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十里亭!
对此刘大伴也是无奈至极,皇家的事,他一个无根之人,是不敢过多进言的,伴君如伴虎,谁知道哪句话不合老帝君的心意,若是惹的老帝君心中不快,那他的结局必定会比当初阉割之时更加凄惨。
好不容易,熬到了今时今日这等地位,还没有好好享受几天,他可不想就这样直接开席了。要么说,人的地位越高,手中的权力越大,行事也就越加小心谨慎,一不小心犯了什么事,被人揪到了尾巴,可能就会被打回原形,所拥有的一切也将化为泡影,如梦中花,碳中雪。辛苦打拼一场白忙活的事,是谁都不愿意经历的。
刘大伴正胡思乱想间,楚长风已来到十里亭。长风一身战甲,英姿飒爽却难掩眼中的忧虑。老帝君拍了拍楚长风的肩,“朕深知,沙场凶险!但朕相信我儿定能凯旋。”
楚长风跪地抱拳,“父皇放心放心,儿臣万死不辞。只是朝中政务繁杂,父皇务必保重龙体。”
老帝君微微叹气,“朕心里有数。”此时一阵风吹过,老帝君的白发飘动,尽显沧桑之态。
突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小队人马疾驰而来。为首之人竟是大皇子楚天明,这个自废太子之位后便销声匿迹,仿佛人间蒸发的人,在场众人都没有想到,今日他会出现在这里为楚长风送行。
“父皇,儿臣听闻三弟即将出征,平定东部沿海之乱,特来相送。”
楚天明来至近前,向老帝君躬身一礼。
“哼!你还知道有我这个父皇?!你不是纵情山水去了吗?还来这里做甚?”
老帝君没好气的说道。自己这三个儿子没一个让人省心的,楚长风自小便痴傻,为了他,老帝君可谓是操碎了心。也是年前治好了脑疾,这才展露才华。老二最是不堪!七万大军的优势兵力,还被东本帝国的人耍的团团转,如今更是和那些畜生搅和在一起,搞风搞雨,还有这老大楚天明,费心费力,挖空心思的培养了二十多年,结果被一句“志在山水,而不在朝堂”全盘打乱。也幸得楚长风治好了脑疾,得了仙人传法,展露才华。才不至于偌大的帝国落到“后继无人”的地步。如若不然,他可就真成了大华帝国的千古罪人!
如今再次看到了楚天明,能有好脸色,那才奇了怪了。
对于老帝君的数落,楚天明倒不以为意,自己也算是伤透了老头子的心,让老头子失望透顶,人家发两句牢骚,出出气,难道不应该吗?别说骂两句,就算是打杀了都不为过。
“父皇,您消消气,我这也是为帝国和百姓着想啊,三弟的才能有目共睹,可谓是真正的文能治国平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凉州之地就是最好的正明!我这个做大哥的才能一般,甚至可以说平庸至极,帝国若是交到我手上,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维持现状,想要更进一步,很难!可换做三弟就不一样了,他有才华,也有能力,我若是还不自知,那才是真正的愧对帝国和百姓。父皇,您说呢?”
“哼!算你识相!”
对于楚天明的话,不可否认,老帝君是认可的,事实也正如楚天明所说,武道上,年纪轻轻就已达陆地神仙之境!冠绝天下,无人能敌!就连皇宫供奉堂的人,都对他赞赏不已。文治方面更是成绩斐然,不但将凉州治理的井井有条,一片繁荣,更是将偌大的草原,昔日的西宁帝国,变成了如今大华帝国的天然牧场。至于武治,传承千年的西宁帝国都被他打了下来。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手底下更是能人辈出,人才济济。下属大夏商会,在大华帝国商界更是首屈一指。
帝国交到他手上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当初楚天明自废太子之位时,老帝君并未过多阻拦的原因,须知大势不可逆!什么是大势?!民心所向便是大势!有圣人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若论当今大华帝国谁的声势和威望最高,那当属楚长风无疑。懂得顺势而为,方可久治天下。
“行了,既然来了,那就和长风好好告个别吧,此番东征,你们兄弟今日一别,还不知何日能够再遇。”
说罢,老帝君叹了口气,转身带着刘大伴向亭中走去,原地只留下了楚天明与楚长风兄弟二人。
“大哥,这些天你干嘛去了?怎么寻你几次都不在府上?还以为你已经离开了盘龙城,游山玩水去了呢。”
楚长风率先开口,打断了二人之间的沉默。
“我啊,这几日正忙着采买远行所用的物品,整日都泡在你的大夏商会里呢。没想到你的大夏商会,竟搜罗了如此多的天下奇珍宝物,倒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如此多的奇特之物都是你用仙术制造出来的吗?”
楚天明似乎是打开了话匣子,神色有些激动的问道。
“呃!可以说是也不是。”
“哦,这话怎么说?”
“有些宝物确实是仙人所授之法制作而出,而有些东西则是天工院,研究出来的。”
“不是,我说大哥,你这不是要远行吗?那你打算去哪?”
楚长风对这个,脑回路奇特的大哥,有些无语。好家伙!不是说好了来给我送行的吗?咋的?净挑一些你感兴趣的东西问来问去。说好的兄弟情深,挥泪而别呢?这戏码似乎有些跑偏了。只得开口打断。
“哈哈哈!说起远行,我准备出了盘龙城一路西行,先去大青山,也去碰碰运气,都说运气好的在大青山能够得遇仙缘,然后再去凉州,看一看坊间口口相传的人间仙境,最后再去草原上转转,领略一番异域风景。只是如此一来就苦了三弟你了,若不是如此,此番上战场的应该是我!”
话到最后楚天明也转回了正题,语气郑重的问道。
“大哥说笑了,你我兄弟何必分的如此清楚?大哥,你都以储君之位相让了,我又怎能眼见外敌祸乱大华而无动于衷呢,这也是我该承担的责任,挑起的担子,还请大哥不必介怀。”
对于一个九五之位都拱手相让的人,楚长风对他的豁达之心,也是极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