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小章
凄厉的声音随着北风卷起的黄纸一直被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山花烂漫,一身玫红的小老太太含笑看着山坡上的那个中年男人,如同年轻时那般俏丽地转了几圈,问:“当家的,你瞧我这身衣裳好不好看?”
“好看。”山坡上的中年男人点了点头,伸出手,笑道:“走吧,回家。”
老太太握住他的手,同他一起往山坡上走去。
王母虽是干娘,但安然还是守了三年孝,王卓也丁忧在家三年,待他们出了孝,便已经到了康熙六十一年。
近几年皇上的身体肉眼可见的不好,太后已于五十六年病逝,老大,老二一直被圈禁,原本的太子妃也于五十七年那会儿病逝,三阿哥倒是一直活跃,只是他胆子小,也不敢折腾出大动作,老五老七一直是安静的,老八虽被康熙骂了几回,停了几次俸禄,但从未被压下去过,不得不说,性情倒是真的坚韧。
老九老十虽还是跟着老八混,但这辈子和胤禛的关系也不错,两人没有和老八黏的过于紧凑,当然,也没有明面上和胤禛表现的太过亲近,就这么不远不近的处着。
十二是个老实人,同老五他们一般没什么存在感,十三也一直在家养身体,十四在五十七年时被封为抚远大将军,进军青海,走之前,十四找到胤禛,两人在书房里讨论了什么不得而知,但走时十四似乎很生气,砸了胤禛半个书房。
一直到六十年,康熙召抚远大将军回京,两人都不算和睦。
第335章
登基
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帝不豫,还驻畅春园,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祭天,后病逝于畅春园,即夕移入大内发丧,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是谓雍正帝。
康熙的梓宫(灵柩)被停放在乾清宫内,原本恢宏静谧的宫室里此刻都是压抑着的哭声,皇子皇孙,宫妃福晋,另外便是有资格来瞻仰皇帝仪容的官员女眷跪了一地,放眼望去,乌泱泱一群人。
因着遗诏已经公布,德妃自然被安排在最前列,安然和瓜尔佳氏带着几个孩子跪在她的身后,大冷的天,膝盖底下只有一个蒲团,虽周围点了炭盆,但依旧阻挡不住冷风的侵蚀。
就这般连着跪了三日,告祭天地,太庙,奉先殿和社稷坛等,仪式完成,胤禛顺利登基。
康熙的梓宫还停在乾清宫,过一段时间会奉移到安享殿暂安,德妃正带着一众福晋和内命妇喝茶休息,她脸上虽有哀荣,但眉目间少见的从容不迫,一举一动皆是雍容华贵。
她呷了一口茶,叹了一口气道:“本宫真没想到,到头来。。。。”
“咔哒。”
杯底碰撞的声音打断了她的话,德妃不悦地循声看去,便见安然站起身来福了一礼,道:“德妃娘娘恕罪,妾身的茶太烫了,故而失手,请娘娘见谅。”
“没事,坐吧,如画,去叫人换杯茶来。”德妃心里虽有些不悦,但现在这儿是她的主场,也不想扫了兴致,便轻轻放过了安然,继续刚才的话题道:“本宫没想到老四竟能。。。”
“哎呦!”安然旁边坐着的苏布达忽然捂着肚子,一脸痛苦的哼道:“额娘,我肚子好疼。。。”
她今年十七了,去年成婚,龙凤胎不好分离两处,故而没有远嫁蒙古,而是被封为怀宁郡主,嫁给了京中一清流人家的嫡次子,嫡次子不继承家业,两人在郡主府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感情甚笃,如今已经怀孕五个多月了。
安然匆忙起身查看,苏布达捏了捏她的手,继续呻吟:“额娘,肚子坠的难受,孩子,孩子。。。”
安然心领神会,跪求德妃道:“娘娘,苏布达身子不虞,求您叫个太医来看看吧!”
在场众人谁不知道安然虽是侧福晋,但和当家主母无甚区别,福晋在床躺了多年,守灵这样的大日子都没有露面,可见身体是真的不好了,如今雍亲王登基,安然怎么也能捞个贵妃当当,甚至更高,所以此时不巴结又待何时?
于是有人便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娘娘,怀宁郡主的脸色如此苍白,看上去着实有些凶险啊!”
这般吵闹,真是不成体统,德妃心中不高兴,板着脸吩咐身边的如墨道:“去请个太医给怀宁郡主瞧瞧。”
乾清宫本就有太医守着,因此来的很快,苏布达歪在椅子上,有些气喘,声音虚弱道:“也不知为何,方才肚子坠的难受,这会儿子歇一歇,倒是感觉没方才那般严重了。”
太医正在给苏布达把脉,闻言瞬间懂了,含含糊糊道:“郡主到底是有身子的人,这几日跪灵,怕是有些惊动胎气,微臣稍后开一副安胎药,郡主喝上几天调理一二,另外还需多多卧床休息。”
这般一折腾,德妃也没有了和其他人说话的心思,挥挥手叫众人散了,扶着如画如墨又跪到了灵前,帕子一捂就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一番守灵,一直守到了雍正元年,胤禛这一年无疑是极忙的,康熙后事,朝臣封赏,兄弟们该封赏的封赏,该降爵的降爵,该出嗣的出嗣,召集诸臣定下秘密立储一事
,施行“摊丁入亩”政策,葬圣祖仁皇帝于景陵,一直到雍正元年十二月,他才有空大封后宫。
册立嫡妃乌拉那拉氏为皇后,赐住景仁宫,封安氏为皇贵妃,赐住翊坤宫,瓜尔佳氏为谨妃,赐住延禧宫,李氏为齐妃,赐住咸福宫,钮祜禄氏为贵人,赐住钟粹宫偏殿,阮氏,楚氏,耿氏皆为常在,一起住在景阳宫偏殿。
至于被封了太后的德妃,则是被安排在了寿康宫,然而因之前病了一场,虽好了,但一直借着身体不豫拒绝搬宫,依旧住在永和宫,至于其他先帝后妃,胤禛则让有儿子的都接回自己府上,没孩子的全部送到了寿康宫旁边大佛堂后面的一众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