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楚长风的选择
“呵呵!诸位大人过誉了,我大华帝国要想长足的发展,人才的选拔乃是重中之重!诸位大人能够踊跃举荐人才,拳拳报国之心,令人钦佩。只不过,这一次两国文比的人选,本王心中已有抉择。”
这些官员的小心思,他哪能不清楚,虽说有些私心,但并非是什么大过,这里可是皇宫的议政大殿,他们举荐的人若是肚子里没有点墨水,若是事后审核被查出来,那可是打了当今帝君陛下的脸,他们自己也不好过,因此这些被举荐的人中,人才肯定是有的,但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人乃是滥竽充数之辈,依靠关系,想抄近路。
“哦!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还是如实说说,你打算派哪些人参加此次的文比吧?省的让人胡乱猜测!”
老帝君有些不开心了,都这个时候了,还在卖关子,就不能直接说出来让人安安心吗?
“嘿嘿!父皇是这样的,此次两国的文比,我准备派遣新城书院的学子出战!”
楚长风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侃侃而谈道,新城学院的第一批精英人才,那可是他亲自精挑细选出来的,又经过学院两年的悉心培育,如今已有众多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崭露头角,为凉州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这些人也果真没有辜负楚长风的期望,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最关键的是他们年轻充满活力,犹如初升的骄阳,潜力无限,如今恰逢两国文比,也正是这些人登上这盛世的舞台、展现风采的绝佳时机。
“凉州新城学院!那可是帝国学子新近传说的求学圣地啊!”
楚长风的话音未落,便有官员失声惊叫,据传这凉州学院宛如一座神秘莫测的求学圣殿!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人,只要能通过学院的考核,都将在此得到悉心的栽培。而从学院走出的学子,也会被凉州的各个官方机构争相招揽。可以说,那里是孕育各类人才的摇篮。
在那里,无论出身富贵还是贫贱,一律人人平等,凉州官方不仅提供食宿,还保障求学期间的所有开销。让学子们可以安稳无忧的在这里求学,唯一的条件就是学成之后必须为凉州服务三年,而这三年也并非徒劳,同样有薪资可领。三年之后,去留自愿,可以说,只要踏入学院,就如同被打上了凉州官方的烙印。就算三年之后到其他地方去任职为官,也会被人高看,学院虽然才建立短短两年,却已声名远扬,传遍整个帝国!被众多寒门学子和青年才俊视为求学的圣地,踏入官场的最佳途径,可以说,只要进入了凉州新城学院,未来的人生必将辉煌灿烂,注定不凡。
如此优越的条件,引得帝国各地的学子,纷纷前往参加考核,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如此优厚的条件考核也非常艰难,不但要求参加考核的人,必须有一技之长,而且要求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毫不为过!曾经就有众多学子戏言,“不入学院非好汉!自誉才子也枉然!”那意思更直白,不管你是才高八斗,还是年轻武力非凡,只要通不过新城学院的入院考核,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话虽有些夸张,但也充分说明了,凉州新城学院,在众多文人才子,青年俊杰心目当中的地位!而凉州学院的入院考核,也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才能的标杆。
这也充分说明了楚长风的目光独到,手段非凡!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让凉州那贫瘠之地,改换新貌,又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和和魄力!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建立起了凉州新城学院。要知道,学院号称有学子8000!可不是说学院只有8000学子,而是每年入院学子的数量!建立两年期间,就有15000多人通过了考核,加入了新城学院!这些人吃,穿,住,用的消耗也是非常庞大的。若是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是很难以持续的,这也是凉州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原因,若是不富有,谁敢这么干?就算勒断了裤腰带,也是枉然。
“好,好好!哈哈哈!凉州新城学院的大名,朕早有耳闻,据说那里只培养精英人才,这次比斗有他们参与,朕心甚安!如此就这么决定了!由凉州的新城学院,选拔人才,参与此次文比!诸位爱卿,我们就拭目以待吧!看看这凉州新城学院的学子,是否真的如传闻所说的那般才华横溢!”
见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对凉州新城学院推崇备至,也是出于对楚长风的信任,老帝君开口定下了此事。
“父皇圣明,儿臣替新城学院的学子多谢父皇成全!”
楚长风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借此机会,为凉州学院的学子走上台前,铺路奠基,有学院的名头加成,以后提拔任用这些人,也会少一些阻力和口角争执!可以彻底杜绝官场上的举荐制度,以免一些滥竽充数之辈依靠人际关系,为官之后,鱼肉百姓祸害一方!这种危害可是很大,很容易在朝堂之中形成党派,为各自集团的利益内斗损耗,这可是一个帝国走向末路开始。如此一来让真正有才能的人,有施展抱负的舞台。
“如此也罢!那就让我们看看,王爷亲手打造的凉州新城学院,培养出来的青年才俊有何过人之处吧!”
也有官员持怀疑的态度,学院走出来的学员他们又不是没有见过,盘龙城皇家学院,那也是专门为帝国培养人才的地方,他们还真就不相信,一个刚刚才建立两年的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比历史悠久的皇家学院更厉害,能比当朝的大儒,言传身教培养出的门生,更出彩!
对此楚长风的内心是很不屑的,一个不思进取,已经腐朽不堪的皇家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怎么能和新城学院的精英人才相比呢?有传承是好事,没发展就是最大的弊端了。一味照搬古人前贤的教条,而不思进取,不知道适应发展,与时俱进,你能教出什么样的学子?照搬教条吃老本吗?楚长风心中呵呵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