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小章
狐狸在山林中修行几百年,终于化成了人形,从深山来到了城镇,刚开始闹出了不少笑话,后来阴差阳错的救了一位小姐,后来就被那小姐带回府做了小厮。
在做小厮的时候,跟着少爷读书识字,因对小姐有救命之恩,所以老爷只当收养了一个流浪的孩子,见男主有读书天赋,不仅为他请了老师,还送男主去考科举。
而在读书的时候,男主和小姐互生情愫,科考之前,男主找到小姐表达心意,两人私定终身,约好男主高中便回来求娶公主。
而在上京科考的路上,因男主是个精怪,一路上又发生了各种奇异故事,最后上京考上状元后被公主看上,当然,男主的视角,自不会像陈世美那般始乱终弃,最终结局是公主为正妻,小姐为美妾,三人和和乐乐过的美满。
“老掉牙的故事,但写的十分曲折有趣。”安然不是十分感兴趣,但也看出这个故事为何会受欢迎,言情文,在任何时候都很有市场,即使书中男主最后并非始终如一,但在如今妻妾乃是常事的时代,一妻一妾都已经是非常完美的男人了。
而这个故事还融合了科举,从一个山林里什么也不懂的小狐狸,最后奋斗成了权臣,这就不是简单的言情文了,这还是男主奋斗文,故而不仅是女子会喜欢这个话本,就连男子,估计喜欢看的也不少。
而另一个故事,来自于一个村子里的农妇,原本只是想着混个初赛的奖励,谁曾想竟然进了决赛,如今,更是能够角逐一二名。
这个故事讲的就比较现实,说是村子里有户人家,一连生了五个丫头,除了大姐留在家里伺候一家老小之外,其余的能送人的就送人,送不了人就随便找了个地方扔了,最后才生了个男孩,一家子如珠如宝爱护着。
男孩能吃的很,家里又穷,那时候大姐七八岁了,从小就操持家务,手上老茧比家里谁都多,一家子一合计,就将大姐卖给了地主家,让她当丫鬟去,大姐虽在家里时寡言少语,但心思玲珑,在地主家备受老太太喜爱,最后做到了大丫鬟。
随着大姐越来越大,容貌也越显俏丽,老爷就看上了大姐,想叫大姐给他当妾,但夫人不同意,又恰逢老太太病逝,好在夫人有点良心,便叫大姐给了一笔她能出得起的赎身钱,将卖身契还给了大姐,叫她回家去。
大姐这些年拿的月银全都交到了父母手里,回家以后原以为会一家子美满,谁知家人却嫌弃她被地主家赶了出来,以后没有月银拿了,便自作主张地将她嫁给了村里的赖子。
那赖子酗酒,喜欢打人,还和村里的寡妇不清不楚,大姐受了两年的罪,再又一次被打流产之后,终于忍不住,一把刀杀了那赖子,将尸体扔进了深山,对外只说赖子出了门再也没有回来。
寡居的大姐不再依靠自己的父母,而是卖起了豆腐,做豆腐虽辛苦,但也能度日,积攒一些银钱后便出了村子自己开店,她手里一直藏着老太太赏她的一些首饰,卖了之后,正好能盘下一家铺子,之后的生活便是越来越好,最后又遇到一位良人,幸福美满一生。
苏布达见安然看这个故事看的入神,笑道:“这个故事,便是女儿刚听的时候,也觉得有几分意思,而且这个村妇,她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像是个说书先生一般,起承转合十分流畅自然,但她其实并未读过书,也不识得一个字,这个故事也没有原型,只是她在农田耕作时,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
“哦?”安然来了兴趣,都说故事的内容最能体现作者的内涵,这位农妇想必也是一个极为坚韧之人,就像故事里的女主人公一样。
她又看了看稿件,笑道:“改日额娘有空,倒是想见见她,对了,这稿件是谁润笔,倒是十分引人入胜,叫人看了欲罢不能。”
现场讲的故事,都吩咐了好几个人记录,再经过一番润笔,才能将其刊登在报纸之上。
苏布达抿唇一笑,道:“是畅春园的太妃们。”
安然挑眉,这倒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她随口问道:“太妃们在畅春园住的如何?”
苏布达笑的眉眼弯弯:“一切都好,每日琴棋书画,没事就串串门子,写写诗稿,如今女儿又将这故事交给她们润笔,且忙不过来呢,不过,倒是每天喜气洋洋的,再没有以往那般暮气沉沉了。”
“那确实挺好,都还年轻呢。”
第387章
读后感
苏布达杵着下巴,笑问:“额娘,你觉得哪一本会夺得嫡第一?”
安然想了想,指了那书生的故事道:“这本吧。”
“为什么?”苏布达好奇道:“女儿还以为额娘会更喜欢那个农妇讲的故事。”
安然笑道:“你问的是觉得谁能赢,又不是问额娘喜欢哪一本,额娘喜欢的,不一定就是旁人喜欢的,不是吗?”
苏布达纠结道:“其实,我也更喜欢农妇的故事,书生那些情情爱爱我看的只是一时新鲜,仔细想想又觉得没什么意思,倒是那个农妇的故事值得让人回味。”
苦难中开出的灿烂花朵,值得让人为之侧目。
安然叹道:“可也有许多人看不懂这个故事,反而书生的故事更加通俗易懂。”
果然,事实正如安然所说,三天以后,投票结果出来了,书生的故事以十票之差赢得了比赛。
凡是参与到了投票之人纷纷沸腾起来,就像是他们自己的作品赢了似的,走街串巷,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