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杀猪
回到戚府的戚山海,面沉似水。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
方氏问道:“怎么了?跟陛下吵架了?”
“别在我面前提这家伙。”戚山海骂道,“老子真是看错他了。”
“慎言,你跟陛下关系好,放肆一些陛下不追究就算了,可别以为就可以如此,那是因为陛下圣德。”方氏正色说道。
摇摇头戚山海无奈地叹了口气,坐在椅子上狠狠灌了一口茶水。
见他尤自闷闷不乐,方氏也在他身旁坐下。
“怎么了,让你这么生气?”
戚山海扫了一眼厅内的丫鬟下人,挥了挥手把他们都赶了出去。
这才恼怒地说道:“陛下指婚了,把采薇指给了上官有隽。”
“什么?”方氏‘腾’地站了起来,声音都尖锐了许多,“上官启臻怎么能这样?”
戚山海忙拉住方氏的手,埋怨道:“还说我,自己不也这样。”
“不行,我不同意,采薇好不容易有一个心仪的对象,他就跑出来搞破坏。”方氏很生气,他怒气冲冲地看着戚山海,“你没同意吧?”
戚山海苦笑一声:“我同意了。”
“给我个解释?”
方氏冷眼看着他。
“陛下许诺了琉璃仙草。”
“…………”
方氏久久无言,最后长叹一声,站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你去干什么?”
顾修再次见到唐正鸣、唐觉廉、风冉三人,己经是顾家人来京城半月之后了。
南城西云坊回木街上,一座商铺被唐正鸣给盘了下来,左右打通,此刻工匠们进进出出正在装修。
“伯父真是好魄力。”顾修赞叹道,“这里租金不便宜,伯父租了几年?”
唐正鸣闻言,有些肉痛:“这京城的钱实在太不经花了,我把家族九成资金都拿了出来,除了留下开店的钱外,单单花费在房租上就占了西成。”
“没办法,想要在京城立足,必要的投入还是要的,不过只要能把牌子立起来,盈利不成问题。”
说着,他突然问道:“伯父,您这是准备开药铺还是医馆?”
一旁的唐觉廉说道:“本来是打算只开药铺,毕竟京城医馆的能力远不是我们那能比拟的,想着少赚一点也成,但是我们了解过之后,发现单独的药铺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所有大的医馆几乎都是跟药铺一起的,只要少数一些名医才能只坐堂开方,不用管其他。”
唐正鸣叹道:“好在我们有自己的药材渠道,即便运输到京城来,需要大笔的运输费,也仍旧有足够的利润。过段时间,我去几大铺子看看,能不能打通一些药材的供应渠道,若是能够合作,那仁和药铺也就能在京城扎根了。”
顾修一听顿时说道:“我这边倒是有个渠道,我去问问看可不可以。”
唐正鸣眼睛一亮:“若有那最好不过,放心我们的药材绝对都是足年份,够药龄了。铁云岭那一带,加上附近的几座山,现在都掌握在我唐家手里。”
顾修怔了一下,奇道:“我记得林家的回春药铺不也……”
唐觉廉笑道:“顾修你不知道,自从你考上举人后,林家的回春药铺就关门了。”
好吧,这对唐家来说那就是垄断了林唐的药材业了。
“伯父,那以后这里谁管理?觉廉吗?”
唐正鸣点点头:“嗯,我己经去拜访了几个略有名气的大夫,也在考察几个掌柜的,若是一切都顺利,觉廉就留在京城负责管理整个药铺就行,也不用他做什么。”
“那就好,觉廉留在京城,刚好也与我有个伴。”顾修笑道,“那等仁和堂开业,伯父记得提醒我,我叫几个同僚过来一同庆贺。”
唐正鸣大喜:“那太好不过了。”
晚上,同唐家父子吃了一顿晚饭后,顾修回到家发现顾青山三人还没回来。
“姐,青山他们呢?”
顾思灵正在帮汪氏收拾家务,闻言抬头道:“不清楚,早上也是一早三人就出去了。还以为歇了两天就不去遛街了。”
摇摇头,也没放在心上,顾修坐在正屋门口,看着里里外外,天翻地覆变化的宅院,心情大好。
可惜这样热闹的场面,再过半月就要没了。
“二娃子,唐家主他们那边怎么样了?”顾云峰抽着旱烟,靠坐在水缸边上。
“爷爷,挺好的,唐伯父盘下了一家铺子,现在工匠们正在修缮,搭建,到时候等开业了,我们都去凑凑热闹,给仁和堂站站台。”
“应该的,到时候你可以把前几天来的,你的同僚也叫上。”
顾云峰指的是几天前来家里拜访的苏行和覃澜。
“我晓得。”
“砰!”
就在这时,门被重重砸了一下,然后一道身影冲了进来,顾煦面色惨白,连滚带爬跑了过来。
“那么大人了,怎么还这副德行。”顾甫当即骂了一声。
“二娃……二娃子,出事了,青山出
事了。”
顾修豁然起身,将顾煦从地上拉起来,其余众人也纷纷反应过来。
“慢点,发生什么事情了。”
顾修的冷静,让顾煦慌乱的心里稍稍平复了一些,只是看着周围家人的目光,瞬间又害怕起来。
“二娃子,事情……事情是这样的……”
随着顾煦的叙述,众人顿时神情大变。
尤其是汪氏,抄起笤帚就劈头盖脸地抽了上去。
“你这畜生,看我不打死你……”
顾修急忙拦住,顺手也把顾甫给拉住了。
“奶奶、大伯,没事的,我可以解决。”
说完,对顾煦说道:“走,带我过去。”
出门前,他转身叮嘱道:“奶奶,你们别着急,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搭上一些钱财,你们放心吧。”
许是顾修的镇定让汪氏等人也觉得应该不要紧,但是顾修一出门,就瞪了顾煦一眼。
“你们几个什么脑子,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吃,被人当猪杀了都不知道。”
顾煦讷讷,脸上满是愧疚。
沉着脸,顾修问道:“借了多少?”
“三千……三千两。”
顾修拳头捏的嘎吱嘎吱响,没有再说话。
很快,乘坐马车,两人来到安民路上。
“方爷,那小子带人过来了。”
方育一拍手:“好,出去迎接一下金主。”
几人哈哈笑着,手下人推搡着又怒又急的顾青山和舒朗,走出了杏花楼。
然后,一眼就看到了那高大的身影以及那个畏畏缩缩的小子。
“二哥!”顾青山见到顾修,当即喊道。
顾修冷眼扫过两人,目光落在了方育身上。
“你就是家属?这是这几个人签订的借条,结一下账吧。”
方育左手一抖,一张借条晃了一下。
顾修环视一圈,见附近有围过来看热闹的趋势,示意了一下杏花楼:“去里面谈。”
方育浑然不惧:“行,那就里面详谈。”
说完,一挥手:“兄弟们,今晚小爷请客,青霖坊上不醉不归。”
顿时引来一片欢呼声。
顾修冷漠地看着,走入杏花楼,上了二楼。
此时这里尚有食客吃饭,见到一大堆人上楼,看着就不是正常的样子,当即纷纷扔下筷子离开了。
很快,二楼再无旁人。
“你们是什么人?设局杀猪,就为了三千两银子?”
“哟,好大的口气。”有人惊呼,随即嗤笑道,“那既然如此,不如就交了银子,我们也好放了他们。”
方育摆摆手,看着顾修,将借条放在桌子上:“这事不怪我们,只能怪你弟弟他们贪得无厌,我屡次告诉他们适可而止,他们就是不听。至于借钱,那是我这人仗义,对朋友两肋插刀。但是借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便闹到官府,也无从置喙。”
“如果还不起呢?”
“还不起?也好办,我家跟朝廷合力开发了一座矿山,就只能去挖矿还债了,什么时候赚到三千两,什么时候就放人。”
“唉……”顾修摇着头,叹了口气,狠狠瞪了顾青山一眼,然后站起身来。
“钱……不会有,人,你也拿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