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大耳贼黔驴技穷罢了
“那厮此刻肯定又在盘算着什么歪主意,上次主公就是因为听信了他的谋划,才在彭城一战中吃了大亏,这次又这般鬼鬼祟祟地背着人议事,一定还是不靠谱。”
“不行不行,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就这么轻易作罢,还是得去找先生问个明白方才最为妥当。”
说着,典韦就立马调转过脚步,头也不回地就径直朝着辎重营的方向快步地走了过去。
如今在这整座曹军大营里面,能让典韦心服口服愿意听劝的,除了主公曹操本人之外,也只有林川一人了。
说来也是凑巧,幸好这次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出征几乎是倾巢而出了,把麾下能够调动的人马全部都给带上了,就连平日里主要负责后勤补给的辎重营,也破例跟随着大军一起行动。
否则按照以往大军出征的惯例,辎重营那都是留在最后面,负责押运粮草辎重的。
若真是那样的话,面对眼下心中的诸多困惑不解,典韦还真的不方便去向先生请教一番了。
…
“你是说彭城的西城门,突然在夜里打开了?”
林川在听到典韦所带来的消息之后,眉头不禁微微皱了起来。
短暂地沉吟思索了片刻,就把眼下彭城的局势,全部在脑海里给细细琢磨了一番。
不过片刻之间,便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之处,心中顿时就多出了几分了然。
“如此看来,那大耳贼刘备这回是真的落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绝境了。”
“依在下看来,眼前的这座彭城恐怕是马上就要不攻自破了,刘备那大耳贼的气数已尽,徐州之局势的全盘倾覆,应该已经就在眼前了。”
这番话音落下之后,典韦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几分惊喜之色。
但随即却又挠了挠头,眼底闪着一抹纠结迟疑,显然心里还有一些想不通疑惑的地方:
“先生,可是上次在下邳城的时候,那大耳贼不就已经如先生所料,玩过那么一出空城火攻计了吗?如今这深更半夜的突然大开城门,未免有点太过于蹊跷了。”
“那大耳贼向来奸猾狡诈得很,这次会不会又是在耍什么花样?是不是想引诱大军进城,在城中设下了什么诡计埋伏呢?”
当听到典韦的这番疑虑之后,林川不由得轻笑着摇了摇头。
在当前的这个局势之下,刘备那大耳贼在下邳城遭遇了那场惨痛的大败仗之后,带着仅存的那些残兵败将仓皇狼狈地逃回了彭城之中,这一路上损兵折将大半不说,粮草辎重更是早就已经丢了个精光。
如今率领残军困守在这彭城之中,城里头怕是早就都已经没米下锅了。
再加上曹操亲自率领着二十余万的精锐大军,已经将这整座城池都给围得水泄不通了,他刘玄德就算是生出三头六臂来,也绝对变不出现成的大把粮草来。
所以要想在这般的绝境之中,去筹措到足够数万大军使用的粮草,无非就只剩下了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就是狠下心来,去强行搜刮城中百姓家里面那最后仅存的一点点口粮,要么就低声下气地去求城中的那些士族大户,开仓借粮。
可这最后的两条路,不管是选择其中的哪一条,都很难维持其麾下大军所需要的粮草。
因为要是命令麾下的士卒们去搜刮城中的百姓们,那只会让大耳贼刘备彻底失去民心,这会让本就艰难危急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无比了。
而去向那些门阀士族借粮?要想让那些自私自利的铁公鸡拔下根毛来,那简直比登天都还要困难许多。
之前林川在彭城里面也待了不少的时日,对于城里面的那些门阀士族的德行,心里那是再为清楚不过了。
那些个墙头草最善长的就是见风使舵,虚与委蛇。如今眼看着刘备那大耳贼大势已去,不去趁机落井下石一把,那都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又怎么可能还愿意借出那么多的粮草来?甚至怕是早就想在暗中,派人悄悄地来跟曹营取得联络了。
所以眼前这深更半夜里突然城门大开的情况,十有八九就是城中的一众守军在粮草辎重耗尽,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实在是扛不住了,才不堪重负地集体逃出城外。
毕竟那些当兵的也是人,如今连肚子都已经填不饱了,又有谁还会愿意替那大耳贼刘备心甘情愿地卖命呢?
想到这里,林川就淡淡地说道:
“无妨,刘备那大耳贼如今已是黔驴技穷。如今这深夜时分突然大开城门,非但不是其所设下的陷阱诡计,反倒极有可能是其麾下的残兵败将正在趁夜溃逃出城。”
“如今这彭城之中早已是人心惶惶,守军的士气也已崩溃殆尽,大军随时都可以一鼓作气地攻破这座孤城。”
“不过话虽如此,却也不得不谨慎防备那大耳贼,狗急跳墙之下耍些阴谋诡计。”
“但在如今这般援尽粮绝的绝境之下,即便其再如何地垂死挣扎负隅顽抗,也终究都只能是徒劳罢了。”
“只要小心防备其命令部下放火烧城,便可确保万无一失,定能一举攻破城池,彻底剿灭那大耳贼。”
这番话音落下之后,典韦很是赞同地连连点着头。
同时脸上也露出来一抹心有余悸的表情,他可是亲身经历过下邳城中的那把滔天大火,至今回想起来都还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那次要不是先生那料敌为先的提前叮嘱,让自己千万要小心提防那大耳贼的火攻之计,说不定自己早就带着麾下的大军一头冲进了那座下邳城里,现在连他自己也早已经死在那场大火之中,变成一堆焦炭了。
想到这里,典韦的心里就更是感激无比了。
脸上顿时就充满了诚恳之色,起身恭恭敬敬地对着林川抱拳行礼道:
“某家,多谢先生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