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母女谈心
“都说了,你不能为了不让我们担心,就只捡好的说。我们家一无人脉,二无根基,你在宫里怎么可能不受委屈?更何况还有一个荣淑妃,你快跟阿娘说实话,不然我更担心。”
“阿娘真的多虑了,我说的都是实话。”
身处后宫,自然没那么容易,但姜姝瑶不能将这些全部告诉母亲,若让母亲知道自己在宫中不仅步步算计,还要防着被别人害,尤其是生元启时的凶险,母亲回去后怕是会更担惊受怕。
姜姝瑶只能隐去这些,说一些其他实话。
见母亲还是不信,姜姝瑶就将事情说得再详细一些。
“刚进宫的那两年,我知道自己位份低,不能跟荣淑妃对抗,于是便避其锋芒,处处隐忍低调,不去惹人眼。加上同时入宫的人中,宁充仪更得皇上看重,荣淑妃的注意力大都在她身上。”
“再加上荣淑妃与温贤妃本就势如水火,根本没有在意我,我就在这种情况下安然生下元启。”
这下何氏才信,“还好你将阿娘的话听进去了,没有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去招惹荣淑妃。你这么做是对的,凡事都要先保证自身无虞。”
“那之后呢,”何氏又问,“你生下元启,再想低调也不成了,别人肯定都注意到你了,之后的处境是不是就难了?”
姜姝瑶不否认,“阿娘说得没错,不过那时候荣淑妃因为犯错,被皇上降了位份,她心里想的都是该如何重回妃位,也没有把心思用在我身上。”
“而且我在宫中还寻到一位帮手,他帮了我很大的忙。”
何氏听罢,思绪马上跟着姜姝瑶走,“这人是谁?”
“阿娘一定想不到,此人跟我们家还有些渊源,也是他主动来找的我。”
姜姝瑶这么一说,何氏更好奇了,“我们在宫里没有认识的人啊,你别卖关子了,快告诉阿娘,他是何人?”
姜姝瑶笑着回道:“他叫陈述,是太医署的一名太医。”
“太医?”何氏露出惊讶的表情,在脑海中搜索着,“陈述……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啊,也没听你阿耶说起过认识太医署的人。”
“这个人不会是骗子吧,阿瑶,你可要小心,不能被他骗了。”何氏立马紧张起来。
姜姝瑶见她想远了,赶紧安抚道:“阿娘别慌,您还记得阿榕有个同窗叫李政元的吗?”
“当然记得,阿榕就是为了他才被郭四郎打断胳膊,后来他还跟阿榕成了好友,也来过家里几回。对了,去年他也过了童试,名次还在阿榕前面呢。”
“说起来,阿榕能顺利通过童试,除了自己用功以外,还有李政元同他一起读书的缘故。”
“竟还有这样的事?”姜姝瑶很意外,没想到阿弟和李政元会因此成为好友,还能相互督促,一同过了童试。
“是啊,那孩子懂事知礼,你阿耶也很喜欢他。”说到这里,何氏忍不住偷笑,小声道,“你阿耶说他是个有才学的,要是他能中举,还想把阿玥许配给他呢。”
“啊?”姜姝瑶又是一惊,“阿耶想得也太远了吧。”
何氏却摆手,“不远不远,阿玥明年就及笄了,到了该考虑婚事的时候。我和你阿耶的想法一样,对于阿玥将来的夫婿,不看重门第,只要那人家世清白,品行端正,有上进之心,对阿玥好就够了。”
“李政元虽然出身寒门,但聪敏好学,品性也不差,我们对他也算知根知底,要是他真能过了乡试,日后说不定还能中进士,阿玥嫁给他也不算委屈。”
姜姝瑶听她这么一说,这是早就跟父亲两人商量好了。
“那阿玥呢,她对李政元是什么态度,阿娘可问过她愿不愿意?”
“她还是个孩子心性,偶尔遇到李政元,在人家面前一样跳脱,没有半点女儿家的羞涩。我还没同她提,想着等她及笄后再找机会说,何况乡试还要等两年,此事先不急,我跟你阿耶也再看看。”
姜姝瑶这才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无论阿耶阿娘想给阿玥定哪家的亲事,一定先问过她的意愿。”
何氏点头,“我知道,阿玥那性子,她不愿意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住。你放心吧,我们知道分寸。”
“八字没有一撇的事,不说了。”何氏发现话扯远了,回到刚才的事情上,“李政元跟那个陈述有什么关系,你怎么突然提到他?”
“阿娘有所不知,这陈太医啊,正是李政元的舅父。当初为阿榕治伤的陈大夫是他的父亲,也就是李政元的外祖父。”
何氏嘴巴微张,觉得不可思议,“竟有这么巧的事?”
“就是这么巧,陈太医跟我说的时候,我也很惊讶。他感念阿榕帮了他外甥,所以才愿意在宫中帮我。”
听到这里,何氏总算打消了疑虑。
“这是好事啊,果然是善有善报,宫中有个太医,能帮你很多事。”
姜姝瑶颔首,“确实如此,知道我在宫中不是孤立无援,阿娘可以放心了吧?”
“你在宫里,遇上什么事,我们不能很快知晓,心里总归是放不下的。不过知道你身边有人帮,阿娘还是很高兴的。还有元启和元奕那两个孩子,看到他们那么乖巧,阿娘更是欢喜。”
何氏拉着姜姝瑶的手感慨,“四年不能得见,如今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阿娘了。听阿娘的话,不要再因为阿榕跟荣淑妃敌对,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我们不求别的,只盼你平安。”
走到今日,姜姝瑶已经没有退路,不是她不与谁为敌,就能安稳度日。后宫之中也不止有荣淑妃一位嫔妃,她膝下有两个皇子,早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往后的路要比之前更谨慎,才能保护好她和两个孩子。
等元启和元奕长大,甚至会牵扯到朝堂,长宁伯府作为她的母家,也会被卷进来。好在父亲官职不高,也清楚这一点,不与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来往。
这些事姜姝瑶不会说与母亲听,“阿娘的话,女儿记下了,我会护好自己和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