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章文聘退兵张济身亡
天子目光扫视群臣,眼神坚定,继续说道:“至于周瑜,辅佐孙策屡建奇功,其才能不容小觑。朕封他为侯,食邑至其故乡,不仅是对他功绩的认可,更是向天下昭告,朕求贤若渴,只要有才能、有功劳,朕必不会亏待。如今正值用人之际,朕唯有大封有功之臣,才能激励更多将士奋勇杀敌,保我大汉江山稳固。”
朝臣们听了天子这番话,虽心中仍有疑虑,但见天子心意已决,也不便再多加反驳。大殿内逐渐安静下来,众人默默接受了天子的决定。
天子高坐龙椅,神色沉稳,扫视朝堂后,声若洪钟:“此次战事,诸位将士浴血奋战,功勋卓著。朕已昭告天下,凡参与此战且于战报中记录在案的有功之臣,皆依功行赏,朕必不负诸位热血忠魂!”言罢,群臣激动,纷纷跪地谢恩,高呼万岁,声音响彻大殿。
天子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神色稍敛,继而道:“再传朕旨意,予马超等将领。袁术罪大恶极,人神共愤,但朕心怀悲悯,不忍生灵涂炭,不必赶尽杀绝。令马超等人接旨后,即刻返回长安复命,切勿对寿春用兵,先回长安班师。朕有军国要事,与他们从长计议。”
天子话语落地,朝堂中顿时议论纷纷,群臣交头接耳,暗自揣摩圣意。但天子诏令威严,无人敢有违抗,只得领命,静候后续。
朝会结束后,天子端坐在书房中,深思片刻后,唤来一名心腹宦官,低声吩咐他秘密前往吴郡,寻得张纮。天子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急切:“你务必找到张纮,暗中询问他们那边的安排进展如何。如今马超、孙策风头正盛,已到了差不多该动手的时候。此事干系重大,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宦官领命后,匆匆退下,乔装打扮一番,便快马加鞭朝着吴郡方向赶去。
与此同时,天子又提笔写下三道旨意,分别派人快马送往刘备、吕布和公孙瓒处。旨意中明确下令,暂时停止对冀州用兵。令公孙瓒即刻率领大军返回幽州,稳固北方防线;刘备与吕布则需将大军撤回长安,听候下一步调遣。
待诸事安排妥当,天子才缓缓起身,踱步至内室,躺于软榻之上,闭目养神。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棂洒落在他疲惫的脸上,如今该做的准备已然完成,接下来,他只需静静等待这些旨意传达后的反馈,而后便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步谋划,一切都在按照他精心布局的计划逐步推进。
天子慵懒地倚靠在华贵的榻上,眉眼间尽是疲惫与倦怠。他向身旁的内侍轻轻抬了抬手,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去,让王美人把小皇子抱过来。”
时光回溯至前些日子,王美人成功诞下一位皇子。虽说天子平日里沉迷于丹药,又频繁宠幸美人,王美人早已不复往昔盛宠,但她诞下的这个皇子,却是当下天子唯一的子嗣,地位自然举足轻重,天子也会时不时宣她前来见上一面。
而王越,曾因被徒弟史阿算计,在天子面前失了恩宠,自此之后,便将心思都放在了这位新生皇子身上,主动担当起暗中护卫的角色。当听闻天子传诏,要王美人抱皇子觐见时,王越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亲自带领一众侍卫前往迎接。
不多时,王美人在侍卫的簇拥下,小心翼翼地抱着襁褓中的皇子走进内殿。她身姿婀娜,眉眼间带着初为人母的温柔与忐忑,然而天子连眼角都未曾向她扫去一眼,目光直直地落在她怀中的小皇子身上。
天子的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柔和的笑意,他轻轻招了招手,示意王美人走近些。接过皇子后,天子兴致勃勃地逗弄起来,小皇子被逗得咯咯直笑,清脆的笑声让天子心情愈发愉悦。
逗弄了好一会儿,天子渐渐心生倦意,他挥了挥手,对王美人说道:“你且下去好生照料自己,把皇子也带好。”王美人微微屈膝行礼,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也只能默默退下。
天子望着王美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孩儿啊,待为父将这大汉朝廷整治得井井有条,那时你便能安安稳稳地做个太平天子。到时候,为父就效仿黄帝,广纳美人,求得那成仙之道。你只需守好这江山,一生顺遂便好。”
可念头刚落,天子便觉一阵强烈的困乏袭来,他眉头微皱,连忙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而后迫不及待地让内侍赶紧送来丹药。他仰头将丹药服下,靠在榻上,闭目等待着丹药起效。
不多时,丹药的效力开始在天子体内发作,原本疲惫困倦的他,瞬间感觉精神一振,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迫不及待地向一旁的内侍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速去,唤几个美人过来。”
内侍领命,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离去。片刻之后,几名容貌艳丽、身姿曼妙的美人被带到了天子面前。此时正值白昼,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殿内,可天子全然不顾这光天化日,眼神中透露出按捺不住的欲望。
他毫不避讳,示意美人们靠近。紧接着,便在这宫殿之中行起了那荒唐之事。整个宫殿内弥漫着一股奢靡与放纵的气息,而天子沉浸其中,早已将身为帝王应有的尊严和对朝政的责任抛诸脑后。此刻的他,仿佛被丹药迷惑了心智,在欲望的驱使下肆意妄为,任由自己沉沦在这短暂的欢愉之中。
张辽自从领命解宛城之围,便率领着铁骑,一路扬尘疾驰,向着宛城奔去增援。马蹄声声,踏破原野的寂静,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弥漫成一条黄色的长龙。
而此时,围着宛城的刘表军大将文聘,也得到了消息。整个扬州已然平定,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让文聘心里清楚,荆州绝不敢在此时轻启战端。更何况,如今马超风头正盛,威名远扬,其麾下兵马更是勇猛善战,自己又怎敢轻易去招惹这样的强敌,简直是虎口拔牙、自讨苦吃。还没等张辽等人赶到,文聘便已匆忙下令撤军。
不久后,张辽抵达宛城。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头一震,只见宛城处处挂白,一片哀伤肃穆。原来,张绣的叔父张济,一直强撑着病体,在文聘大军围城时,凭借着顽强的意志苦苦支撑。如今文聘大军撤退,他吊着的那口气却也松了下来,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溘然长逝。
看着眼前的场景,张辽神色凝重,他知道,这对张绣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而宛城接下来的局势,也将因此充满更多的变数。
张辽神色凝重,看向张绣,诚恳地说道:“如今这等大事,断断不可隐瞒,一定要报与主公马超知晓。主公此刻或许正赶往吴郡,行军途中兵马速度不一,咱们得赶紧派出信使,快马加鞭去追。哪怕追不上,也要在吴郡寻到主公,务必让他来主持大局。毕竟张济将军临终前有嘱托,要你放弃宛城,随主公返回西凉,此事干系重大,唯有主公定夺,才最稳妥。”
张绣听后,眉头紧锁,内心满是纠结与挣扎。他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文远,你所言极是,只是叔父的后事还未料理,我实在放心不下就此离开。宛城虽小,却是叔父多年经营的心血,如今他一走,我若轻易放弃,实在心有不甘。”
张辽理解地点点头,拍了拍张绣的肩膀:“我明白你的顾虑,可如今局势复杂,我们不能因小失大。主公马超谋略过人,只有他能为我们指明方向。况且,返回西凉也并非坏事,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可以在主公的带领下,积蓄力量,日后再图大业。”
思索良久,张绣终于下定决心,他咬咬牙,说道:“好,就依你所言。我这便安排人手,料理叔父的后事,同时派出最得力的信使,务必尽快找到主公。”
信使快马加鞭,一路疾驰。沿途风餐露宿,马不停蹄,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便喝几口河水,只为能早日追上马超。
远在扬州的马超等人对长安的决定,以及宛城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早在安排妥当一切,马超决意轻装简行,依旧由甘宁的锦帆军负责护卫。此时,扬州境内已平定,马超本就无心与孙策争权,便将诸多事务一股脑托付给了孙策。
他与孙策、周瑜一同前往吴郡,众人顺江而下。此时已是九月,汛期早已过去,江面上风清气爽,阳光柔和地洒在粼粼波光之上。
马超站在船头,任由江风拂面,发丝随风飘动,他的眼神中透着惬意与放松。孙策则在一旁爽朗大笑,与周瑜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沿途的风景和往昔的趣事。周瑜手摇羽扇,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时不时妙语连珠,引得众人笑声不断。一路上,这兄弟几人无拘无束,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闲适时光,好不惬意,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争与烦恼。
终于,在离吴郡不远的地方,信使发现了马超一行的踪迹。他顾不上一路的疲惫,拼尽全力冲向马超。
此时,马超正与孙策、周瑜谈笑风生,讨论着未来的战略规划。突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说道:“将军,有紧急信使求见!”马超心中一惊,隐隐觉得事情不妙,立刻传令让信使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