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听到玉萦一口应下,温槊把脸埋得更低了些。
玉萦笑吟吟道:“娘放心,女儿已经让阿槊去寻船了,等着船到了清沙镇,咱们即刻便能动身。”
“跟香玉坊几时能交割清楚?”丁闻昔问。
“昨儿掌柜娘子已经把银票送过来了。”
“咱们这回还是坐船吗?”
“清沙镇这地方官道不甚宽阔,还是坐船更方便。”顿了顿,玉萦又道,“三年前在扬州的时候原说了带娘在江南仔细逛逛,可咱们俩一直都在船上躲着,这回可要好好弥补一番。”
丁闻昔含笑点头。
她倒是不在意风景,有女儿在自己身边就足够了。
“娘说得对,离开的事宜早不宜迟,温槊,买船的事你抓紧去办,咱们这几日就走吧。”
温槊沉沉点了下头。
看着他的表情,玉萦明白他在想什么。
温槊说的那些她何尝不知道。
其实,今日若非温槊及时赶到将她带走,或许她已经答应裴拓了。
娘说得对,此地不宜久留,她也不能再见裴拓。
就这样早早离开,对他们俩都好。
“娘,我们回铺子吧,温槊还要练功呢?”
因怕丁闻昔从温槊的表情里看出端倪,玉萦把温槊挡在身后,挽着丁闻昔的手往回走。
丁闻昔其实也看出温槊情绪有些低落,只以为他是练功太累了,劝道:“阿槊这些日子练功也太辛苦了,武功那么好了,何必这么拼呢?”
“我得一直练,才能保护你们。”
丁闻昔拿开玉萦的手,把帕子递给温槊:“擦擦汗吧。”
温槊接了帕子,看了玉萦一眼,没再说话。
“是很辛苦呢,今儿厨娘炖了鸡汤,两条鸡腿都给他吃。”
“好啊。”
玉萦母女笑着离开了,温槊独自在树林里继续练习暗器,等到天快黑了又去铁匠铺取了东西,回琼玉轩时铺子都已经打烊了。
“回来了?”玉萦看到温槊,便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你们都吃过了?”
“今儿娘留了林娘子几个人在铺子里吃晚饭,不好叫她们久等,便先吃了,我给你留着鸡腿呢。”
琼玉轩的女工都是丁闻昔手把手教出来的,感情不一般。
因想着要走,这些日子变着法留她们在铺子里吃饭聊天。
温槊自然不在意。
他跟着玉萦进了厨房,见厨房的小桌上已经摆好了三碟菜,都是玉萦提前帮他拨出来的。
等到温槊落座,玉萦又从灶上拿海碗舀了鸡汤,里头搁了之前许诺的两条鸡腿。
温槊看着一桌子菜,拿起筷子没有立刻吃。
“我不会再劝你了。”
见温槊识破自己的用意,玉萦眉眼一弯,真心道:“你平常话虽不多,可你还挺会劝人的。”
“真的?”
温槊以为她是嫌自己烦,赶着让他闭嘴,没想到玉萦说他会劝。
“可我根本没劝动你。”玉萦见他神情怏怏,含笑举起手,用两根手指比出一点点的姿势:“快劝动了,就差一点点。”
“那……”
见温槊要说话,玉萦赶忙打断他:“你自己说的,不会再劝我了。”
温槊张了张嘴,终归没说话,拿起筷子开始吃玉萦给他留的饭菜。
这鸡汤足足炖了半日,鸡腿早已软烂,咬一口便脱了骨。
玉萦坐在一旁,见他腰间悬着的口袋里装着东西,鼓鼓囊囊的,好奇地问:“偷藏了什么好东西?”
“没什么,让铁匠帮我打了点暗器。”
玉萦知道温槊这阵子这般拼命都是因为上回在魏五家被人抓到的事,心中对他亦是感激。
“还不知道暗器长什么样呢,给我瞧瞧。”
温槊一边吃着东西,一边把袋子扔给她。
玉萦把里头的暗器一股脑儿地倒在桌子上,奇形怪状有好多种,有像柳叶一样的小刀,有指甲盖大小的铁球,有像十字一样的钉子,还有比绣花针略粗一点的铁针。
玉萦大开眼界,愕然看向温槊:“你要用这么多?”
温槊放下碗筷,摇了摇头:“不是都要用,我只是要试一试,哪种用起来更趁手。”
玉萦似懂非懂地点头,小心翼翼地拿起来端详了一会儿。
“你从哪儿知道这么多种暗器?”
“以前师父训练其他人的时候见过,况且,这也不多。”
镇上的铁匠毕竟不是专门打造暗器的,只能做这些简单的样式,还有些带着倒刺的、又或者可以内置毒药根本做不出来。
“你用这个吧。”玉萦拿起小铁球晃了晃。
“为什么?”
“因为这个最不像武器,倘若别人不伤害它,它也不会伤害别人,就像你一样。”
温槊虽然是暗卫,但他的性格很温和,也不喜欢打打杀杀。
“好啊。”温槊自己试着柳叶小刀更顺手,但是玉萦觉得铁球好,他就用铁球。
玉萦没再说话,安静地摆弄着桌上的暗器,等到温槊吃完饭,擦过嘴后又道:“其实船我早就已经买好了,就停在码头的船坞里。想走的话明日都行。”
“几时买的?”
“你说了要走的时候就已经买好了,要用的东西也都备好了。”
感受到温槊的注视,玉萦有些无奈。
温槊说了不再劝她,但这会儿提船的事分明又是在变着法劝她。
真的要走吗?
玉萦在心中又问了自己一次,只是她竭力克制自己不去想裴拓。
“娘也想早点离开,咱们都收了香玉坊的银子,继续在这里住着也是占人家便宜,既然船明日就能走,那明日便走吧。”
乱麻宜用快刀。
玉萦丢下这句话,便去寻了丁闻昔,说了明日离开的事。
离开清沙镇是一个月前的决定,丁闻昔早已做好了准备,将琼玉轩里的物品早就归置好了,也留书给了林娘子,只同玉萦连夜收拾了简单的行囊。
翌日一早,玉萦和丁闻昔改换了装束,跟着温槊一起带着细软从琼玉轩的后门出去,避开耳目往码头赶去。
温槊新买的这条船比从前那一条宽大不少,两间船舱都颇具规模,因此还雇了一个船工帮忙。
见主家登了船,船工起锚,划着船出了船坞。
清沙镇离海近,因此水道宽阔,便于行船,只是船刚离岸没多久,岸边忽而传来马匹长长的嘶鸣声,令玉萦忍不住循声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