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您为何如同神仙一般?

“前辈,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还是换个地方说吧。”

“这些学子没见过您,还可这般糊弄过去。”

“若是遇到那些见过您的,到时只怕不太好办。”

见方子杰说的很是严重,萧潜不可能自找麻烦,于是便跟着他出了县学,寻了一处无人的地方。

饶是如此,方子杰还是不放心的四处打量,像是在躲避贼寇一般,这让萧潜有些哭笑不得。

“子杰,究竟怎么回事?”

“你刚刚那般为我遮掩,眼下又如此紧张,莫非县学之中发生了什么大事?”

方子杰确认了四下无人,这才松了口气。

听到前辈询问,无奈叹息一声。

“前辈,先前咱们这苏县县学共有学子三十有二,您可知现在有多少人了?”

萧潜摇头,表示不知。

更不明白方子杰为何要问这个。

很快,方子杰便伸出两根手指,似是有些惆怅的道:“足足二百余人,且每日还会有外阜学子闻名而来。”

“如今县学内堪称人满为患,就连您先前所居住的那片宅院的租金都足足翻了一倍有余!”

炒房?

还是学区房?

这是萧潜脑海之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为何这么多外阜学子来了苏县。

闻名而来,闻的是谁的名?

难不成是自己?

“子杰,我来问你。”

“那些学子口中的诗仙,指的莫非是我?”

方子杰当即点头称是,旋即开口道:“前辈,我就知道您肯定不知晓此事。”

“虽然晚辈也认为您当得起诗仙之名,但听那些学子提及之时,也依旧有些惊讶。”

“原来在苏县之外,您的大名早就传遍了整个大夏。”

“只是不知是何人,将您的样貌和平日里的穿着说了出去,所以刚刚才会发生那种事情。”

“也怪我,上次去您家中的时候就该将此事言明。”

“那今日便不会发生这种令您苦恼的事情。”

方子杰一番解释后,萧潜才算了解了前因后果。

可对于这所谓的诗仙之名,他却并不是太在意。

在他看来,自己现在应当就如同前世一夜爆火的明星一般,引来了一大批关注者。

但这也只是一时的,想来用不了多久,这阵风头便会平息。

反观方子杰,他则是满脸的愧疚,仿佛做了什么错事一般。

萧潜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道:“子杰,无需如此。”

“此事与你并无半分牵连,我平日里也不会来县学,你没有考虑到也属正常。”

“真要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你才是。”

“若不是你的话,想来此刻我依旧无法抽身。”

这可不是单纯的安慰,而是真的感谢。

萧潜与方子杰的接触不少,但也绝不能算多。

这个总是以晚辈自居的学子心地坦诚,自己交托于他的事情,他都能不遗余力的完成。

而且自己虽不曾言明,但他也知道自己不喜欢刚刚那种场合,主动解围。

光是看在这几点,萧潜又怎可能怪罪于他。

更何况这件事是真的与他没有关系。

方子杰听到萧潜的话,似是轻松了一些。

但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道:“前辈,我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萧潜微笑点头。

“换做他人,若被冠以诗仙之名,只怕是喜不胜收。”

“为何您却能如此淡然?”

“自与您相识,您就好像从不在意功名利禄。”

“明明您的才学举世罕见,却偏偏仿若与这世间格格不入。”

商人逐利,文人逐名,武人逐功,就连普通百姓也在追逐温饱。

每个人从诞生于世开始,穷尽一生都仿佛在渴求一些东西。

所以方子杰才想不明白,为何前辈可以做到无欲无求,难不成他的心境早已脱离凡俗,与九天之上,无所不能的神明一般?

这个问题让萧潜露出一抹浅笑。

与这世间格格不入吗?

或许的确如此。

因为他原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怎可相提并论。

至于不在意功名利禄一说,也并非那么绝对。

只不过他所追逐的,与常人不同罢了。

有些话直到死的那天,他都不能与他人言说。

可看着方子杰那真诚求教的目光,他只能婉转道:

“子杰,你还年轻,眼界还没有完全打开。”

“若有机遇,你大可走出苏县,亲眼去见识一下外面广阔的天地。”

“终有一日你会发现,你此刻所思所想,不过是被世俗所约束。”

“当你见证过,体验过,感悟过,或许才会明白一些人生的真谛。”

萧潜不能说自己是活了两世才能如此豁达。

但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他比寻常人看的多,体验的多,感悟的多,最终才会如此。

所以他这番话也并无问题。

方子杰一知半解,不是很明白心性的豁达与眼界有什么牵连。

但这话既然是前辈说的,那必然有其道理。

自己想不通,只能证明自己的火候还不到。

于是暗暗将这些话一字不落的记下,准备闲暇时好好研究。

“对了,前辈,您今日突然来县学,可是有什么要事?”

“若不介意的话,晚辈可以代劳。”

如今这状况,萧潜的确是不太适合在县学露面。

如同方子杰所担忧的,若被认识他的人发现,到时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风波。

谁能保证那些学子之中没有心怀鬼胎之人?

要知道,现在想要萧潜命的人同样不少。

在家中的时候还好说,毕竟有宋六玄一等人,院外还有北域十三骑驻守,寻常屑小连暗杀他的资格都没有。

可这次来县学,他只有一个人,真要是被歹人抓住了机会,那可就危险了。

“也不算什么要事,只是想问问韩教谕乡试的具体时间。”

一听到是这事,方子杰便笑了出来。

“前辈,这种小事何须劳烦韩教谕,晚辈就可回答。”

“原本的乡试时间定在十日后,可前些日子国子监传来消息,说是要延后半月。”

“延后?这是为何?”萧潜不解的询问。

方子杰却是摇了摇头,“不知,国子监并未在信中言明。”

“不过我倒是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说是陛下又将对本次科考的制度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