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殿试
宋絮晚还没有说完,宋老夫人脸色一肃道:“兴许是孟姑姑医术不精,咱们找刘太医亲自瞧瞧,好好给你把把脉,看看我这小外孙怎么这么闹腾她娘。”
这,这不是孩子的事,是孩子他爹的事情!
宋絮晚又怕宋老夫人担心,再加上她和季墨阳现在,事情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她犹豫半天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与此同时,周明海刚回到家,听说宋絮晚回了娘家,他头皮一紧,莫非宋絮晚真的在谋划什么,这是回娘家搬救兵去了?幸好他之前没有痛快的决定和离。
他让马夫调转马头,立刻就直奔宋府而去,碰巧就和刚到的刘太医一起走进了老夫人的院落。
刘太医望闻问切之后,又问了宋絮晚最后一次月信什么时候结束,云嬷嬷忙道:“是二月二十三。”
今日是四月十八,太医掐指一算,笑道:“夫人有孕一月有余,身体乏累,心情郁郁都是常见的,并无大碍。”
“好好,晚儿,你可听见了,你有孕了,吃不好睡不好是有个小家伙闹腾的,可别再瞎想了,以后和明海好好过日子,你们夫妻不许再斗嘴。”
站在一旁的周明海,上一刻钟还在谋划和离要争取哪些好处,现在突然听到宋絮晚竟然有孕一月有余,整个人像是大夏天的被人浇了一盆冷水,浑身冰冷,这不可能吧。
他仔细想了一下,宋絮晚是二月那次月信走之后,和他有了两回,且这么多天,也没有哪个毛贼得逞,周府的护卫虽然没有抓住过毛贼,可防还是防得住的,如此说来,宋絮晚这怀着的,竟然,竟然真的是他的孩子?
一点一滴的惊喜,先如濛濛细雨,后来变成瓢泼大雨,直接把周明海淋的湿透,他整个人都不受控制的欢喜起来。
在他身子明显不行的时候,他竟然又有孩子了?可见,可见他身子很好。
孩子可是无辜的,虽然是宋絮晚怀上的。
至于宋絮晚,虽然他还是不怎么喜欢,但是孩子确是他周明海的种,他还是喜欢的紧,多子多福嘛!
宋老夫人笑着推了周明海一把,打趣道:“你高兴傻了,以后你们俩可不准再吵架,要好好伺候着你家这老三,他可是闹腾的紧呢。”
“好,好。”
至于和离的事情,等宋絮晚把孩子生下来,上了他们周府的族谱以后再说也不迟。
而且,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那就是女子都把孩子看做性命一般重要,或许,宋絮晚有了这个孩子之后,还求着他不要和离,重新开始做个贤妻良母呢。
他高兴的,都快要忘了宋絮晚给她戴的那些绿帽子了。
太和殿里,考生答题已经结束,考官们正在紧张的阅卷,都是糊着名字,完全杜绝了偏袒徇私的可能,学子们就站在不远处监督,这是有史以来,最透明的一次阅卷。
天擦黑,所有卷子才全部批阅完成,柳学士挑选了前十名,送到孝明帝面前,从状元到传胪都要皇上亲自选出来。
孝明帝看着眼前十份考卷,想到季墨阳春闱生病才没有考好,如今病好了,会不会这十份考卷里面,就有一份是季墨阳的?
想当初,他下旨让被贬的宗室参加科举,为的只是收揽人心,哪里想到还真的有人能一路考到殿试来。
也是他大意了,这些年根本没有把被贬的宗室放在眼里,忽视了季墨阳的存在。
如今,无论如何不能让季墨阳太出风头,不然大家看到季墨阳,就会想到当初的广阳王是如何德才兼备,而他又是如何靠着渔翁得利才得到的皇位。
他指着那十份考卷道:“这十份是考官们选的,难免有个人喜好,为了公平,朕现在从余下的考卷中,再选二十张出来,看看是不是都不如眼前的这十份,朕,要从这三十份试卷中,选出状元到传胪。”
学子们都十分的激动,虽然糊着名字,难免有些人的字迹被考官认出来,故意选出来给皇上。
而且即便没有考官徇私,考官们也有强烈的个人喜好,每个人都觉得自已的试卷,未必比选出来的那十份差,只要皇上扩大选拔的范围,他们每个人都有了得状元的几率。
在众人屏气凝神的时候,皇上已经又仔细选了二十份试卷,他看着眼前的三十份试卷,开始了思考。
如何才能从中避开季墨阳的试卷呢?
如果季墨阳真的是真才实学,那么这次必定答的很精彩,所以,答的最好的那五个,不能选。
如果季墨阳是沽名钓誉,那么这次水准也不会好到哪里,所以,答的最差的五个也不能选。
季墨阳年轻,年轻人大都猖狂,所以立意激进的五个不能选。
季墨阳没有做官经验,成长中也没有官员指导,所以答题纸上谈兵,书生意气的五个不能选。
……
一一排查之后,孝明帝选出了最符合他心意的四份试卷,从状元到传胪一一圈了出来,剩下的他顺手排了下名次,都是进士,名次也不重要了。
然后柳大学士开始公布名次:“二甲第八十名,青州李用。二甲第七十九名,姑苏王然……”
“二甲第七十名……二甲第二十八名……二甲第七名……”
“二甲第一名,安州鲁正文。”
正忐忑的鲁正文,见二甲都快念完了,一直没有他,还以为他要得三甲,赐同进士了。
没想到竟然是传胪,他惊讶的嘴里能塞一个鸡蛋,他果然是褚太傅的血脉无疑了,不然不可能考这么好的名次,他惊喜的都快忍不住大笑起来。
孝明帝见二甲念完了,都没有季墨阳的名字,心里无比的放松,季墨阳这次是同进士无疑了。
他淡笑着听柳学士继续道:“一甲第三名,广陵孟荣轩。”
人群中立刻引起不小的轰动,细听之下都在议论:“那个,那个就是探花郎。”
接着,柳学士又道:“一甲第二名,淮安卢宏深。”
突然,人群中有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应声瘫软,周围的人忙一边搀扶,一边笑着恭喜。
孝明帝也含笑看着一切,这都是他将来的栋梁之材啊!
“一甲第一名……”
孝明帝笑意更深了,他亲自点的状元,答题眼光毒辣,用词老道,和他的施政理念不谋而合,一看就不是一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能写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