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济北卢县
争吵的主人公自然是李利与李应二人。
李利虽然极度不满李应的态度,但他现在也无法解释姜冏的下落。
而且姜冏本就是他的副将,这让他更加百口莫辩。
就在这时,传令兵来报,先锋军姜冏遣使觐见。
李应一听,马上怒声道:“见甚见,叛军之人,拖出去砍了喂狗。”
李利立刻反驳道:“来都来了,见一下又何妨,万一并非吾等想的那样呢?”
李应冷笑:“汝自己听听,汝说这话时有没有底气?”
李利不答,而是转头看向传令兵,冷声道:“将人带进来。”
不过片刻,姜冏派遣来的亲卫走了进来,他只感觉这大帐中的氛围冷得吓人,这一个个将领的眼神好似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虽然他不明所以,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前见礼:“在…在下见过诸位将军。”
李应冷哼一声,正要说话,却被李利用杀人的目光瞪了回去。
随后李利沉声问道:“姜冏现在何处?”
那亲卫涩声道:“将军闻后军被袭,料想敌人得手之后必定不会退远,便带着弟兄们渡过渭水河后朝着东面追击。果然不出将军所料,吾军追查到敌军踪迹,并一路摸索,找到其驻军的山岗。”
不等李利再问,李应已经怒拍桌案而起:“混账东西,当吾军中无人?竟敢拿如此拙劣的谎言来诓吾等。”
亲卫吓得跪倒在地,连忙道:“将…将军,何出此言啊!”
众人见此,想起王传镇定自若的样子,在看眼前之人噤若寒蝉的样子,众人只感觉高下立判,心中也各自有了决断。
亲卫见大家看他与看死人无异,急忙道:“姜将军是担心贻误战机,故而一过渭水河便朝着东面追敌,故而并未差人来报。而且…而且吾等攻占敌方营寨后,还发现了李暹将军的尸体,姜将军已让在下将李暹将军的尸身带回,还请诸位将军明断啊。”
李应眼神一眯,拖长声调“喔~”了一声,随后言道:“将李暹遗体带上来。”
自有将士领命下去,片刻功夫便将早已凉透的李暹抬了上来。
众人围过去一看,脸色都是一变。
只见李暹果然如同王传所言,腰腹被利器贯穿,而且众人一眼就看出,伤口由环首刀造成,是从后背捅入,再从前腹刺出。
谁家行刑是从腰背捅杀?这分明就是搏斗中被人从背后突袭。
李应冷笑一声看向李利,言道:“李利,汝可还有话说?”
李利张了张嘴,他心里还是不相信姜冏会背叛自己,毕竟真的没有理由啊。
这一切都太过匪夷所思……但铁证摆在自己面前,他也无话可说。
那亲卫只感觉浑身发凉,他感觉自己好像陷入了某个旋涡,根本无力自拔。
李应看了一眼地上的亲卫,又瞥了一眼帅案上面色铁青的李利,冷哼一声,言道:“将这贼厮拖下去,五马分尸咯。”
“且慢!”侍中赵温出列制止道。
李应不满的看了眼赵温,正要训斥,却见赵温给他使了个眼神,便将即将出口的脏话憋了回去。
只见赵温走到亲卫跟前,淡淡的道:“汝家将军是如何交代汝的,据实告来。”
亲卫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道:“吾家将军让…让在下带话,请…请李将军出兵,只需一军立于吾方侧翼,如果敌人前来袭营,便来个前后夹击,必让那董瑜有来无回。”
赵温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还有吗?”
亲卫赶忙道:“吾军追击甚急,并未携带粮草,吾家将军请…请调粮草支援。”
赵温又问了遍:“还有吗?”
亲卫想了想,摇头道:“没…没有了!”
赵温这才转身朝着李利与李应拱了拱手,退回队列之中。
李应赞赏的看了眼赵温,但目光回到亲卫身上后,就变得异常凶狠。
只听他沉声道:“来人,将这厮拖下去,给老子剁碎咯。”
众将无人再行劝阻,就这么看着亲卫声嘶力竭的呐喊着冤枉,被横拖出去。
……
大帐之中再次陷入安静,赵温见大家都不说话,只好再度出列言道:“此事已经明了,末将认为,咱们可以将计就计,配合好胡封将军的行动,就算不能俘获董瑜,也必能重创他们。”
李利询问道:“计将安出?”
赵温清了清嗓子,随后言道:“可以按照姜冏的要求,在其侧后立下一军,明面上只安排五千人前去,暗中咱们在分批调入一万人。”
顿了顿,赵温继续言道:“如此一来,吾等新设之营便有了一万五千人马。董瑜携叛军,满打满算也就八千人,既然那姜冏前来诓将军派军前去,必定是做好了吃下这军的准备。吾等将计就计,等那姜冏与董瑜前来自投罗网,届时吾军倾巢而出,必能毕全功于一役。”……
“甚妙,甚妙,不愧是侍中大人,此战得胜,吾必为赵大人请功。”李应听到赵温的计策,想都没想便兴奋起来。
李利叹了口气,知道姜冏的叛变对他的威望打击太大,也不好在发表什么,便沉声道:“吾亲自带兵前去。”
李应冷哼一声:“还是算了吧,谁不知那姜冏就是汝的人,汝还是避嫌的好,此战,吾领兵前去即可。”
李利眼眸如寒霜一般,他感觉自己已经忍到了极致。
但他现在一点与李应翻脸的底气都没有,他只能在心中暗道:“别让老子抓到汝的把柄,否则必将汝碎尸万段。”
……
与此同时,兖州济北国卢县西郊。
如今天色已晚,但整片西郊却在万千篝火中,被照得亮如白昼。
曹操立于临时搭建的阅军台上,看着台下陆续汇总而来的黄巾士卒,脸上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他知道,此次成功受降三十万青州黄巾,他将会成为中原之地,最具权势的诸侯,届时以兖州为基,他也算是成功渡过最艰难的创业阶段了。
此时他身边的荀彧却是愁眉不展的,嘴里念念有词,好似在计算着什么。
曹操转头对着荀彧笑道:“来来来,文若啊,今日正是吾大胜之日,这天下也终于有了吾曹孟德一席之地,汝为何愁眉不展呢?”
荀彧苦笑道:“主公啊,咱军中早已缺粮严重,这青州黄巾空有三十万人口,却无余粮,只怕咱们粮草供给不上,这些人又将爆发叛乱。”
曹操脸上的笑意一僵,随后干笑道:“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军中无粮,那就去征调粮草,吾刚帮助青兖之地铲除如此大规模的叛乱,青兖两州的士族门阀不得支援一些粮草?”
荀彧叹了口气,言道:“只怕还是无法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
曹操揪了揪脸上的络腮胡子,咬牙道:“事急从权,可找几个本地大户开刀。”
荀彧张了张嘴,言道:“这…济北国小一点的乡绅士族几乎都被蛾贼屠戮殆尽,剩下的都是世家大族,只怕……”
曹操思索片刻,脸上神情一狠,像是做了某种决定,正要开口,只听一旁的程昱拱手言道:“军中之粮还可支撑三日,主公且宽心便是,昱在三日之内必定筹齐军中所需粮食,以助主公渡过此劫。”
曹操好奇的问道:“不知先生准备如何筹粮?”
程昱眼神中闪过狠厉之色,他将头低得更低,言道:“主公无需多问,昱自追随主公以来,未立寸功,今只需五百人马,三日之内,必定筹齐主公所需之粮,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曹操双眸微眯,他盯着程昱看了好一会,才淡淡开口道:“典韦,去点齐五百将士听候先生调遣。”
典韦喝了声“喏”,便拱手退下。
程昱也对着曹操深深一拜,跟着典韦而去。
曹操看着程昱的背影,若有所思。
正在这时,只见一略显消瘦的华服青年走上阅军台,手中还拿着几封信纸。
曹操见到来人,脸上的阴霾尽去。他大笑三声,大步上前拉住华服青年的手,言道:“志才啊,最近各地可有什么情报?”
华服青年正是戏志才,荀彧于前段时间推荐给了曹操,曹操与其交谈过后,只觉惊于天人,故而拜其为军中祭酒。
戏志才笑道:“那袁绍与公孙瓒又在龙凑聚集了大量兵马,根据探子来报,此役公孙瓒集结了幽州所有兵马,只怕这一战将会旷日持久啊。”
曹操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闪过异样的色彩,淡淡的说道:“打吧,本初与公孙瓒打得越久,就对咱们越有利。”
戏志才继续言道:“主公可别小觑了袁绍,那袁绍不仅与公孙瓒在冀幽之地交兵,还让长子袁谭率军入青州之地,让外甥高干前往并州之地招兵买马,只怕要不了多久,袁绍的势力就会席卷河北。”
曹操蹙眉道:“本初乃吾至交好友,只怕未来也会是吾平生之敌也。”
戏志才点了点头,他只是提醒一下曹操,让他知道你在发展的同时,别人也都在发展。想要争霸天下,那就丝毫不可停歇。
戏志才又从手中的信纸中抽出一封,双手奉上。
待曹操好奇的接过后,戏志才才言道:“主公看看,这关中之地,也乱了。”
曹操打开信件,看了好一会,眼中可谓是光彩连连,末了还赞了句:“那国贼倒是好福气,竟生了个如此了得的儿子。如果此子能够渡过此劫,未来必成大器。”
一旁的荀彧也好奇的接过曹操手中的信纸,看了一会便将信纸置于地上,怒骂道:“暴贼安敢如此,暴贼安敢如此啊!黄公何辜、郑公何辜…满朝公卿何辜……此子已自觉于天下,来日必遭天谴,可恨,可恨呐!”
曹操与戏志才不可思议的对视一眼,荀彧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如今因为一纸情报,竟气成这副样子,倒是让人少见。
由此足见荀彧对大汉皇室之忠,对世家阶级之守望。
同时,曹操看着荀彧的眼神也泛起了一阵微不可察的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