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一个炮堪比一个炮营?!
"这是我们的'107雨',"李明远轻轻抚摸着那些管子,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
"仿照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设计,但性能全面超越原版。一次齐射可以覆盖四百平方米区域,摧毁一个加强连的有生力量。"
现场再次陷入死寂,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这个庞然大物,仿佛在看一个来自外星的神秘武器。
"不可能……"一位专家喃喃自语,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单管火箭炮就已经如此惊人,这个多管齐射的威力……"
"它和107火箭炮采用相同口径弹药,可以共用后勤补给。"
李明远继续介绍,声音平静得仿佛在讲解一件普通工艺品,
"发射架可以安装在卡车上形成机动火力,也可以固定在战壕中作为防御武器。最大射程12公里,最小射程800米。"
一位老专家颤抖着走上前,小心翼翼地伸手触摸那些发射管,像是害怕它们会突然喷射火焰。
"毛熊从未给我们这种技术……"他声音嘶哑地说道,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们答应过,但从未兑现……而你,一个人就……"
杨部长激动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他抓住李明远的肩膀,手指几乎要陷入肉里:"这……这……我们求了那么多年……从来没……"
李明远看着杨部长通红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心中既得意又心疼。
"关键是成本和生产难度,"李明远轻声说道,"我特意简化了设计,使用普通材料,采用标准化工艺。一个普通机械厂经过简单改造就能生产,成本不到进口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在场所有人。
低成本、易生产、高效能——这简直是军工领域的终极追求,而李明远似乎轻描淡写间就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我……我需要坐下来……"一位首长抓着自己的头发,一屁股坐在地上,脸上的表情介于狂喜和崩溃之间,
"这不是在做梦吧?我们真的有这种武器了?"
李明远走到"107雨"前,亲自检查每一个发射管的角度和固定装置。
"如果批准批量生产,一个月内可以装备前线部队。根据我的计算,十个这样的发射架就能在常规战场上形成压倒性火力优势。"
"可以……演示一下效果吗?"杨部长声音颤抖,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期待。
李明远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当然,我们特意选了这个地方进行实弹测试。"
十六管火箭炮被迅速调整角度,瞄准了远处一片荒芜的山坡,李明远亲自检查每个发射管的倾角,像个完美主义艺术家般一丝不苟。
"各位请退到安全区域,戴好弹壳耳塞。"李明远神色轻松,仿佛不是在操作大杀器,而是在点一支烟花。
距离发射台五十米外,杨部长带领一群军工专家和高级将领站成一排,紧张得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一位老将军用颤抖的手擦了擦眼镜,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三,二,一,齐射!"
李明远按下操作台上的红色按钮,语气平淡得如同在餐厅点了份炒饭。
刹那间,十六根火舌同时喷射,橙红色的光芒刺破天际,仿佛黑夜突然被撕裂。
震耳欲聋的"嗖嗖"声连成一片,大地都为之颤抖,空气被火焰烤得扭曲变形。
十六枚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烟尾,如同十六条火龙腾空而去,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
刺目的光芒甚至让在场众人不自觉地抬手遮挡眼睛。
"老天啊……"杨部长喃喃自语,手中的烟烧到手了都不自知。
几秒钟的飞行后,远处的山坡突然爆发出连串的强光,仿佛有人在那里引爆了一连串小型蘑菇蛋。
十六处爆炸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巨大的火海,瞬间将整个山坡吞没。
"轰隆隆——"爆炸声如同末日审判的号角,震得人耳膜发痛,胸腔共振。
冲击波甚至掀起一阵热浪,吹乱了在场所有人的头发和衣物。
那座小山坡,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活生生地被夷为平地!
树木、岩石,一切都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现场瞬间陷入死寂,仿佛时间凝固。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种近乎实质般的震撼笼罩着每个人。
"这……这……"一位将军浑身发抖,眼睛瞪得几乎要脱离眼眶,"这是什么神仙武器……"
杨部长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上,浑身颤抖得像筛糠:"老天爷……我这辈子总算是没白活……"
"一分钟之内,覆盖了约四百平方米的区域,全部彻底摧毁,无任何生还可能。"
一位技术人员用望远镜观察后,声音颤抖地报告,手中的记录本早已被汗水浸透。
"这……这相当于……整整一个炮兵营的火力!还要更猛!"一位炮兵专家结结巴巴地说,眼角已经渗出泪水,
"一个炮兵营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这种覆盖效果?至少十分钟!而这……只需几秒钟……"
几位老军人已经完全控制不住情绪,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落。
其中一位老将军,面对远处仍在燃烧的废墟,忽然哽咽出声:
"要是早有这武器……当年我那个营的弟兄们……就不会……"他说不下去了,只是不停地抹着眼泪。
远处的爆炸区域仍在燃烧,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军工专家拿着专业仪器测量后,惊得说不出话来:"温度……温度超过两千度……持续燃烧……这……这简直是地狱之火啊……"
"我想测算一下,"另一位军事专家颤抖着说,
"如果在战场上部署十门这样的火箭炮系统,覆盖面积……"他算了一半,自己先倒吸一口凉气,
"可以在三分钟内摧毁一个加强团的全部有生力量!这……这太可怕了……"
观测员又补充报告:"爆炸区域方圆五百米内,没有任何物体保持完整,全部被气浪掀飞或烧毁。地面被犁出至少两米深的弹坑,岩石都被融化……"
"李总工,"杨部长双手发抖,"你这是用什么办法,在工厂里……造出了这种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