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小章
这“请柬”之事,究竟是没想过送,还是府里小厮出了差错并不难猜。难的是在他诘问下,还能轻轻拿起又能轻轻放下。
没想到,他那位荒唐儿子留下的子嗣,倒是让他颇为惊讶。
“既如此,便与老夫一道往谢府去罢。”谢云岚负手立着,“你昨日娶进府中的那位新妇,算算时间,也该在去往谢府的路上了。”
听言,谢时浔藏在官袍里的指尖蓦地一紧,眼底神色浓如黑墨,随即沉沉应道:“但听阁老吩咐。”
*
沈娥坐在妆台前,由满月一手梳了发髻。荷画琴书侍候在一旁,又为她穿了杏红色华服。
往西厅里走的时候,远远就瞧见膳房的小厮端着早膳上来,几个丫鬟依次摆上来。
最后沈娥坐在桌旁,小口小口喝着热乎乎的小米粥的时候,心满意足呼出一口浊气。
若非时机不对,她定要长叹一声道句:真特么舒坦!
喝完米粥,她又连吃了几个满月夹到她碗里的小笼包。吃的小腹微鼓,这才堪堪停下。
晨早天边云霞渐露,廊上挂着的竹帘被微风轻拂,就荡起来,伴着点点霞光,格外好看。
沈娥觉得困乏,正想唤琴书派人去将屋内的贵妃椅搬到院内,她好上去躺上一躺。
结果抬眼就见廊上一位身材有些臃肿的中年男人直直向她奔来——杜管家走的急了些,沈娥心尖蓦地一跳,直觉没什么好事。
果然,杜管家往她跟前一站,远边的霞光都遮了不少,声音略微有些急促。随即就在她身前恭敬的弯了腰。
“夫人,谢府派人过来……说是要让您过去一趟。”
第14章
质问“苏家那便宜货也来了?!”……
风拂过琉璃瓦,街头的春杏生得极好。马车轮碾过路边的水塘,荡起一阵涟漪。
沈娥掀了马车帘子,远远就瞧见“谢府”两个烫金的大字。霞光洒在火红的琉璃瓦,就见谢府大门被推开,一个穿着深青袍子的老奴出来,身子端的极正,哪怕鬓角已经花白,却还是一副精神气儿十足的模样儿。
初春还是有些发冷,沈娥身侧跟着琴书和荷画,满月留在府中照应。
初春的天气还是有些凉,沈娥临出门被人披了裹了绒布的披风,又被府上的嬷嬷塞了汤婆子。此时身上暖洋洋的,有些困倦靠在马车壁上。
但还不等她寐一下眼,车夫就停了马车,喊道:“夫人,谢府到了。”
闻声,沈娥抬了眼。
“太常卿夫人,还请您随奴婢来。”老奴语气沉稳,抬手朝着门内一指道。
沈娥被人搀着下了马车,嘴角无意识的扬起来,就要迎上去。
可刚提起步子,才猛然想起自己不是来说亲的,嘴角衔着丝笑,隐下心底的尬意才道:“麻烦嬷嬷了。”
进了谢府,果然财大气粗。在摸过好几块用上好玉石雕刻的扶栏后,才轻咳一声想起来道:“嬷嬷,谢……不知我家夫君现如今在何处?”
沈娥说着差点咬到舌头,叠手行在一侧的嬷嬷倒是微微侧身垂眼:“回夫人的话,谢大人如今正在阁老的书房里,与他老人家对弈。”
谢时浔是谢云岚的孙辈,可与这谢府的关系明显不是这么回事儿。她今日被“请”到府上,却只有一位嬷嬷来迎。而这人对谢时浔的称呼非是少爷而称大人,客气的不行。想是这谢府仍旧没将那谢时浔认回来。
思及此,沈娥倒是放松了些。这无外乎是谢时浔自个儿的事情,与她不挂钩,也就用不着费心思迁就。
思绪微整,脚步轻快起来。跟着嬷嬷左拐右拐,就看到一片深青竹林,飒飒风过,尖叶荡漾,潇潇好听。
能微微瞥见竹林后一座红砖屋所,置在绿波荡漾里谧境十分。
见状,沈娥脚步一顿,眉眼间有些狐疑:“嬷嬷,这是要打哪儿去?好似不是去正厅的路?”
琴书和荷画跟在一旁,围在她左右,有些戒备。二人都是不久前才到的状元府,便是如今的太常卿府上。这谢时浔与谢阁老的关系实为隐秘,只不过听闻些许。
“夫人放心。”嬷嬷不在意的看了一眼,只往竹林中的堂屋一指,随即朝着荷画琴书二人道,“二位姑娘就此留下,我们家老夫人,想单独和谢夫人见一面。”
听言,荷画琴书二人面面相觑,却未退下。
倒是沈娥挑了眼尾,乐了。
这哪是见一面,分明就是摆了鸿门宴,让她自个儿去走一遭罢了。
“琴书荷画,你二人且留在这儿,我去去便回。”思索清楚,沈娥便温声吩咐道。
二人有些迟疑,可瞧了瞧沈娥的眼色,又应下来。
“还请嬷嬷引路。”
竹林外的声响不大,一片竹叶落下,被风拂到屋外西侧的长廊上,又被卷到红色的官服衣摆处。
“啪塔”谢时浔走了一步白棋,顷刻间,数十颗黑子被吞,兵行险招,得终胜局。
“呵。”对面的谢云岚托着黑色长袍,花白的胡须微动,唇角轻扬。
“你这棋,走的太险。”
“阁老棋艺高超,晚辈只能兵行险招,方可得胜。”谢时浔拱手,淡道。
“就如你扶持端王一般?”谢云岚一句话轻轻落下。
谢时浔捻着白子的指尖一紧,随即勾了唇角:“阁老说笑了,当今圣上龙体康健。太子也在几年前便早早定了三皇子,其品貌非凡,爱民如子。若能继位,这天下必定垂拱而治……我又何来胆大包天去扶持端王呢?”
“是吗?你也认为太子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