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出马仙为什么叫出马仙
关于什么是出马仙,为什么叫出马仙而不是叫出龙或者出牛的。其实一开始我就问了我陈姥。我陈姥说,出马仙就是借助仙家给人看事治病的,至于为什么叫出马仙,她也不知道,流传下来的就叫出马。
我也是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其实出马仙是由古代的“萨满文化”传承而来,在古代,萨满又被称为,能与神灵沟通的人,或传达上天旨意,预知天灾人祸的人。后来,随着人类不断繁衍生息,开采各种天地资源,天地灵气越来越稀薄,真正能感应天地,跟天地沟通的人类也就越来越少,真正的修行者也越来越少,慢慢的才演变成了现在的出马仙。
再加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有很大一段时间,出马仙也被看作是封建迷信的存在,很多带缘分的人不敢出,所以被磨成精神病的大有人在,越是这样,人们对出马仙也就越有偏见。不过那个年代的出马仙的能力也是现在的出马仙不能比的,那都是个顶个的厉害。不像现在,随着网络的发达,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也不再对出马仙避之不及。只是,利欲熏心,也多了很多骗子,人们对出马仙也更是褒贬不一。
这也让我想到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么形容可能不太恰当。我想说的是,真正的出马仙确实是有神通的,神通在我看来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万事大吉,用不好则要承受......说是灭顶之灾也不为过吧,具体的,大家可以看看《出马仙真的不能轮回》那章里有讲,这里也不赘述了。
这章也是在回答一些缘主,为什么出马仙文化流传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规传承,很多人还是不知道自己有缘分后该怎么出马。一是,真正有能力且有德行的出马仙是少数。二是,经历了文化大geming,本身传到现在也没多久,很多传承在那个时候都没了,很多出马仙师父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磨出来的。三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利欲熏心等等,不用我说,你们也懂得。
这里还是忍不住悄悄表白下我的海英师父,她对我永远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只要我问,她都会毫不藏私的教我,我是幸运的,希望你们也是。而我的出马之路也才刚刚开始,我能走成什么样,咱们就这本日记里见吧。
有时候感觉自己写这本日记时的状态,特别是在写一些科普类章节时,特别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讲着讲着就跑偏了,反正我上学那会儿,就喜欢老师跑偏,跑一整节课最好,跑着跑着,我就开始各种幻想,我要是能有一把白眉大侠的闭月羞光剑就好了,周杰棍的双截伦也可以;跑着跑着,我就暴露了自己的年龄,跑着跑着......你别说,小时候的幻想总算是实现了一星半点,我终于从一个写歌词音乐人跑成了一个写日记的出马仙了。你别说,写到这儿,我还专门去qq音乐搜了下《白眉大侠》这首歌听了听,跟着大声唱了几句,认真追忆了下童年。不知道是不是搞创作的人,思维都这么跳脱,反正我半夜创作歌词时也这样,我人不能飞檐走壁,但我的思想可以呀。
各位看官别着急也别动手,“正经课还是要上的”,咱们言归正题:出马仙为什么在东北叫出“马”。据我所查资料是因为早期各地方言不同,“萨满”和“茶马”很像,慢慢流传到现在就叫“出马”,兴于东北,传于四方。在其他省份也叫,搬杆子,顶香或者出堂。
不过,关于“出马仙”名字的由来,我还是更偏向于另外一个说法。其实是来自流传已久的二大神(至于什么是二大神,且等我后文中一个一个讲啊)的唱词里:“打马下山来堂营,一堂仙家一堂兵。一杆大旗空中飘,威风凛凛来落座。”说的是,仙家来到人间给人看事都是“打马下山”,看完事儿后,回山里或者堂营(啥是堂营,我之后也会解释。)修行,又叫“打马回山”,所以在东北出马仙叫“出马”而不是叫出其他的。
上面我陈姥也说了,现在出马仙就是借助仙家给人看事治病,这里的病也分实病和虚病,什么是“虚病”前文有讲就不赘述了。写到这里,肯定就会有人问了,“我怎么听说,出马仙是仙家借助人来给人看事的,你怎么说是人借助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