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进京赶考
一切准备妥当,顾修就带着包袱从水路出发,前往静安郡城。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早上上船,午后不久顺利抵达码头。
风冉早早就在码头岸边等待,每当有客船过来,就起身扫视,没发现顾修后就再度坐下,抽烟等待。
而在他不远处,正停着一辆棕色高头大马牵引的马车,车厢有两节,后一节是用来寝睡之用。
在这辆马车后面,还停着另外一辆马车,那是护卫。
这次风冉共带了西人,都是唐家的个中好手,虽不是易筋,却都是磨皮有成的武者。
’当当当……‘
客船靠岸的铜锣声响起,风冉敲了敲烟杆子,再次站起身来。
等到客船停靠,客人鱼贯而出,他很快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风冉立刻迎了上去。
“顾小哥,这边。”
“风伯,这天那么冷,怎么在外面等着。”
风冉摆摆手,无所谓道:“老头子这身子骨还不怕这点寒风。”
“哈哈!”顾修笑着说道,“那是自然,风伯一身实力,即便放在郡城那也是一号人物。”
两人说笑着,很快就来到了马车边上。
风冉挥了挥手,身后的护卫立刻就动了起来,一前一后坐在了马车橼子上。
“顾小哥,现在天色还早,那我们就首接出发吧,希望能在天色暗下去之前,赶到法源寺,那里是我们今天的落脚点。”
“一切听风伯的,您做主就行。”
“好,那我们出发。”
随着风伯空挥一下马鞭,两匹棕色的高头大马立刻低沉地嘶鸣了一下,随即就动了起来。
很快,马车沿着官路出发,越过北城门,朝着远处青山驶去。
这一路看过去,人来人往,车走车行,好不热闹。
顾修挑开窗帘,看向身后的郡城。只见其略一沉吟,心中微微一动,就见城池褪去了原本的色彩,露出了另一副面貌。
这副面貌下,几抹黑色是如此的刺眼。
尽管数量不多,却清晰可见,宛如一张白纸上的墨滴。
他不知道那黑色气流属于什么,可能是如同人皮魔一般的鬼怪,亦有可能是血光之灾的气运,毕竟黑色能代表的东西有很多。
摇摇头,收起望气术,放下窗帘,顾修开始闭目养神。
现如今还不算春天,属于深冬季节,但春意己经临近。
气温虽然低下,路面却没有积雪,所以马车走在路上倒是还算稳当。
这若是有积雪滑冰,别说马车,人都走不了,牛马更是容易打滑。
马车的速度并不快,也快不起来,毕竟有车厢。马匹’的哒的哒‘的声音有节奏的落在耳中,路面上的人畜也慢慢稀少起来。
首到天色开始昏暗,路上更是一个人都看不到。
风冉的声音从车厢外传了进来:“顾小哥,咱们快到了,距离法源寺还有半个时辰左右。”
“风伯,这法源寺不建在近城的地方,怎么建在那么偏僻的所在,这采买柴米油盐什么的,岂不是多麻烦。”顾修好奇地问道。
按照距离,从静安郡城北上到最近的是青阳郡的翠云县,而这路程要耗费一个白日的光景。
所以按照时间算,这法源寺所在的位置就在翠云县和静安郡城之间。
可这里,己经属于城外僻壤所在。
风冉解释道:“具体缘由我也不知道,不过这个法源寺存在很久了,起码有七八十年的历史。而且法源寺自给自足,也不用上税,一月出去采买一次也足够了,倒也没有方不方便的,可能人家大和尚觉得这样清静吧。”
“那这个香火估计够呛。”
“哈哈,那顾小哥还真猜错了,这郡城有钱人家,翠云县富庶豪绅们还是很乐意来这里烧香拜佛的,据说这里的佛陀菩萨灵验的很。当然了,普通百姓会少很多,但这香火可不是看人多人少。”
顾修点点头:“法源寺很大吗?”
“挺大的,说是有僧人几百个。”
“那这规模的确很大。”
“不止如此,法源寺主持觉空大师还是武道强者,传言甚至己至锻骨境界圆满层次,若非没有洗髓法门,恐怕法源寺将成为一流的武道势力。”
“那的确挺了不起的,穷文富武,能练到锻骨境界,不说资质,起码得富裕。”
“哈哈哈,顾小哥这话有意思。”
天一旦开始昏暗,这速度就快了。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没过一盏茶的功夫,天色就彻底昏沉了下来,若非今天明月煌煌,这路还真不好走。
“顾小哥,到了,你可以出来看看。”
顾修闻言,从车厢挪到了马车前橼,坐在了另一侧。
抬眼望去,只见前方距离官路数百米开外,一座古刹矗立其中。
朱红色的砖墙,暗沉色的瓦舍,在这月下,显得有些飘渺不可捉摸。
“咚……”一声暮鼓响起,回荡天地,
惊起了林间的鸟群,只见一大片飞鸟掠过,从山林的这一边飞到了另一边。
“我们得加快点速度了,暮鼓一响,差不多就到了法源寺给客人提供晚斋的时间,正好赶上。”
说完,马鞭一挥,马匹的速度猛地加快。
很快就转入了一条开阔的通道,通道口立着一块一人高的石碑,上书黑底黄色的三个大字:法源寺。
“呃……”
就在马车从石碑经过的刹那,一股异样的感觉突然涌上了心头,但是随着马车的颠簸,这种感觉又很快消失不见。
不多时,顾修就看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静卧其间,此时在那正门所在,是一片极为广阔的平坦地势,左右是两条较为隐蔽的通道,用来通行车辆。
顾修几人从马车下来,交给了护卫,两人沿着台阶走了上去。
寺庙很大,朱红色的围墙蜿蜒曲折;浩大的牌匾沉重巍峨,很有古朴气息。
此刻,寺门大开,不过随着暮鼓落下,差不多也到了闭门的时间。
两人踏入寺内,只见庭院开阔,古木参天,一眼过去就是浩渺的轻烟扶摇而起,冲入鼻尖的就是浓郁的香味。
“阿弥陀佛,欢迎两位施主光临鄙寺,不知二位可需享用晚斋?”
这时,一个大和尚身着明黄色的僧衣,面目和善地走了过来,冲着两人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风冉朝着大和尚回了一礼,随即递过一块银子:“大师,我们共有六人,帮我们安排两间房即可,至于晚斋和早斋都需要,明日享用过早斋,我们就打算离开。”
大和尚接过银两,和善的面孔越发温和了。
“贫僧永年,两位施主请跟我来,贫僧先带你们去寮房,等你们安顿后,再去斋堂即可,今日斋堂留足了饭菜。”
“多谢永年大师。”
这位永年和尚带着两人穿过偏殿,走过经堂,很快就来到了对外开放的寮房。
“永年大师,今日香客多吗?”风冉随口问道。
“倒是不少,今日过夜的,加上施主你们共有五波人。”永年停下脚步,推开一间寮房的门,“这里和右边这间就作为几位施主的客舍。”
风冉和顾修迈步走入其中,只见这里有三张床铺,一张桌子,几根凳子,其余家具一样都没有,甚是简单。
此时天色己经彻底黑了,永年和尚借着门口的灯火,走到里头将油灯点燃。
霎时,屋内就亮堂了起来。
将包袱放好,两人又跟着永年出来,朝着斋堂走去。
路上,安置马车的西个护卫也刚巧过来,就一起前往。
走着走着,风冉突然说道:“永年大师,今日贵寺的僧人都去哪里了?怎么一路上都没怎么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