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授官
休息的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本文搜:齐盛小说网 免费阅读
眨眼之间,便到了授予官职之日。
这日,卯时还未到,夜幕依旧笼罩着大地。顾修、罗宗、屠箬三人早早便起身,郑重地穿上朝廷特地发放的补服。
三人精神抖擞地一同朝着正阳门出发。
载物门是皇宫的西门,而正阳门则是东门,且东门乃是正门,平日里官员们上朝皆由此门出入。当他们来到正阳门外,发现己有不少人在此等候。
众人再次相见,只是微微点头示意,谁也不敢发出太大声响,皆是一脸正经地站在门外,静静等待着时辰的到来。
顾修抬眼望去,只见门外有宫廷禁卫军守卫。这些守卫身着鳞光铠甲,那铠甲由一片片精心打造的甲片紧密相连,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着幽冷的光泽。他们手执大刀、目光森森,目不斜视,周身一股若隐若现的煞气扑面而来,犹如实质。
“洗髓境……”
顾修心中暗自惊叹。这些守卫竟个个都是洗髓境往上的武者,从他们眉宇之间那浓郁的煞气便能看出,他们皆是经历过生死厮杀、见过血雨腥风的悍卒。
约莫等了半个时辰,此次的进士们全部到齐。紧接着,便是上朝的大臣们陆续到来。大臣们皆是坐着轿子前来,然而轿子的颜色、规制却各不相同,从中便能看出他们身份地位的差异。有的轿子装饰华丽,轿厢宽敞,轿帘上绣着精美的图案,彰显着主人的尊贵;而有的轿子则相对朴素,规格略小,显示出主人的地位稍逊一筹。
大臣们的出现,让众多进士愈发感到拘谨。这些大臣中,有些人似乎还未从睡梦中完全清醒,哈欠连天,但相互碰到时,也只是拱拱手,道声早安,便站在一旁打起盹来。对于他们这些进士,大臣们大多不予理会。
顾修站在进士队伍的最前方,仅次于苏行和覃澜。突然,他感受到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心中一动,不由得转头望去。
只见一位身姿挺拔的老者,白发如银,胡须飘逸,整个人气质不凡。观其身上的穿着,顾修心中一动,不难判断出对方的身份。三公之中他曾见过太师臧莫离,那么眼前这位,不是太傅张道林便是太保宗西五了。
摸不透对方注视自己的意图,顾修微微点了点头,便转过了目光。
张道林从顾修身上收回目光,转头朝身后的谢同锦看去,低声问道:“那探花郎是你女婿?”
谢同锦看了一眼远处的顾修,心中很想点头认下,可终究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犹豫片刻后,他说道:“有想法撮合他跟凌云,不过还是要看他们两人自己的意思。”
张道林微微点头,赞道:“小伙子一表人才,武道非凡,的确是个良配,若我有适龄孙女,怕也忍不住。”
谢同锦闻言,心中亦是赞同,忙说道:“是啊,他学识出众,天赋过人,最重要的是人品也极为过关。”
张道林心中暗自腹诽,老夫不过是随口附和你一下,你还真夸上没完了。还真是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啊。
他无奈地摇摇头,不再多说,闭目养神,静静等待今日朝会的开始。
随着官员大臣们一个个出现,悠扬的钟声突然响起,正阳门缓缓而开,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那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响亮。有礼部官员站在众进士的前方,待大臣们进入正阳门后,这才带着进士们跟在后方。
一众进士眼观鼻、鼻观口,神色严肃,没有人敢出声。他们迈着略显一致的步伐,一路上,跨过一重重宏伟的宫殿,这些宫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越桥过河,河水在晨曦的映照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仿佛流淌着的不是水,而是无数的碎金。
很快,众人来到了朝会的地点 —— 太霖殿。
太霖殿气势恢宏,殿顶琉璃瓦在微光中闪烁着光芒,殿内,各班文武大臣分次而立,唯有三公才各有一座,彰显着他们尊贵的地位。
其余诸位朝臣都只能站着,更不用说他们这些初入朝堂的 “生瓜蛋子” 了。
顾修的目光从文官之列飘过,最后落在了武官的首位。此人一身赤罗衣裳,那衣裳剪裁得体,颜色鲜艳而不失庄重,领口袖口绣着精致的花纹。
他头戴梁冠,双手空空,拢在袖口,姿态悠然。看年龄约莫五十出头,身形干瘦,却透着一股坚韧之气。一缕黑色长髯垂在胸前,随风微微飘动,显得气质清矍。
若是单单看穿着气质,即便说他是一位大儒也不为过。然而,他却位列武班之首,显然身份非同凡响。顾修这个时候自然不敢贸然开启望气术,只能凭借肉眼观察判断。
可是,他竟分毫看不出对方有武道的痕迹。即便是谢同锦,他也能隐隐看出一些端倪,而此人却如同平静的湖面,毫无波澜,点滴都无法分辨。他只能暗自猜测,对方的实力怕是远超自己,不知高深到何种程度。
除此人之外,其下的武将们,顾修虽然无法准确分辨出他们的实力,但却能清晰地感
受到那汹涌炙热、澎湃到极点的气血之力。与文臣这边一对比,简首就是两个极端。
文臣们大多气质儒雅,身上散发着淡淡的书卷气,而武将们则如同一头头蓄势待发的猛兽,浑身充满了力量与杀气。顾修不由得心想,这若是朝堂之上,因为政见不合而打起来,文臣们怕是要被武将们一根手指头就轻易摁死。
当然了,文臣之中也并非没有他无法分辨的强者存在,起码三公和谢同锦就远非他能够企及的。谁又知道其中是否还隐藏着其他深不可测的高手呢。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时,随着三道悠扬的钟声响起,一道明晃晃的身影绕过屏风,大步流星地走来,大马金刀地坐在了龙椅之上。一瞬间,所有朝臣一同躬身下拜,整齐划一的声音响彻大殿:“万岁!”
那声音犹如滚滚春雷,在殿内回荡。
“众爱卿平身,今日朝会不议政事,是乙未科授予官职之日。”皇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洪钟一般,落在众人耳中,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得众人首起了身体。
然而,却无人敢冒犯天颜,抬头去窥皇帝的模样。每一个人都低着头,恭敬地等待着接下来的安排。
“开始吧!” 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是,陛下!” 太傅张道林出班,手中拿着一封卷轴,那卷轴用金黄色的绸缎包裹着,边缘绣着精美的云纹。
他转身站在朝堂正前方,目视众人,神情严肃。
其实官职的授予基本都是固定的,尤其是一甲前三名,更是雷打不动。
“乙未科一甲第一名苏行,授予翰林修撰,赐次六品官身。”张道林的声音清晰而洪亮,在大殿内回荡。
苏行上前一步,这一回,他需要行大礼跪拜。只见他毕恭毕敬地磕头,声音坚定而有力:“臣谢恩。”
“乙未科一甲第二名覃澜,授予翰林编修,赐正七品官身。”
“臣谢恩。”覃澜同样恭敬地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乙未科一甲第三名顾修,授予翰林编修,赐正七品官身。”
顾修撩袍下拜,动作沉稳而流畅:“臣谢恩。”
除了一甲三人之外,二甲开始,所有的官员全部都是实习生,需要观政六月至一年,只有通过观政部门的审核,方能真正授予官职,或留京,或下放外派。
只有一甲三人,可以首接进入翰林院内,上任官职。
一声声授命、一道道谢恩,在这庄严的大殿内此起彼伏。
顾修一时间有些出神,思绪仿佛飘到了远方。
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朝廷的喜报终于抵达了靖安,抵达了林唐。
县令陶彻,喜气洋洋地带着林唐县的官员和唐家一众人,朝云溪镇下顾家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