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赶下海,新的困境
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很累的,大家给点鼓励吧
……
"全力支持!"将军们异口同声地说,"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
会议结束后,杨部长带着喜讯来到轧钢厂,李明远正在试验室里研究一种新型炮弹。
"李总工,好消息!"杨部长笑容满面,"你设计的防空系统在前线大获全胜,敌人的空袭全部被击退,前线已经开始大反攻!"
李明远放下手中的图纸,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天罗'防空系统针对这些轰炸机,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杨部长被他这种平静的态度惊讶到了:"李总工,你就这么有把握?"
李明远不置可否: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当我们拥有对方无法想象的武器系统时,胜利就已经注定了。"
杨部长感慨道:"上级决定给你记特等功,另外,你提交的几个新武器研发计划也全部获得批准。"
李明远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兴奋:
"这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我有更多的创意要实现。"
杨部长好奇地问:"又是什么新武器?"
李明远神秘地笑了笑:"秘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与此同时,正在溃退的敌军指挥部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坟场。
唐司令面色灰暗地看着最新战报,一个接一个的阵地被放弃,一支接一支的部队溃散,曾经引以为傲的大军,现在如同一盘散沙。
"撤退的路线确保安全了吗?"唐司令问道,声音中满是疲惫。
参谋长点点头:"目前看来,敌人主要追击我军主力,撤退通道暂时还很安全。"
唐司令苦笑一声:"一切都完了。从火箭炮出现的那一刻起,这场战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远处忙碌撤退的士兵:"知道我们最大的失败在哪里吗?"
参谋长沉默不语。
"不是兵力,不是战术,而是被一个人打败了,"唐司令自嘲地笑了笑,"一个叫李明远的工程师,他一个人抵得上我们十个师。"
他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怒火:"他们的武器发明家,短短几个月内创造出两种改变战局的武器系统,而我们的呢?除了去和星条国买,拿得出什么东西?"
参谋长无言以对。
他看着桌上的作战地图,用手指划过那些已经丢失的阵地:"打不赢的仗,早点结束也好。下令继续撤退吧,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
……
前线,李云龙的部队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
每攻下一座城市,士兵们就会发现大量敌军丢弃的装备和物资,有些甚至还是全新的,连包装都没拆。
"看来敌人是真的怕了,"张大彪抓了抓头皮,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缴获,"这些装备,够我们装备三个师了。"
李云龙大笑:"那是当然!自从咱们有了'天罗地网',敌人的飞机都不敢起飞了,他们还能怎么办?只能跑啊!"
赵刚走过来,手里拿着最新的战报:"好消息,南边已经解放,敌人正在朝海边撤退。"
李云龙仰天长啸:"好啊!这次我们可算出了一口恶气!全靠李总工的宝贝武器!"
他转向部队:"同志们,再加把劲!把敌人彻底赶下去!"
士兵们欢呼雀跃,士气高涨得如同打了鸡血。
战事进展之迅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敌军的阵地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接连倒下,没有任何一处能形成有效抵抗。
……
一周后,当李云龙站在海之滨,看着最后一批敌军狼狈地登上撤退的船只,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
李云龙拍了拍身边的"天罗"防空系统:"这玩意儿立了大功啊!回去后我一定要好好谢谢李总工!"
他望着远处渐行渐远的敌舰,脸上露出胜利者的微笑:"逃吧,有多远逃多远!敢再来,咱们的火箭炮和防空炮还等着你们呢!"
……
战争胜利的喜悦还未散去,轧钢厂的生产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冬日清晨,厂区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像是压了一块巨石。
"按照目前的生产节奏,我们的煤炭储备最多撑到下个月中旬,"生产主管愁眉苦脸地汇报,
"钢材更紧张,库存已经不足以支撑三条生产线同时运转。"
坐在首位的娄厂长长叹一口气:"上级要求我们全力生产,可资源跟不上啊。"
供应科长接着报告:"电力也是大问题。最近三次拉闸限电,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如果继续这样,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时间,会议室内一片沉默,只有暖气管道里的水流声"咕噜咕噜"作响。
"这可怎么办啊?"娄厂长抓着头发,"上面既要我们继续扩大生产,又不增加资源配给。这不是让我们变魔术吗?"
会议结束后,这个艰巨的问题被汇报到了军工部。
杨部长接到汇报,顿感头大如斗。
正当杨部长为难之际,他的秘书敲门进来:"杨部长,李总工求见。"
"快请进!"杨部长精神一振,李明远每次出现几乎都能带来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明远走进办公室,依然是那副儒雅从容的模样,仿佛与外界的紧张氛围绝缘。
"李总工,来得正好,"杨部长迫不及待地说,"我们现在遇到了大麻烦。"
"资源短缺问题,我已经了解了,"李明远点点头,"不过我想,这个问题或许有个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杨部长眼睛一亮:"快说!"
李明远不紧不慢地在椅子上坐下:"杨部长,我们有没有考虑过,把我们的武器卖出去?"
"卖出去?卖给谁?"杨部长一愣,随即苦笑,"现在能跟我们做生意的国家太少了,大多数国家还没承认我们呢。"
李明远微微一笑:"不一定非要卖给那些大国。中东和东南亚有很多小国家和地区力量,他们正急需武器,而且手里握着我们最需要的资源——石油、橡胶、有色金属。"
杨部长眉头紧锁:"可是我们的外交......"
"现在是特殊时期,"李明远说得斩钉截铁,"有些事情,可以通过民间贸易公司进行。表面上是普通贸易,实际上却能达到我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