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双重但是
这章开头,请允许我用几段文字,讲一讲,我开始写韵脚诗和歌词的契机。因为,这个契机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和非常值得纪念,我的人生轨迹也许,是从这个契机开始改变的,也是我搞创作,写歌的最初的初心。
因为我曾经被音乐改变过,所以我也想用音乐改变一些什么,但是,生活总有但是,也希望,但是后面还有但是。双重但是,代表绝佳反转。
真正让我开始研究韵脚诗,研究歌词的契机,来自周传雄先生的《男人海洋》和刘德华先生的《练习》。我有点忘了,这两首歌传遍大街小巷时,我是上初三还是高一了,只记得那天,我一边做数学题,一边循环听着当下流行的磁带,嗯,不得不说,这真是不停暴露年纪的一章呀。
当我周传雄先生的这首《男人海洋》的副歌,从我那个蓝色的劣质的耳机里传来时,我,垂死题中惊坐起,咦?这首歌怎么这么的朗朗上口,哼唱起来,好顺口呀?咦?这首歌副歌的歌词的最后一个字的韵都是“ang”耶?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农村还没有电脑的年代,这一发现对年少的我来说,简直惊喜极了,我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赶紧来回按着录音机的退回键反复听了几遍《男人海洋》的副歌,又赶紧按着快进键去听下一首歌,还好下一首传来的是刘德华先生的《练习》,不是杰伦老师的歌,因为,我印象很深刻,我听的那盘磁带是借同学的,没有歌词......
哇,我真的,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练习》这首歌,副歌部分每一句歌词最后一个字的韵脚都一样耶,都是i。主歌的最后一个字,也基本都在同一个韵里耶。
于是,我反复听了那盘磁带里的每一首歌的歌词,基本上每一首歌的歌词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于是,我开始“强迫”自己写韵脚诗,在题材不限,诗歌除外的作文里,也要求自己务必做到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要押韵。
我记得,方文山老师火了后,有一次上《快乐大本营》,何老师还请文山老师现场,写韵脚诗,我记得有一句是好像“这个人长的很抱歉”,当时我还嗤之以鼻来着,因为我觉得,我写的韵脚诗比他写的好太多了。在这里,也跟文山老师说声抱歉,但是不用原谅当时的我,因为,我认真的喜欢着,我的年少轻狂。
提起《快乐大本营》,哎,还是忍不住感叹,年少时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都在一天天的远离我们,甚至,一天天的消逝。但是,还有但是。
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去到《快乐大本营》的录制现场,看看“快乐家族”,他们五个人真的是我的快乐源泉,但是突然有一天,几乎陪伴了我整个青春的“快乐家族”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在每周六的晚上准时出现了。但是,还有但是。但是,来北京后的我,发表过一首,给吴昕老师写的歌噢,很好听的,这首歌叫《习惯》,也是吴昕老师参演的一部影视剧的人物主题曲。
我还想说的是,吴昕老师唱歌真的很好听的,很有感觉的,她本人对待工作也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因为,录这首歌时,我就在录音棚现场。录音时,她基本上都是一遍过,每一句的落点,都恰好落在了我这个创作者想落的点上,一听就是录音之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录音。
这个“但是”,让我再也不可能去到《快乐大本营》的现场这件事,带给我的少年遗憾少了很多。不管怎样,至少,我也算是在“快乐家族”某一段旅程中闪亮过,哪怕只是一刹。
如果这个但是,还不是绝佳反转,那么接下来这个,一定是。
是的,我从未想过,我有一天,竟然可以离刘德华先生,那么近,那么近。
坑挖的太多,这里就不卖关子了,就是,我在做,我来北京后的第二份工作(第二份?是的,为啥换工作,又是一个坑,等我讲到时再讲,脸都是自己打肿的)时,也就是电影宣传策划时,做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刘德华先生主演的《失孤》。
是的,那个电影的大部分新闻稿,都是我写的;是的,刘德华先生在北京做电影宣传,采访时,我就在现场;是的,我离刘德华先生,很近很近,只有一个井柏然的距离,因为采访时,我刚好在刘德华先生的左边的左边......
让我再凡尔赛一下,一下就好,就是:一个人在做电影策划时,不能一开始就遇到太过惊艳的偶像,否则,会让你之后遇到的所有明星都黯然失色。
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你要明白,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对一个80后的影响力;二,我做的工作,真的见了太多明星了,包括很多后来大火的明星,还有唱过我写的歌的歌手(为啥只有捂嘴偷笑的表情,这里应该是捂嘴大笑)。
把板砖放下,我说几句真心话。
你猜对了,写这章,我就是为了凡尔赛来着......哈哈哈哈哈哈,开个玩笑。
我写这章,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小看生活中发现的某一个小细节,也许这个细节就是改变你人生的契机。
你要知道,什么是“幸存者偏差”,不要把所有人都想的那么厉害,你能发现的,别人不一定能发现的了,你能坚持的,别人一定坚持不了,哪怕只是一首歌曲的韵脚。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也许你缺的就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契机,所以,加油噢,你也可以,而且,未来可期。
当然,音乐对我的改变,远不止那两首歌的韵脚带来的,还有很多很多......深夜里给我信心的歌曲,带我遨游世界的歌曲,陪我成长的歌曲,让我笑,也让我感叹,让我哭,也让我释怀的歌曲......我必须承认,80后,在音乐和影视剧上,真的是吃过细糠的。
虽然,我还不确定,自己写的歌,是否有幸在某个深夜参与过你的人生;虽然,我现在出马了,开始写《观阳日记》了,但是,初心,未忘,我亦还在路上。
就像,我不停的给知名音乐人,不停的发我写的韵脚诗一样,发完了近千首以前写的,就再提笔写新的,给他们发新的。
就这样,转眼大半年过去了,就这样2013年的夏天来了,就这样,在我以为微博私信应该是个纯机器人,账号的主人可能都不曾收到过我的微博私信时,那个信封的上面,终于出现了一个红色的数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