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0章 十三个孩子,茅山大典

过完年之后,时间也终于来到了三六年!

这一年的开始,就意味着,距离最后一次茅山大典,还有一年半的时间。

那场茅山大典,对于林冬和他师傅,几乎没什么影响。

他们所争夺的名额,对于天师级别的两人来说,早已是囊中之物,只看两人需不需要。

可对于地师都还未曾到达的九叔,这个名额,他却需要在最后一次茅山大典上,经过一次次战斗才能得到。

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茅山大典上的名额,对于现在的九叔来说,就是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的九叔,只剩下了一半的阴德,根本不足以换取地府阴职。

如果没有争取到后山的名额,他就只能魂归地府,受尽轮回之苦。

(前文以功德之力制造的功德冥币,已改为阴德冥币)

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九叔便成了整座茅山最辛劳的存在。

在九叔忙着修行的期间,林冬一行人,也没有完全只顾玩耍,每天该有的修行,还是在继续。

直到三,四月份,这份平静才开始被打破。

去年陆续怀孕的小春等人,终于相继到了生产的时间。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她们十一个人,一共产下了十三个孩子,其中有一对龙凤胎,有一对双胞胎。

这十三个孩子之中,一共有七个男孩,六个女孩。

其中的七个男孩,分别是:

小春的孩子,林祺岳。

小荷的孩子,林祺渊。

小菊的孩子,林祺谦。

小梅的孩子,林祺远。

小柳的孩子,林祺修。

小樱的孩子,林祺正。

以及,小夏产下的龙凤胎,男孩名为林祺枫,女孩名为林祺韵。

剩下的五个女孩,则分别是:

小秋的孩子,林祺萱。

小兰的孩子,林祺柠。

小杏的孩子,林祺柔。

以及最后,小桃产下的双胞胎,两个女孩分别叫做:林祺婉和林祺宁。

光是为了给这十三个孩子取名,林冬就已经绞尽了脑汁。

幸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最终经过一番努力,他还是为这些孩子,找到了满意的名字。

这些孩子出生之后,林冬好好的陪伴着他们的母亲,度过了最难熬的月子。

然后才开始频繁下山,为以后的事情,做起了布置。

有了这些孩子之后,小夏等人也算是又有了一种精神寄托,也不用再羡慕姜雪和王晨儿。

老头子林川,更是整天乐的合不拢嘴,到处跟其他长老炫耀。

就在这美满的生活中,时间开始悄然流逝。

到了下半年中期的时候,九叔的修为,才终于有了突破,成功达到了地师前期。

在当代弟子之中,九叔如今的修为,绝对能够排得上前五名。

这也就意味着,茅山大典的名额,九叔基本上已经预定了一份。

又一次过完年之后,时间便来到三七年。

为了应对接下来的茅山大典,整个茅山都开始动了起来。

那天在山下修行的茅山弟子,根据距离的远近,也开始准备起了回山的事宜。

与此同时,华夏大地的其他各大门派,也如同茅山一样,开始准备起来最后一次盛会。

除了华夏以外,那些底蕴深厚的国家,它们的修行界,也准备起了,应对末法寒冬的手段。

时间悠悠,原来冷清的茅山,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发热闹。

除了林冬这一届弟子以外,其他所有在茅山名册的修行者,这次都赶了回来。

由于人数过多,鱼龙混杂,之前每天都在外面疯玩的两个小家伙,全都被林冬限制在了屋里。

直到三七年的五月,这场准备多时,参与人数众多的茅山大会,才终于如期而至。

这场大会,涉及了在场众人的命运,没人会在这种严肃的时候,站在台前,叽叽喳喳的说个半天。

对人员进行划分后,这场以茅山大典为名的比武大会,便在悄无声息中,正式召开了。

比武的第一批人,便是那些年纪很大,修为却只有地师前期的修行者,九叔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批修行者,距离成为茅山长老,只有一步之遥。

可这一步之遥,却基本上都是天赋使然。

在这个世界的修行法则看来,如果修为困于地师前期,无法继续突破,便证明潜力耗尽。

因此,在各大门派之中,想要被评为长老,就必须在地师境界中,有些许进步,以证明自身潜力没有耗尽。

而九叔这批人,谁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已的修行潜力。

因此,为了争夺名额,他们只能下场斗上一斗。

可由于他们修为的原因,茅山的众多长老和掌门,对他们还是有所优待的。

相比人师修行者,晋升的比例直接翻了五倍,达到了百分五十。

二十个地师前期的修行者,竟然有足足十个名额。

九叔哪怕有一件下品灵器,面对这些在地师前期,积累多年的前辈,还是胜得十分惊险。

九叔他们比完之后,便轮到了那些人师境界的修行者。

林冬的很多师兄师姐,以及之前在任家镇,有过一面之缘的石少坚,都在这场比试之中。

尽管石少坚修行了大师兄的功法,并且还有着大师兄准备的各种法器。

可面对沉寂多年的长辈,他还是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卡在了第二轮的比试之中,成为了前百分之五十。

将近两百名人师境界的修行者,想要决出最后的十几名,所耗费的时间,绝非一两天可以了事的。

半个月之后,才决出了那十几名修行者。

林冬的师兄师姐,在这十几名修行者之中,只占据了一半的名额。

其中,林冬最熟悉的,便是擅长请神之术的四目道长。

至于当初的千鹤道长,则棋差一招,止步在了二十几名。

这些人师级别的修行者,在茅山的规划之中,应该是中流砥柱的存在。

可为了在后世之中尽快崛起,茅山必须要有足够的新鲜血液保留。

相比之前的注重实力,这些新鲜血液,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修行潜力。

可是修行潜力这种东西,并非肉眼就可以辨认的。

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严密手段,耗费不小的资源,才能大致的确认一个人的修行潜力。

因此,这也就成了此次茅山大典,最耗费时间、最耗费资源的环节。

之前的多轮比武,总共也就才耗费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

可这一轮检测,却足足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