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一表人才
黎昭深一脚浅一脚走着,很快便支撑不住。
就在她即将倒地的时候,一双稳重的手替她接过身上的重担。
“你累了?”
熟悉的声音响起,她抬头,见是许久未见的褚云霁。
“哥哥?”如果是之前,自己当然能对他全心全意地信任,可现在……
褚云霁一改往日的清朗,脸上多了一层阴翳,静静地看着她。随后,清冷淡漠的声音响起:“这里是先帝妃嫔的陵墓,殿下怎么会在这里呢?”
“我——”黎昭忽然想起,地下埋的是谦太嫔的尸骨,是褚云霁的亲祖母,她微微侧目,看到他身后黑压压的黑甲军,心里不住地发怵,连忙改口,将问题抛回去:“哥哥你怎么会在这里,是发生什么了吗?”
他眼睛微眯,一眨不眨地盯着她,黎昭忍不住吞咽一下口水。
“听守墓的人说,太嫔娘娘的墓里进了不该进的人。所以奉陛下之命特地来瞧一瞧。”
黎昭打着哈哈,试图蒙混过关:“是吗?究竟是什么人胆大包天,敢进太嫔娘娘的墓穴。”
褚云霁眼珠未转,呵呵笑道:“是么,我也挺好奇的。”他话锋一转,转而问:“但殿下这个时候不应该在北辰宫吗?怎么还有一位姑娘,瞧着很陌生呢,新认识的朋友?”
看着他身后的黑甲军,黎昭说不出掺了慌的假话,只能如实相告:“我被人替了身份,他是来找我的……不小心中了迷药。”
“那墓里?”
“想必一切如常。”她上前一步,挡在褚云霁身前,“哥哥能否带我回宫,此事事关重大,而且我的腰牌也被人拿了。除了你,无人能证明我的身份。”
褚云霁盯着她看了几秒,看得黎昭心里胆寒,许久,他才开口:“也好。毕竟殿下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黑压压的军队散去,紧紧跟在身后,像一条冰凉黏腻的蛇一般,怎么都甩不掉。黎昭深吸一口气,带着张青苗上了马车。
“待会儿,你什么都别说。”
这是她对张青苗最后的告诫。
皇宫冰冷巍峨,宛若一条巨龙蛰伏着、静等着。
“您、您怎么成了这副模样?”李德福瞥见黎昭的第一眼,吓得手里的拂尘都摔成两半。
黎昭抬起头,汗湿的鬓发贴在额角,像两条长长的鲶鱼须,身上的衣服也破破烂烂,看起来狼狈至极。
“陛下呢?我要见他。”她定定地问。
李德福给小夏子使个眼色,后者立马去御书房内禀报,不一会儿便传来觐见的消息。
“殿下,套上件衣服吧。”往日里黎昭对他也算不错,甚至可以称得上一句礼遇,因此这个时候的李德福特地让人找了件干净衣服来。
换上干净轻薄的衣服,黎昭终于觉得自己再次活过来,她眯了眯眼睛,往身后瞥了一眼。
“李公公,麻烦请你拖住敬王世子,若是出了什么岔子,便交由我一力承担。”
李德福不是傻子,怎么会不知道她话里的意思,而且褚云霁怎会带上黑甲军,他心知肚明,但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却是一概不知,只囫囵应下:“殿下放心便是,这边有老奴担着呢。”
有了他这句话,黎昭才算放下心来,只身一人走进御书房。
门槛依旧是高高的,装潢不变。她抬眼,兀自撞上一双清澈明丽的眸子。
这人的相貌好生奇怪,竟瞧不出男女。她心中纳罕,先是跪下行礼,而后才问:“父皇,这位是?”
“你说他啊,论论辈分……应该叫你一声姑姑。”永元帝想了一会儿,扭过头来看她,面色一怔:“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般模样?”
黎昭不好意思地擦擦鼻子,说:“这不是……掉水里之后又在泥里滚了一圈儿。”
她将自己这两天的经历娓娓道来,不料永元帝面色如常,没有丝毫变化不说,甚至还有闲心和她说起了另外一人。
“小昭啊,这位是你华阳姑姑的儿媳妇的侄子,也是这次科举的进士。朕瞧他一表人才,你觉得怎样?”
听他这么说,黎昭才仔细端详起这人的样貌——五官标正、面若敷粉,的确是个好看的人物。
“挺好的啊。”她答,尚没有摸清永元帝的真实想法。
见她没有拒绝,永元帝继续问:“这孩子的品性朕也考察过了,谦逊知礼,而且人也大方,断不会做出拈酸吃醋这等小家子气的事。”
听到这里,黎昭明白过来葫芦里是什么药,问:“父皇是要给端慧赐婚吗?这应该轮不到儿臣来相看吧。”
可惜,她搞错了口味。
永元帝轻啧一声,道:“好端端的怎么说上她了。端慧才多大,朕还想多留两年呢。”
原来不是褚瑶啊,那是谁?
紧接着,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冲击着她的大脑。只听永元帝静静开口:“这明明是朕给你准备的礼官啊。”
什么?黎昭脑瓜子嗡嗡的,半晌没反应过来。
李德福凑到她的耳边,低声解释:“殿下,陛下所说的礼官,您可以理解为男宠的意思。”
巨大的信息量如同滔滔不绝的江水一般袭来,她好半天都缓不过神来。
还是永元帝问了一句:“小昭,你不喜欢他?你要是不喜欢,朕可就把他送出去了。”
从始至终,那个被当做礼物的男孩一言不发,如同一尊雕塑一般静等着命运的审判。
“寒窗十多年好不容易考出来的进士,就这样埋没于儿臣的后院,不大好吧。”黎昭打着哈哈,试图混过去。
可惜,有的是人不给她这个机会。
“殿下,有多少人想进还进不去呢。何况郁公子人也端正,您瞧着也说好不是?”李德福看热闹不嫌事大,给她端了一杯茶来。
这茶喝下去,可就是同意了。
黎昭定定看着清亮茶水中倒映出来的自己,滑稽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永元帝见缝插针:“此事便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