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回气五斗

筹功堂!

顾修看着万数以上的功绩,虽然惊讶倒也没有觉着意外。免费看书搜索: 一路小说

惊讶的只是一首五斗战诗词的功绩足以抵得上做好几年的任务了。这若是多来几首,岂不是就发了。

一旁筹功堂的文胆儒生叶升羡慕地看着他。

他来书院二十年,也不曾累计到万数的功绩。若是不外出执行危险的任务,再过二十年怕也是累计不到。

不过只是羡慕,却也知道这是人家本事得来的。

逸山顾修的名头,这几天在书山风扬,着实令人侧目。

书心境书五斗战诗词,如此惊人成就,让人难以升起嫉妒心理。

人就是这样,差距接近的时候,就会羡慕嫉妒恨,甚至暗中下绊子;但是一旦差距大到无法弥补,则立刻就扭转了心理,变作了迷弟迷妹。

“多谢叶师兄。”

顾修拱手道谢。

叶升笑道:“师弟可有要买的东西?”

顾修摇了摇头:“暂时就不了,下次有需要我再来。”

“嗯,一切随师弟意。”

从筹功堂出来,顾修回到抄书坊中,开始今天的任务。

李文瀚今日难得,在整饬抄书坊院子。

“李主事,需要帮忙吗?”

李文瀚头也没抬:“不用了,你忙你的就行。”

见他这么说,顾修也没有勉强,自顾走进了房间。

这几日相处下来,他也发现这个李主事行事做人都颇为的孤僻,一首以来都没什么人来往。

到现在,他也就见过苏襄来看对方。

也不知道是人缘太差,还是自身不喜热闹。

不过与他没什么关系,每日里除了抄书之外两人也没有多余的接触,相处方式倒也清净。

昨日将《文韵阐微》抄录完毕,今天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新的大儒经典。

“《坐忘道经》?”

书名颇为古怪,不像是什么文道经典,倒有点类似奇文类型。

将书翻开,凝神看去。

“夫坐忘之道,肇自鸿蒙,孕于太虚…………”

瞬间,顾修紧闭双眼,抽离心神,眼角有泪水流下,浑身平复了许久才恢复过来。

与此同时,院落之中的李文瀚在顾修打开书籍的刹那,抬头看了过来。

随即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顾修将书本合上,又静坐了一会儿,受到的心神冲击这才缓和。

“比起文韵阐微的心神冲击,竟然强了那么多?这是哪位大儒的经典?”

可惜的是书籍封面上并无作者的名字。

估摸着应该是书院先贤的之作。

抄录不着急,顾修将《坐忘道经》搁置一旁,重新打开《文韵阐微》,取出另一本本子,开始每日的记阅。

……………………

松涛里的另一处宅子,这里距顾家所在不过二里左右,是顾修为戚家所置办的住所。

此刻,戚山海夫妇和戚采薇正在商讨着什么。

“还有一个月就是婚期,你想想还缺了什么?”

戚山海头都大了,每天都要问好几遍,他哪里知道还缺什么。

看他这副样子,方氏不悦道:“女儿成亲,你这个做爹的一点都不上心。”

“我哪里不上心。”戚山海觉得冤枉,“你总是觉得缺了什么,哪里还缺了,女儿都没你紧张。”

方氏白了他一眼,一副懒得理会他的模样。

“顾修都安排好了,现在婚前所有准备也都做了,时辰一到,顾修一来接走采薇,这事不就完成了。我们这边只需等着他们夫妻回门即可。”

一旁戚采薇也附和了一声:“是啊,娘,我们什么也不缺。”

方氏闻言叹了口气,抓着女儿的手掌:“娘总是有些担心,虽然我知道我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但是我就是有些放心不下,以后嫁作人妇,就不再是姑娘了。你要伺候的不仅仅是你的夫君,还有他的娘亲,奶奶。”

戚山海无语:“你又不是没见过亲家他们,都是善良的人,采薇嫁过去哪里需要去伺候,真是的。”

“你懂什么。”方氏不悦地瞪了他一眼,“妇道人家的事你懂个屁。”

戚采薇被夫妻两人的对话逗笑了,噗嗤一声赶忙安慰:“娘,你就放心吧。”

‘砰砰砰’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

戚山海去开门,将顾修迎了进来。

“伯父,伯母。”

“顾修来了,我跟你伯父正在商量你们成亲时候是否要邀请一些亲朋,怕书山这里来往不便?”

顾修一听,略一沉思说道:“我这边就只打算邀请一门唐家,伯父、伯母这里若是有特别交好的也可以告诉我,我回顺京的时候,将他们带来。”

闻言,戚山海立刻说道:“倒也没有什么人,就是采薇他这边有几个堂姐妹……”

只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方氏打断了。

“不

必了。”

“可……”

“这里是书山,你以为还在顺京啊,别给顾修惹麻烦。大不了等他们夫妻回顺京的时候,再邀请亲朋聚一下,告知一下就行了。”

“没事的,伯母,热闹一点也挺好的。”

方氏摇摇头:“有些事情我们不懂,但是你也说了,浩然城是书院学子家眷的居所,若是来太多外人,总归对你影响不好。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吧。”

“……”

见状,顾修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跟采薇单独相处了一会儿,他就又回了书山。

这几日皆是如此,白天上课,下午做任务读书,傍晚下山要么回家,要么来找戚采薇,晚上再回逸山。

“顾兄。”

“顾师弟,最近可有大作?”

“顾师兄……”

进入逸山,一路上都是笑面良人,顾修自也微笑面对,遇到熟悉的就停下聊两句,不熟的也就点头走过。

主打一个和睦春风,笑脸相迎。

回到癸字号十九楼,景铄迎上来:“顾大哥,今日有人来找你了。”

“谁?可留姓名?”

“叫上官景行,一个年纪颇大的老大爷。”

“可有说什么?”

“说是他回顺宁了,有需要的话可以去顺宁镇魔卫找他。”

点了点头,顾修表示知道了。

同景铄和云骥聊了一会儿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坐在书桌前,顾修开始思考第二首诗词的选择。

首先战诗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实则其中亦有明确的细分。

比如起防护作用的、比如起辅助作用的等等。

当然正常来说,战诗词所指的基本就是具备攻击能力的文道诗词。

只不过顾修无法判定一首诗词在这个世界到底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除非如《幽林夜弦》这般有所指向的,否则大多诗词都是有比喻、代指在里面的。

想了想,也就不再多考虑这个问题。

试一下就知道了。

前世的顾修,不,前世接受过九年教育一首到大学的华夏人,所阅览过的华夏诗词,这个量都是非常充沛的。

只不过九成九的人在步入了社会以后,这些记忆也就跟垃圾一样被大脑给扫入了封存区,除非触碰了,否则断难想起。

顾修也是如此,若非此世的修行,这些记忆怕也将成为大脑中的一堆碎片。

不过现在,前世一首首诗词文章,都好端端地躺在他都记忆之中,任他翻阅。

“该选择哪首呢?真让人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