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够不够遗憾!

“怎么?摄政王殿下不是才华盖世吗?这就让你为难了?难道那些诗不是你写的,而是背后另有他人?”

阮秀莹语气戏谑的说道,她就说嘛!怎么可能会有人的才华,达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这下看你还怎么装!

“我说岳阳公主,你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呢?你就么急着认输吗?时间还早,我不得好好琢磨琢磨,你以为一首好诗的问世,会像是吃饭喝水那么简单吗?”

楚长风有些气恼,这丫头就这么看自己不顺眼吗?咋逮到机会还就想挠两下?

“呵呵!是啊,时间还早,那你就慢慢想吧!倒是你摄政王殿下,要实在做不出来就不要太为难自己了,男子汉大丈夫,认个输,不丢人的。哈哈哈!”

阮秀莹笑的很是得意,看来这把是赌对了,想到即将为帝国赢得巨大的利益,他的心情就很是美丽。不由得看楚长风都顺眼了许多,这还要多谢这个狂妄自大的二傻子呢。若不是他哪儿来的这么好的机会。

“这丫头有点奇怪,那是什么眼神,莫非他看我长得风流倜傥,帅气逼人,动了什么歪心思不成?”

看到阮秀莹望向自己的眼神有些怪异,楚长风本是自得的,捋了捋额前的长发,很是自得。

“呵呵,你不是想要本王做出满是遗憾的事吗?那你就给本王听好了。

忽有旧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白头若是雪可替,世间何来伤心人。此时若有卿在侧,何须淋雪作白头。”

楚长风面色一整,很是惆怅的吟诵除了前世网络上,很是流行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前两句乃是出自,前世上一位有名的诗人龚自珍的《己和杂诗--其一百五十七》其原诗为:“问我清游何日最,木樨风外等秋潮。忽有故人心上过,乃是虹生与子萧。”但后面的这几句则是后人根据前两句衍生创作的,并非龚自珍的原诗内容,也没有明确作者的归属,属于网络流行的古风句子。

忽有旧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前两句突发奇想的想起了过去的故人,而回过神来才发现山河已染上了秋意,通过今夕往日的对比营造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而“秋”字并不仅指季节,更渲染了心境的凄凉与落寞。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是一种浪漫而又略带无奈的想象,假想未来的某一天,自己能和意中人同在一场雪中让雪花落满头发,仿佛就像一起到了白头到老,哪怕这只是一种幻想。

白头若是雪可替,世间何来伤心人。承接上一句,如果白头真的可以用血来代替,那这人世间也不会有那么多因为情爱而伤心难过的人了,现实终究和假想不一样。

此时若有卿在侧,何须淋雪作白头。直接表达出了内心深处的渴望,要是这时候意中人在自己的身边。又何必通过淋雪这种方式来幻想共度白头呢。这两句诗直接将情感推向了高潮!体现出了强烈的想与意中人相伴的意愿,而对方却不在身边而产生的深深的遗憾。

这种遗憾入骨三分,刻骨铭心。这首诗。让在场的人,不由得都想到了那个埋藏在心中已久的身影,谁的青春不是年少轻狂,那个人或许是恬静贤淑的邻家小妹,或许是人海中匆匆一见的陌生路人,但却都在各自的心底埋下了对方的身影,也许只有夜深人静时,才会偶然想起,但这种思念又是不可磨灭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越想忘掉,就越是清晰。

望着楚长风那如今已高大威猛的身形,老帝君不禁想起了自己与爱妃那初次相遇的场景。没了却满是哀伤的叹了口气。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阮秀莹目瞪口呆的看着大殿中的众人,都陷入了一种对往昔的回忆当中,那何尝又不是一种遗憾呢。

“怎么?岳阳公主难道觉得本王的诗还不够让人遗憾吗?那就再听听本王的这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岳阳公主若是还觉得不够那就再听听本王的这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当楚长风的最后一首诗吟诵完毕,坐在龙椅之上的老帝君,以及大殿之内年龄大的许多老臣,都忍不住,已是泪眼婆娑了。就连山岳帝国使团的卢元都不例外。

这最后一首乃是大文豪苏轼为悼念亡妻而写的一首词,夫妻生死相隔,即便不去刻意的思念。也很难以忘怀,想到自己亡妻的孤坟还远在千里之外,而自己满腹思念却无处诉说。睡梦中回到家,看到妻子正在窗前梳妆。而两人却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这现实与梦境的交织,则将他对妻子的思念更进一步的升华,体现了现在两人阴阳两隔,永远没有再见面机会的无奈与遗憾。

“岳阳公主,你觉得本王的诗写的如何?”

楚长风呼出了一口长气,这才开口问道,这种氛围实在是太令人压抑了,让他不由想起了自己前世的父母,近三年过去,不知道他们二老现如今又怎么样了,会不会因为自己突然的离世而伤心拒绝呢。

楚长风的问话,却没有得到阮秀莹的回答,她还处在楚长风的三首诗给她带来的震撼当中!这三首诗,与昨天晚上的三首诗!同样让人感到惊艳!她到现在还不敢相信,楚长风能有这样的才华,可事实又摆在眼前,这三首震撼人心,满是遗憾的诗,今日之后必定会风靡天下!他很清楚这三首诗任何一首,都是可以载入文坛史册,名留千古的绝佳之作!

可这样的锦绣诗篇,却是眼前这两年前还被传为天下笑柄的傻子三皇子所作的,这又让人怎么能够相信,抄袭前人所作?别闹了她自问,自己也算是从小就博览群书,而且皇家书院名家遗留的典籍更是多不胜数!这三首诗却从来没有听闻过。若是前人遗作,凭这三首诗的品质早就名传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