过家门不入,日日……”

周德海还没说完,高坐上的孝明帝把手里的奏折一合,那轻轻的啪嗒一声,吓得周德海都忘了自已说到了哪里,只顾着磕头请罪:“春闱绝无营私舞弊的事情,微臣冤枉,望皇上明察。”

看着头磕的砰砰响的周德海,孝明帝无波无澜的开口:“学子为何闹事?”

周德海低着头,不敢去擦额头的冷汗,也不敢去整理飞到脸上的发丝,立刻快速冷静的理顺这次事件,然后沉声解释。

“秋闱的解元季墨阳,这次春闱考了最后一名,有人误以为有舞弊,鼓动学子闹到了礼部,微臣第一时间找到季墨阳的卷子,和几位考官再三查看之后,发现试卷较之秋闱,确实大失水准,得最后一名不算冤枉。

微臣又找到季墨阳本人,他亲口承认春闱前大病一场,力不从心,所以考试失利是情理之中,是那些学子不明事实,故意借机闹事。”

这前因后果,解释的清晰明了,秋闱考的好,春闱发挥不好的人比比皆是,虽然季墨阳春闱差的离谱,但若真的是大病一场,也解释的通。

孝明帝心下了然,但是心里仍然十分的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