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突现异世版魏征!
“哦,是梁爱卿啊,不知你有何事启奏?”
老帝君倒是有些疑惑,本来正打算开始商讨太子之事呢,怎么这个两老头先跳出来了,老帝君对这个梁中书,简直是又爱又恨!这老货怼天,怼地!近年来,更是把朝廷文武百官怼了个遍。甚至连他都没有放过。有时气的老帝君甚至想把他直接拉出去砍了。可仔细想想,他也是职责所在,为人更是刚正不阿,也正是因为有他带领的一帮御史存在,才使得朝中的一些不良之风,被整肃一清,若是哪天连御史台都不敢真言直谏,怕是整个朝堂都会变得乌烟瘴气。
“启禀帝君陛下,近两日大夏商会有违坊市良性竞争,大搞砍价活动,疯狂敛财!居心不明!更有大量官员不思为国效力,为君分忧,参与其中!陛下,臣手中有一份名单,来是参与其中的人员,还请陛下过目。恳请陛下治他们一个玩忽职守之罪!”
我操!这下连楚长风都不淡定了,这老头还真是勇啊。这一家伙把满朝文武都给参了一本!狠人呐!
“嗯,呈上来吧。”
老帝君有些头疼,这老小子是轻易不开口,一开口,就要来一把大的呀!这是要把满朝文武都参一本吗?据他所知,当朝八成以上的官员都参与了此次活动,这要是给一起办了,那自己的朝会还找谁开去?
此时大殿上,百官早已将梁中书的祖宗十八代都亲切问候了一个遍!这个梁老头真是不为人子!你清高,你要做好官,我们不拦着,可尼玛,你把所有人都踩一脚,算怎么回事?我们招你惹你了。简直就是无耻他妈,给无耻开门,无耻到家了。
“陛下,臣以为御史大人的话,有些言过其实了,买卖乃是你情我愿的事,况且昨日乃是休牧日,我等上街为府上采购所需之物,也并不可,怎的到了御史大人口中,就变成了我们不思效忠陛下,我们似乎成了玩忽职守的罪人。臣恳请陛下明察!还臣一个清!”
兵部侍郎毫不示弱的回怼,他们这一派系,本就被压制的处于劣势,若是再让梁怼怼,给扣上一顶玩忽职守的大帽子,那还能有好日子过。只怕是会被楚长风这帮子人,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必须要怼回去!
“是啊,陛下,臣冤枉啊!臣到大厦商会也只是采购府上日常所需。恰逢期会赶上了商会举行活动,本着勤俭治家的传统,参与了一下,省下些银钱,也想着有朝一日若有需要回补百姓。可梁大人不分黑白,颠倒是非,给臣下乱扣罪名,还请陛下明察啊!”
“陛下,臣也是冤枉的,梁御史颠倒是非,胡乱给人定罪,乱扣大帽子,还请陛下治他祸乱朝纲之罪!”
“陛下,臣也恳请治罪梁御史,滥用职权,为非作歹!居心叵测!”
好嘛,这下两老头似乎是捅了马蜂窝一样!有了兵部侍郎牵头,一群官员似乎找到了主心骨,声泪俱下,像是受了天大的冤屈一般,纷纷指责梁中书,滥用职权,胡乱定罪。更有甚者,当场怒骂梁中书不为人子!
对此梁中书嗤之以鼻,毫不在意,这些年来,骂他的人多了去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如果骂人能把他梁中书骂死!那他老梁头早就灰飞烟灭了。哪会轮得到他们。
“陛下,您瞧瞧!梁中书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你那街边痞子毫无两样!臣恳请陛下当庭杖毙梁中书,以正视听!”
兵部侍郎,为了彻底摁死梁忠书,更是添了把火。
“臣恳请陛下,杖毙梁中书以正视听!”
“恳请陛下,杖毙梁中书以正视听!”
兵部侍郎,心中暗笑,这下好了,你不是要拿我们开刀吗?你不是刚正不阿,忠心耿耿吗?有这么多人,一起上书,帝君陛下就算想护着你,也不得不顾及这么多人的感受,这一次看你怎么死!!
“我说大哥,老头一向都这么莽的吗?这一票可是把满朝文武,都干了一大半!我现在都怀疑他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楚长风也是被梁中书的大手笔震的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向旁边的楚天明。
“这梁大人生性便是如此,他的耿直是众所周知的,记得有一次父皇因起的晚,又急于上朝,进殿之时走的有些匆忙,梁大人便以不顾仪态,有损皇家威严之名,请父皇反复三次入殿,这才罢休,之后便褪去一身官袍,以冲撞帝王之罪加于己身,请求父皇将自己赐死!父皇念他忠心耿耿,一身傲骨,冒死维护皇家威严,并没有杀他,而是看中了他的刚正不阿,委任他为御史一职,监察百官!当时此事还被誉为君臣之间的佳话。流传了许久。而你那时还会治好脑疾,不知道也属正常。”
“没想到这还是个倔老头,不过这性子不改,迟早必生祸端,须知刚过易折啊!”
“呵呵,这点你倒是不用担心,最起码父皇是不会让他出事的,我是这样一个忠心耿耿,刚正不阿的人,都无法在朝中混下去,那你让天下百姓如何看待父皇?”
“这倒也是,看来是我多虑了。”
这尼玛,妥妥一个异世版的魏征啊!同样的头铁不怕死,敢于直言纳谏!敢跟帝王叫板的存在。
“大胆!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你们当这里是什么地方?菜市场吗?皇宫议事大殿!帝君陛下当面,是非对错,自有圣裁!岂轮得到你们指手画脚!”
正当楚长风思绪飘飞之时,老宰相罗庸的一声暴喝,声似闷雷,振聋发聩,把楚长风都吓了一跳。
如急行的车辆踩下了急刹车,那些嚎了一半的官员也绷紧了嘴巴,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多蹦出一个字来。这里可是皇宫议事大殿,自己一群人在这里哀嚎哭叫,都没发现老帝君的脸色已经变得相当难看。这要是帝君陛下一发火,梁中书杖不杖毙不知道,自己这嚎叫的一群人,只怕当场就没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