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小章
“不知规矩?臣妾怎会不知规矩?”安然一脸无辜:“难道太后是嫌弃臣妾今日来的晚了?是,臣妾确实是最后一个才来的,可到的时候,还没过请安的时辰,应该,也谈不上晚到吧?”
太后哼道:“晚到也就罢了,方才给哀家请安时,又是谁教你的规矩?”
安然笑道:“臣妾方才行礼,细细想来,也并无错漏之处。”
她叫太后要反驳,抢先道:“先帝在时,常夸太后温婉贤淑,秉性温和,礼敬贤仁,慈心于物,就算太后不说,臣妾也能感受到您的一片慈母之心。
臣妾方才见您久未叫起,想是没注意到臣妾已经来了,您向来心疼臣妾这些小辈,定是不愿意臣妾受累,故而臣妾便自己站起来了,必不叫太后跟着操心。”
“倒是难为你为哀家着想了。”
太后嘲讽道:“这么多年过去,倒是越发能言善辩了。”
安然笑盈盈的,仿佛没听出其中的阴阳怪气:“多谢太后娘娘夸奖。”
太后只觉心中一阵烦闷,她还想再说什么,就听外头胤禛的声音传来:
“皇额娘这儿真是热闹,可否叫儿子也听听是什么趣事,叫皇额娘这般高兴?”
听到胤禛睁眼说瞎话,太后的脸更沉了,故意哼了一声以示自己不悦。
众人行礼:“臣妾恭请皇上圣安。”
“起吧。”胤禛挥手,坐到了太后另一侧,笑道:“近日事忙,有些日子没来瞧皇额娘了,不知近来身体可好?吃的如何?用的如何?”
太后道:“你瞧哀家这样子算是好的吗?你忙归忙,但后宫诸事还是要管一管,别叫有些人,仗着势便猖狂的不像样子。”
胤禛视线划过安然,见她只一昧低着头看桌子上的茶杯,眼底闪过笑意,也不接太后的话茬,而是道:“朕有些事要同太后商量,你们都先回宫去吧。”
众人只好退了出去,见人都走了,太后道:“皇帝,不是哀家说你,乌拉那拉氏虽不能理事,但到底是在位的皇后,安氏封个贵妃也就罢了,怎么连商量都不和哀家商量,就封了皇贵妃,还叫她一人独掌宫权?”
胤禛喝了口茶,才道:“以前在潜邸时,安氏便管的极好,如今进了宫,朕也相信她能管好后宫诸事,皇额娘不必担心,您年纪大了,好好养身体最是要紧,这些杂活累活,交给安氏就行,您别操劳,再累着自己。”
太后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知道宫权怕是落不到自己头上了,便道:“你才登基不久,许是不明白前朝后宫的关联,安氏身后无甚家族,虽生了四个孩子,但到底没有依靠,你。。。”
“朕就是她的依靠。”胤禛打断太后的话,不想继续关于安然的话题,而是环顾永和宫,淡淡道:
“说起来,这永和宫皇额娘住了多年,想必也住的腻了,正好寿康宫那边已经修缮好了,一应用具全都准备停当,前儿朕问了钦天监,说是三天后是个宜搬家的好日子,皇额娘叫人紧着要紧的东西先收拾收拾,三天后搬去寿康宫吧。”
太后属实是压不住脾气了,气愤道:“哀家不同意,这眼瞧着都要过年了,你竟然强行叫哀家搬出住了几十年的地方?难道就不怕全天下人都说你这个当皇帝的不孝吗?”
第339章
威胁
胤禛老神在在道:“皇额娘这话就错了,朕就是有孝心,这才将太后该住的寿康宫修缮的极好后才叫您住进去,再说了,这永和宫,说起来是朕的后宫,您老人家住着,也不太合适不是吗?”
太后脸涨的通红,骂道:“荒唐!哀家是你的亲生母亲,难道还有人敢说些什么不成?哀家不管这些,哀家就待在永和宫,哪儿也不去!”
胤禛也不生气,笑道:“皇额娘,您已荣升太后,寿康宫才是您的住所,这永和宫太小,您还是早日搬了吧,毕竟您住这儿,难免有人非议,就算您不在乎朕,总也该在乎十四吧。”
“十四?”太后总算有了些反应,想起这一年来胤禛对其他兄弟们做出来的事,急道:“你想做什么?十四可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他满身军功,是先帝亲封的抚远大将军,你要待他如何?”
胤禛轻飘飘道:“皇阿玛在时,最是喜欢十四弟,所以朕想派他留守景陵,想必皇阿玛也会很开心。”
“什么!”太后忽地站了起来,指着胤禛,手指颤抖道:“你!你!你!他是你亲弟弟,不说善待,也该封个亲王,你怎么能叫他去守陵?”
她见胤禛不为所动,急的在屋里转了两圈,看向胤禛沉声道:“你不就是想要哀家搬去寿康宫吗?哀家去就是了,十四是个好孩子,他有能力,有抱负,如今你刚登基一年,他手里的军权能帮你平定许多事情,你们是亲兄弟,他不会害你的!”
说来说去,还是叫胤禛不要把十四压下去,叫他当个不甚重要的皇室宗亲。
胤禛摸了摸茶杯,不见一丝热气,便又意兴阑珊地挪开手道:“皇额娘可真是冤枉朕了,守陵一事,是十四亲自和朕提的,朕
怜他一片孝心,故而答应了,至于他的妻儿,皇额娘也不必担心,左右还有您这个太后护着不是?”
这语气中的威胁,太后听的分明,她嘴唇颤抖,哆哆嗦嗦道:“你,你别以为你当了皇帝,便可为所欲为,百善孝为先,你这般威胁自己亲娘的做派,若是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以为你的位置还能稳当吗?”
“所以皇额娘,今儿的事就别叫旁人知道了。”胤禛站起身,掸了掸衣摆道:“十四孝心日月可鉴,朕甚是欣慰,特晋封他为郡王,封他的嫡子弘景为世子,想必他会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