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迎天子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曹操不由得感到有些头疼起来。

刚才那番话乍一听,还真有几分道理,这情况还真是稀了奇了。

这些根本就不是一个夯货,能想得出来的。

想到这里,他就强忍着立马让人把典韦这夯货给叉出去的念头,眼底带着几分宽慰之色,转头看向了端坐在一旁的郭嘉:

“奉孝,不知你对此事如何看待?”

“这个夯货方才所说的那些话,你觉得是否有些许可取之处呢?”

话音刚刚落下,郭嘉本就铁青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了几分,沉着个脸看了看一旁面露得意之色的典韦,眼神里充满了明显的不悦,这才转过头来又看向了曹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

“典将军方才所说的这些建议,也的确有着几分道理。这样既可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又能够让天下诸侯全都束手无策,最重要的是,还能彻底逼得刘备那大耳贼无路可走。”

“确实可行。”

“要想真正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主公您自然是需要一个合理的身份,而能够统领百官的丞相一职,自然是最适合不过的选择了。”

虽然听到郭嘉也这么说,但曹操的心里却还是隐隐有几分的迟疑和顾虑。

毕竟当年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的画面,至今回想起来仍旧历历在目啊。

若是真这么做了,自己岂不是要成为天下人共同征讨的众矢之的?

当年那个权倾朝野,几乎占据了大汉半壁江山的董卓,到最后都落得个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更何况如今自己的势力甚至还远不如当年的董贼啊。

想到这里,曹操不由微蹙着眉头说道:

“倘若本公这般急切地让天子册封丞相之位,岂不是要重蹈当年董卓挟持天子,独揽朝政大权的覆辙?这般明目张胆地胁迫天子封赏诸侯,此番行径与那董卓有何区别?”

“若是天下士人都将本公与那篡权夺位的董卓视为一丘之貉,日后莫说是想要招揽各方贤才了,便是治下百姓的民心也要如同流沙般溃散了,甚至怕是要被天下人所唾弃啊。”

看着曹操忧心忡忡的犹豫模样,一旁的典韦立刻站了出来,大声叫嚷道:

“主公自陈留起兵以来,日夜心系汉室,如今更是在如此危难之际迎奉天子于许都,此等赤胆忠心之举,又哪里是董贼那等西凉匹夫能够相提并论的?”

“丞相之位本就是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重臣,封赏诸侯也是为了安定动荡朝局的良善之策。”

“那董卓当年擅自废立皇帝,甚至胆大包天地夜宿龙床。而主公对待天子始终执臣子之礼,一心一意只为匡扶这摇摇欲坠的大汉江山。此间的大忠大义,岂能容那些宵小之辈随意污蔑?”

这番话音落下后,郭嘉的脸庞都不禁微微抽搐了一下。

对上典韦那憨憨带着几分得意的目光,心中纵有万般不满却又根本就无法当场发作,只能强行按捺住胸中的怒火。

踏马德。

这莽夫又一股儿脑地把自己准备好的台词全给抢先说完了,真是可恶至极啊。

但这匹夫,怎么可能有这个脑子?这也太荒谬,太假了。

究竟是何人,一直在背后暗中指点这个夯货,处处与自己作对,想尽办法给自己难堪?

这明摆着就是处心积虑地要打压自己这个新来的军师,欺人太甚,简直该死啊。

心中虽憋屈恼火到了极点,却又只能无可奈何地继续忍耐着,谁让自己又一次说得太慢了,被典韦这个莽夫给抢了先机呢?

“行了,典韦你立即去准备迎接天子的仪仗队伍,奉孝负责尽快草拟好诏书。”

“诏书内容中必须言明三点要务,一是正式册封本公担任丞相之位,并给天下各路诸侯分封加衔以示恩威,再则要揭示那大耳贼刘备虚假的汉室宗亲身份。”

“稍后诸位就随本公一同去迎接天子銮驾,待天子入城便即刻将诏书呈递上去,令其亲自颁布这些册封事宜。”

看到这一幕后,曹操终于不再犹豫,起身用力一挥宽大的袖袍,玄色的袍袖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随即就大步流星地走向大帐之外,隐隐可见其周身散发出来的气势,都变得愈发凌厉逼人了。

帐内的武将谋臣们见状,也全都赶紧整理衣冠仪容,紧跟在后头走出了大帐。

另外一边。

在距离许昌城数十里外的官道上,一支由五千余名精锐甲士组成的护卫队,正严密拱卫着一队长长的车辇,沿着坑洼不平的黄土路向着豫州的方向快速行进着。

装饰着精美蟠龙纹样的车辇内,面色苍白的少年天子刘协正端坐在锦缎软垫上。

而其余随行的车辇上,则是一同颠沛流离而来的朝中文武百官。

这些臣子们宽大的官袍早已沾满尘土,显然连日的奔波赶路让他们都显得格外憔悴狼狈。

但身体上的疲惫仅仅只是最表面的痛苦,对于此番被迫离开旧都前往豫州,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更是全都笼罩着挥之不去的忧虑,内心十分得忐忑不安。

很快,随着号角声在城头上响起。

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就护送着天子车驾缓缓驶入许昌城门,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普通百姓,人声鼎沸。

曹操率领着麾下的一众武将谋臣们,早已神色肃穆地列队等候在城门处,见天子车辇到来立即上前行大礼参拜。

所有礼制完全按照最高规格的天子仪仗置办,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车辇上的刘协原本神色很是紧张不安,但见到这般庄重的迎接阵仗,心中当即就长松了一口气,刚要露出欣慰的笑容。但还未等这抹笑意完全展开,站在曹操身后的程昱就突然上前一步,高声说道:

“陛下千里辗转,舟车劳顿,臣等恭迎陛下圣驾。”

“但时局紧迫,还请天子即刻下诏,册封曹公为大汉丞相,辅佐朝政,以稳社稷。”

“并加封各地诸侯官职,以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