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组建舰队

听了楚长风的话,林云龙像霜打的红薯叶一样,苦着一张脸,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想让他们俩人同意很难,毕竟林家这一代只有他一个独苗男丁,想必林天南是不会让他冒险的。

“好的,今天召集你们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宣布,一直以来我大华帝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受限船只制造技术,形同虚设,等同于无,东部百姓也因此受了无妄之灾,本王甚是痛心,因此特令天工院,研制最新的钢铁战舰!增强帝国海上实力!以护我大华沿海百姓无忧,今日,本王决定成立大华海军军团,黄良才,任命你为海军第一任军团长,你可有异议?”

“多谢王爷厚爱!良才必不负王爷所托!誓死捍卫我大华海上防线!”

人群中的黄良才,心中一喜,忙越众而出,单膝跪地向楚长风宣誓。

“嗯,我相信你!军团初建,我给你找了两个副手,林飞,赵双双,你们可以组成三支舰队,蔚蓝和远征舰队,另外此次缴获的东本帝国战船共50余只,可以组成5只近海巡航舰队,平日里巡视我大华帝国的海上防线。而蔚蓝和远征舰队,则专事对外征战!所需人手你们自行招募,务必要加紧训练!本王只给你们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若不能让本王满意,那你们就哪来的,给本王滚回哪里去!能不能办到?”

楚长风神色郑重的说道。

“请王爷放心!我等必不负王爷所托!”

黄良才,林飞,赵双双三人向楚长风保证道。林飞,赵双双更是激动的脸色潮红,一大早他们就发现了那停靠在码头上的钢铁战舰。二人也像昨晚众人的表现一样,都差点惊掉了下巴。二人均是从小在海边长大,各式各样的船只他们都见过,可从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完全由钢铁打造的船只。紧接着二人便得到了命令,说是楚长风让二人去城主府参加议事,这不免让二人心中又是疑惑,又是忐忑。近段时间,他们获救的百余人,也被楚长风刺下了神丹妙药,早已脱胎换骨,跟着凉州军团的老兵,一同训练作战,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若楚长风将他们遣散赶走,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去哪,该做什么。

直到二人怀着紧张的心情,听到了楚长风对他们的任命,这巨大的惊喜让两人都激动不已,原来不是要赶他们走,而是有天大的好事降临到他们头上。要知道海军军团的组建,可不单单是巡防打滑的海岸线,刚刚可是听楚长风说过,蔚蓝和远征舰队,可是专门负责对外征战的。这就意味着,东本帝国要倒大霉了。

“嗯,希望你们尽快完成。所需物资,统计后可向齐长史申领,若需协助,其他军团务必要尽力配合,要明白我们的目的,是要尽快将海军军团组建起来。”

楚长风对众人说道。

“谨遵王爷吩咐!”

众人纷纷拱手应答。

有楚长风的命令,舰队士兵的招募出其意外的顺利,临海城及周边各州县,大批青壮年纷纷赶往临海城,新兵招募点报名。短短两天时间,就已经达到了预定人数。更有离得较远,没赶上的人,聚拢在成都府前,叫嚷新兵招募对他们不公平,要求重新选拔的。

对此,楚长风也让人做了重新安排,不单单是军队,偌大的临海城也需要重建,那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需要大量的人力,临海城重建成之后的管理,也需要人手,目前统计在册的就有10多万之众,今后发展起来,人数只会更多,方方面面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正好借此机会,楚长风大手一挥,传下命令,展开了各个方面人才的招募,好在基建军团,和凉州新城学院的首批毕业生都已经到了,不然单凭他们这些人,还真是忙不过来。

人才的招募陆陆续续持续了半个月,相继达到了预定的所需人数,紧接着便是填鸭式的培养训练,没办法,时间紧迫,也只能边实践边学习。

京都盘龙城,议事大殿当中,老帝君高坐龙椅之上,瞪着朝堂上的满朝文武,老帝君也是感慨良多,一年前,西宁帝国扰乱西部边境,南疆又有山岳帝国不断挑衅,东部沿海东本帝国更是直接派兵登陆入侵,帝国形势岌岌可危,这个时候他那个自小憨傻的三儿子楚长风,迫于朝堂压力,不得不分封至凉州那兵荒马乱之地,可任谁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傻人有傻福,大青山遇仙缘,不但治好了多年的痴傻之症。更是利用所习仙法,造出来各种匪夷所思威力奇大的新式武器,成功逆袭,一举掀翻了千年帝国,彻底解除了西部忧患。

山岳帝国见势不妙,彻底老实了下来,唯独东本帝国狼子野心,不甘于退走,变本加厉肆意掠夺,先后派出了7万大军都无济于事,自己的二儿子更是鬼迷了心窍,居然试图与虎谋皮,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落了个鸡飞蛋打的下场。危难关头又是自己的小儿子楚长风,率领凉州军团一路东征,打的东本帝国毫无还手之力,龟缩在临海城不敢冒头。

可即便如此,也没有逃脱被灭的下场,东本帝国领军的大将宫本无机,更是被野炮军团的军团长杨二秃,当场轰成了一团血雾,连根毛都没有留下。

随后,设巧计,引东本帝国5万大军登陆,一战灭之!不仅解决了后患,同时缴获了东本帝国此行的五六十只战船,更有大批的战备物资被运回盘龙城,把空荡多年的国库,都装的满满当当。老帝君是欣喜的,有儿如此夫复何求啊!

可儿子成长的速度太快,倒显得他这个做老子的有些无能,无能就无能吧,反正本事再大也是自己的儿子,将来的皇位还不是要传给他,可正当他志得意满,想要召集群臣商议传位的时候,御史大夫梁中书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又出来蹦跶,说什么传位之事,事关重大,摄政王尚且年轻,还需多加历练,方可担此大任。

这才造成了,朝堂上如今这副老帝君与群臣大眼瞪小眼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