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书院

“书院虽说看着和宗门一般,但实则完全不同。免费看书搜索: 我的书城网 ”

李轩跟顾修沿着山路往上走着,上山下山的路时不时就能看到书院的书生手捧着书卷,边看边走,很是神奇。

“书院的最高称之为山长,山长是统领整个书院的人。一般情况下并不讲课,当然有时候也有意外,他老人家偶尔心血来潮去经义堂、诗词阁、策论馆给书生们上一堂课也偶尔有之。”

“说起上课,书院能上课的地方很多,如刚才所说的经义堂、诗词阁、策论馆,还有研史楼、格物堂等等,想要了解什么知识,除了自己去藏书楼学习之外,最好的地方就是我所说的这些地方。基本上每天都会有老师在这些地方讲课。”

顾修点了点头,看向了右侧山路衍生出去的一栋建筑。

李轩看了一眼,笑道:“那是工房院,负责书院的设施建设、维修和物资管理等工作。”

“类似这样的部门还有很多。”李轩继续说道,“比如膳堂、知事厅、翰墨征坊等。”

李轩看着高耸入云的山峰,感慨道:“虽说有诸多部门,但实则每一位书生都不属于这些部门,这些部门的存在都只是为了所有书生服务的。”

顾修微微颔首,这种制度说不上好和坏,倒是跟前世的学校有些相似,但学校好歹还有权力部门,这里不可能没有吧?

心中这么想,顾修也这么问了。

李轩闻言,不由得摇头说道:“没有,书院以教学之道为基,并不分上下级。当然虽然如此,还是会按照实力有个区分的。”

“闻道有先后,算是达者为先的道理,书院基本上是维持这种约定俗成的运转形式。”

说到这,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你看看山下。”

顾修也停了下来,转过头去,顿时眼前视野开阔,一座浩大的城池映入了眼帘。放眼望去,还看不到边际,远处雾隐雾现,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建筑以书山为中心,辐射开来。

“这就是浩然城?”

顾修惊呼道。

李轩点了点头:“嗯,这就是浩然城,等你见过山长,安排好一切,我们就一起下山。”

顾修好奇地问道:“书院现在有多少人,这浩然城看起来如此庞大,人不少啊。”

“哈哈哈……”李轩笑道,“我记得十年前,书院的人数就突破了五万。至于浩然城中,人数估计己经达到了五十万。”

“五万?”顾修惊讶无比,“怎么会那么多?”

李轩解释道:“镇魔卫还肩负着为书院物色苗子的工作,我跟沈真两人就推过两个人。你想想,这不是单一个青云,山海、玄元两块大陆也算的,遇到合适的苗子浮屠和星阁同样会将人送来书院,时间久了,这人数自然就多了。”

“你还推过人到书院?”顾修狐疑地看着他,“用灵兽送吗?”

“自然,不然怎么过去。”

两人继续往山上走,不过一会儿,顾修又问:“现如今天下诡异复苏,书院我看现在依然有那么多人在,他们不用下山除诡吗?”

“自愿报名的,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那么随便?怎么听来书院对诡异的事情好像不是很在乎的样子?”

顾修深感疑惑。

李轩闻言,迟疑了一下:“这事情你以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见他这样,顾修就更好奇了,不过还是按捺住内心的想法。

“哈哈哈,李轩,数年不见,你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甚至胖了不少啊。看来顺宁那边伙食不错?”

突然,前方走来一人,一身青衣长衫,看着很年轻。不过顾修知道文道修行者,文胆就能延寿至两百岁,看着三十,可能己经六七十也不一定。

“曾琪,是你小子。”

李轩听到声音抬头看去,当他看到来人之时,顿时面露惊喜之色,一个纵步上前,把臂言欢。

“你怎么还在山上,没下山?”

曾琪笑道:“不打算下去,这十来年有所积累,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厚积薄发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让文胆更进一步。”

“好小子。”

李轩锤了他一下:“看来你很有把握啊。”

“还行吧。你呢……这是打算回来了还是?”

说着,他目光一转落在了顾修身上。

李轩闻言,立刻介绍道:“顾兄,这是我在书院的好友,与我一同时间进的书院,曾琪。”

顾修抱拳拱手:“顺宁顾修,见过曾兄。”

“顺宁?莫不是那位无心引动文曲之力的大才?”曾琪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哈哈哈,连你也听闻了,那看来整座书山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李轩拍了拍顾修的手臂,笑道,“这还没来,就己经名扬书山了。”

“不过是些许运气,不值一提。”

顾修只好谦虚了一句。

曾琪赞道:“这可不是运气,顾兄有大才,以后必然成就斐然。”

顿了一顿,他问:

“你们两这是去见山长?”

李轩点点头:“嗯,刚才己经传书山长。”

“那行,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莫要让山长久等了。”

“好,那我们先上山,过几天我来找你,到时候传书联系。”

“嗯,传书联系。”

告别曾琪,两人继续往山上走,很快,在山腰处,这里亭台楼阁,建筑繁多,不过俱都围绕着正中央一座殿宇所建。

在大殿的正前方空地,有一座几丈高的铜像。

铜像身着长袍,衣袂飘飘,面庞清癯,看着很是儒雅。

“走吧。”李轩深吸一口气,“山长己经在里面了。”

顾修心中一紧,没敢多看,跟在李轩身后,立刻朝着前方走去。

来到殿宇前,这才发现这座殿宇规格并不大,而且并无殿门,就如此惶惶洞开着。

拾级而上,只见红墙黑瓦,飞檐翘角,门上方悬有牌匾,上书夫子殿三字。

透过门口,往里看去,顾修看到了一道并不伟岸的身形背对着站在那里,看着正前方悬挂的一幅书画。

画中之人正是门口前方的那座铜像。

“学生李轩,携顾修,见过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