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摄政王的首次大朝会三

“这反应,绝对有猫腻!”

楚长风不禁心中暗暗提防起来。要知道,他的这个大哥,可是不止一次,暗中向他出手了,虽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大哥,这次我从凉州回来,带了几辆老头乐,正准备今天给你送去,这不正好大朝会,一会等大朝会结束了,你随我一块,到我那去,我教你怎么开!你看怎么样?”

“三弟,你有心了,早就听说,你得了仙人传法,制作出了许多神奇的物品,可是让为兄眼热不已,这次既然有机会,那为兄定当前往一观!”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两兄弟说完相识,哈哈一笑,完全看不出以往有什么不快发生,倒像是许久未见的两个好朋友。见面聊天一样。

这一幕看的一众朝臣也是目瞪口呆,暗自惊叹,演技派呀,都是妥妥的实力演技派,之前就听说,太子与二皇子殿下,曾派人暗中向楚长风出手,结果显而易见,可如今两兄弟见面,一副兄亲弟恭的姿态,实在是不得不让人惊叹!皇室这几个兄弟没一个是简单货色。

“时辰已到,百官入殿!”

随着太监的一声唱喝,文武百官便紧接着迈步往殿中走去,楚长风这才尴尬的发现,他居然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

“三弟,过来这里吧!”

恰在此时,太子楚天明开了口,楚长风也就顺水推舟,冲着太子楚天明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站在了楚天明身侧。

老帝君已然坐在了龙位之上,太监总管刘公公,则侍立在老帝君身旁。

“陛下有令,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刘大伴习惯性的来了一嗓子。

“陛下,老臣有事要凑!”

众人一看,又是兵部尚书,不由都交头接耳,低声议论了起来。

“哎,这老头,估计又是要让陛下发兵给二皇子解围了。”

“谁说不是呢,这都是第几次了,这也怪二皇子太过自负了。明知东本帝国的人阴险狡诈!却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整整五万大军啊!愣是被三万人的东本帝国打的节节败退!如今怕是临海城,也危在旦夕呀。”

“话也不能这么说,东本帝国的造船技术,领先我们太多了,陆战我们倒也不惧,只是一旦到了海上,哎!”

“是啊,一直以来咱们的海上力量,都是最薄弱的,可偏偏东本帝国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海战却极为擅长!”

一时间,众人的议论也让楚长风听的是云里雾里,毕竟大华帝国的国土面积太大了,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沿海的消息他所知也很少。

“三弟,想来你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事情是这样的,就在你去凉州赴任没多久,沿海,就传来了东本帝国扰乱我大华东部沿海的消息,二弟立功心切,主动请缨去了东部沿海,临海城!本来以我大华军队的战力,正面硬碰,胜算也是很大的,可东本帝国的人狡诈异常,根本就不和我们正面应对,和当初的西宁帝国相似,采用游击袭扰的战术,灵活异常,而我们大华的海岸线又很长,二弟也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采用了分兵策略,七万大军分散驻守!而这也正中了东本帝国的奸计!几个月的仗打下来,不仅没有平定东海之乱,反而我们的七万大军不断被他们消磨,因为分兵驻守,导致临海城兵力不足,这让东本帝国的人钻了空子,三万大军兵围临海城,然而这才是他们真正阴险的地方,他们真正的目标并不是临海城,而是那些分散出去的兵力,临海城被围的消息传出之后,分散出去的各地守军纷纷前往救援,却被东本帝国的人,各个击破,死在了救援临海城的路上,那时你正在草原作战,皇都的三万,盘龙军团也被父皇派到了草原上助你,一时间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这才让他们奸计得逞!两万多我大华热血儿郎战死!随着进入冬季天气转冷,战场的形势这才趋于稳定,随着严冬过去,气温逐渐回暖,东本帝国的军队势必会再次对临海城发动进攻!而临海城被困两个多月,城内物资估计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一旦城破,二弟恐怕也会凶多吉少!就算能活着回来,也是一生当中最大的污点!而你二哥这人又热衷权力,兵部这些人早就站队你二哥了,他们明白,有这样不堪的过往,想要更进一步,父皇是绝对不会答应的,这才是兵部尚书急于让父皇派出援军的真正原因。”

太子楚天明看到,楚长风有所疑惑,这才低声的开口解释道。

通过楚天明的解释,楚长风也了解了事情的大概起末,只是让楚长风诧异的是,自己的这个便宜大哥,为什么会主动的,给自己解释的这么清楚。

还有,老二出现了这么重大的失误,导致两万多人战死!这么大的损失,太子楚天明不应该落井下石,趁机将老二摁死吗?怎么看这样子似乎与楚长风想的不太一样啊,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呢?一时间楚长风陷入了沉思。

“三弟,你也不用多想,据我得到的消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是因为老二贪功大意!将兵力过于分散。这其二嘛,东本帝国也并非泛泛之辈,他们的造船技术,在几大帝国中最是先进!不但战船坚固,而且其上还加装了巨弩,射程远,威力大!海上交战之时,甚至可以射穿对方船只的船舷,普通船只要两三下,就可以击沉!海战我们根本不是对手!只是没想到老二这一次,在陆地上居然吃了这么大的亏!白白牺牲了那么多将士的性命!虽然平时我们兄弟互斗!但事逢抵御外敌!轻重缓急,我还是分得清的!这一点你不必多心!虽然以前也做过一些糊涂事!有句老话说的好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楚天明看到楚长风低头不语,也大概猜到他在思虑什么!索性把话摊开了。不再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