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是巧合还是机缘

我出生在河北的一个算不上偏远的农村,是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女生。虽然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学做家务,要不长大嫁人,啥也不会是要挨婆家打的。“可惜”天不遂我妈愿,虽然我烧的一手好菜,但这辈子应该都不会有婆家了,毕竟我仅凭3000块钱只身北漂十载,只是为了脱离原生家庭,好好做自己。我讨厌原生家庭给我的一切,包括我那个没有任何意义,特别女孩儿气的名字。

开始写这本日记时,还是在我立堂的前两三个月,本是想着一点点记录自己立堂前后的梦境和变化,就借着写这本日记的机会,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叫王观阳。“观”字,本是取自《金刚经》四句偈言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观”,也是观音菩萨的“观”,还是我自己公司名字里“又见”二字的合体,当时给公司起名字时,也是拆开了观音菩萨的观字取名为又见的。“阳”字,取自我的生辰九月初九重阳节中的阳,加之我姓,此之为王观阳。这本日记的名字也是立堂前起的,只是序的内容是我正式给人看事儿后重新调整了。

没想到机缘巧合下,这个一时兴起起的新名字,竟然和我家碑王帅主的名字一模一样。当我看到给我立堂的师父在黄纸上写着“观”字,并跟我说,“我就知道,你家碑王帅主的名字里一定有这个字”的时候,我整个人是非常震惊的。至于我家碑王帅主名字的由来和他到底是何方神圣,那你得等我第三次去东北四平开马绊,拜七星,拜师时再一一揭开。

此次陪我一起回四平的还有一位漂亮小姐姐,她是四平市本地人,和我一起北漂七年,也是我们公司的财务总监,公司归我管,我归她管。她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也就是我的干爸干妈和干姥姥干姥爷。他们对我的好和包容,弥补了我原生家庭的所有缺失。

这位小姐姐姓郑,御姐范儿,你在看这本日记时可以带入下万茜的脸,她总喜欢穿一件黑色的风衣,举手投足都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每个第一次见她的人都会觉得这个人一看就很不好惹。她说,只有我第一次见她时,觉得她和蔼可亲,很想亲近,像认识了很久,为此她发小知道后,还问过我:“是不是瞎”。我和我干爸、干妈在家里都叫她郑漂亮。

我的干姥姥,姓陈,为方便后续记载,也有些私心,希望读这本日记的人能记得我干姥姥的姓氏,也算为她做一点小事儿,后文中就直接记载为陈姥了。

我陈姥85岁,满头银发,每一根头发都很有精神,感觉比鲁迅先生的头发还要倔强,如果不是头发稍长一点儿,可能每一根儿都要立起来了,比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发量都要多。陈姥也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老一辈出马仙,27岁就开始被仙家磨道,整整被磨了30多年,60岁才开始出马给人看事儿,期间一度被磨的疯疯癫癫的,直到同意出马,才算清醒过来。她说,那个年代啥也不懂,就是硬扛着,再加上那个时候国家正严打封建迷信,也没人敢出呀。也总有邻居们说,你陈姥,要是识字,早就飞升成仙了。可见我陈姥做出马仙时也是非常有威望的,只是我和郑漂亮认识时,她已经快80岁了,身体有点吃不消所以封卦了。

这次回四平请人给我算卦看事儿,也是受了我陈姥指点,找了郑漂亮的发小给我推了看事儿师父的微信,才有了这被点出身后有一堂人马的经历。

谁又能想到,我第一次请出马仙给我算卦,就算出了自己也是个出马仙呢?

谁又能想到,给我算卦的第一位出马仙就是我的立堂师父,在不久的将来我还会拜她为师,跟她学艺呢?

至此,我人生中几位重要人物一一出场,至于我的师父和我身后的一堂仙家和碑王等,姓甚名谁,他们和我又有着几世的渊源且等我正式破关,立堂那天再一一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