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敌退我进
额什木大汗没有回答他儿子的问题。
而是对杨吉儿问道:“如果是由你来做决定的话,那你接下来会怎么做?”
杨吉儿听得稍微愣了一下。
不确定额什木大汗这么问他,是对他的考验还是对他的试探?
额什木大汗:“你放心大胆的说,不管说的对不对,我都不会怪你的。”
杨吉儿想了一下才说道:“如果是我做决定的话,我会带着队伍向其他地方迁徙。”
额什木大汗问道:“为什么要迁徙?我们又能迁徙去哪里?”
杨吉儿:“明朝大军的兵力太多,并且他们的火力太强大了,我们完全没必要跟他们硬拼,那就应该向着其他的地方迁徙才对。
始固可汗他们去了伏尔加河流域,我觉得那边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不过那边的气候比较寒冷,也可以向西迁徙到水草丰美之地……”
额什木大汗:“凡是水草丰满的地方,那肯定都早就被别人占据了,我们就这么迁徙过去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我们能能够打败这一路上遇到的全部敌人。”
杨吉儿:“说好的一起对抗的明朝大军,但是其他的几个家伙全都跑路了。我们留下来硬拼的话,这对我们没有任何的好处。”
额什木大汗赞许的说道:“他们已经没有了地盘,所以他们想跑就可以跑。我们想要迁徙的话,事情会更加麻烦一些。
伏尔加河流域不适合我们,放弃而去也未必合适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寻找一个新的方向。又或者是想到了别的好办法……”
别的办法他们不是没有想过。
问题是可行性都不高。
杨吉儿试探的问道:“父亲,要不我们派人去跟朝廷大人接触一下?”
额什木大汗问道:“你所说的接触是打算归顺大明朝廷吗?这个只怕不太现实,之前我们给明朝大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你觉得他们会放过我们吗?
还有明朝大军的那些政策,像我们这种人,就是他们要清算的目标,所以他们不会给我们活路的!”
杨吉儿:“这一次西进的兵团当中,不就是有一个蒙古兵团吗?那个叫做古禄格的家伙,他能当上一个兵团的兵团长,我们应该也有机会才对……”
额什木大汗摇头说道:“你光看到了那个古禄格,但是你也不想一想,从漠南蒙古到漠北蒙古,再到卫拉特蒙,还有察合台汗国与和硕特汗国,归顺了大明朝廷的蒙古人得有多少?
那么多的蒙古骑兵和将领,比我们哈萨克汗国的所有将士全部加起来,还要多了很多倍,现在却只有一个古禄格受到了重视,你想一想其他的人呢?”
杨吉儿听得心里一震。
这还真是不算不知道。
那么多的蒙古部落和蒙古汗国,全部都被大明朝廷给消灭了。
光是归顺大明朝廷的蒙古骑兵,估计至少也有上百万人了。
其中能打仗的将领肯定也不少。
结果大部分都变成了明朝大军的仆从军。
杨吉儿不解的问道:“父亲,他们把那么多的蒙古勇士当成仆从军,难道就不怕蒙古勇士们造反吗?”
额什木大汗:“关于明朝大军的情况,我们都已经听说过不少了。仆从军跟着他们也都能吃饱穿暖,并且还每个月都按时足额发银子。
虽然仆从军的饷银,要比正儿八经的明军将士的饷银少了一半,但是那样的待遇对于大部分将士来说已经是非常的好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杨吉儿:“父亲你说的对,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呵呵!”额什木大汗笑道:“那些家伙以为他们的计谋得逞了,问题是他们在想些什么,我怎么可能一点都察觉不到呢?帖木尔汗国你是知道吧?”
杨吉儿:“父亲的意思是说,我们像帖木尔汗国一样向着西南方向迁徙?”
额什木大汗点点头说道:“跟大明朝廷开战,我们确实没有什么胜算,但是其他地方的势力的话,那就不足为惧了。
并且向西南方向一路杀过去还有一个好处,那边可以直通大海,那么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万一以后明朝大军杀了过来,那我们也有更多的退路。”
杨吉儿:“父汗英明,那我们接下来什么时候开始出征?”
额什木大汗:“等那些家伙都跑远一点再说,反正现在的明朝大军暂时不会攻打我们。我们还有时间进行准备……”
杨吉儿这才知道额什木大汗,原来早就已经想好了退路。
那么杨吉儿就不用担心了。
父子俩统一了思想和目标之后。
额什木大汗和杨吉儿父子俩。
也开始踏上了迁徙之路……
……
敌人大规模的迁徙。
甚至还有人绕道跑去了莫卧尔王国。
这些事情自然瞒不过朝廷大军的耳目。
东厂和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
他们早就在蒙古人当中培养了一批人手。
然后趁着形势混乱的时候,混进了敌人的队伍里面去。
虽然东厂和锦衣卫安排的人,都只是普通牧民或骑兵的身份。
没有办法接触到比较隐秘或重要的消息。
但是对于敌军大规模的行动,他们自然是能够知道的。
所以就想办法把消息给传递了出来。
这一次出战的几位大将。
收到消息之后,并没有立刻行动。
敌人想跑来让他们跑吧!
等到敌人跑了之后,他们把地盘接收过来就行了。
所以不论是周文斌和卫时春,还是古禄格与曹变蛟。
对于敌人逃跑的事情就像是不知道一样,他们该干嘛就继续干嘛。
打算等到敌人的大部队都走了之后,他们再派出小股部队先去接收地盘,并想办法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随后大部队才会继续跟着过去。
敌退我军的战术要点,这些统兵大将自然都是知道的。
之前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随着敌人不断的撤退。
古禄格率领的蒙古兵团,已经向西推进到了比什凯克地区。
在那片地区有一条河流叫楚河,并且还有着不少矿产资源。
所以曹变蛟留在阿拉木图地区。
古禄格则是带着人来到了比什凯克。
明朝大军的将领都以为,敌人是想要跑去沙皇俄国那边。
可是没想到额什木大汗和杨吉儿等人,却带着庞大的队伍向西南方向而行。
古禄格与曹变蛟被搞得有点懵,敌人这是想要干嘛呀?
其他人要么跑去了沙皇俄国,要么跑去了莫卧尔王国。
额什木大汗和杨吉儿他们又要跑去哪里?
如果跑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朝大军有机会报仇了。
因为额什木大汗他们迁徙的路线,距离比什凯克地区不是特别远。
之前是他们追着敌人跑,被敌人用了各种手段,使得他们吃足了骨头。
这一回他们算出敌人的前进方向,那就可以提前出兵去拦截敌人了。
古禄格赶紧让人去通知曹变蛟。
他自己都是率领着一部分兵力顺着楚河航道而行。
准备把敌人给拦在流入咸海的锡尔河附近。
因为楚河的上游距离锡尔河并不远。
并且不一定要跟敌人正面交战。
这倒不是说他们打不过敌人,而是怕大规模的部队出现,从而让敌人提前有了警觉。
所以准备派小狗部队出去先搞清楚地形地貌与道路交通状况,然后把敌人曾经使用的手段,反过来用在敌人的身上。
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施其身。
古禄格的算盘打得很好。
曹变蛟收到消息之后,觉得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于是乎,曹变蛟也带着一部分兵力快速赶了过去……
……
曹变蛟与古禄格会师之后。
曹变蛟赶紧询问敌军的情况。
得知敌人的部队太过庞大,所以行进速度很慢。
古禄格派出去的侦察兵队伍,已经盯上了敌人的大部队。
曹变蛟在了解完了情况之后说道:“嘿嘿!敌人只怕做梦,都没想到他们也会有今天?
我们都用不着下毒那么卑鄙的招数,直接用没良心炮招呼他们就足够了。如果到处大毒的话,这以后反而是对我们有影响……”
古禄格:“曹将军英明,你这一次带来了多少火炮,炸药包够用吗?”
这个家伙之所以这么问。
原来是因为古禄格率领的蒙古兵团,配备的热武器和火炮数量非常少。
因为他们是骑兵嘛,讲究的是来去如风,快速出击。
所以就不适合带太多的重武器。
同时这也是对蒙古兵团的一种限制。
给了他们太多大杀器的话,哪一天他们生出了异心,那么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所以按照曹变蛟说了战术,那么蒙古兵团的没良心炮就不够用了。
曹变蛟说道:“你就放心吧,我这次带来了好几十名没良心炮,用来对付那些敌人足够了。我们就以百户或千户为作战单位,每个作战单位待一两门炮就行。
直接用敌人以前用的办法,利用地形合适的地方先把他们的困住,然后在高处用炮轰t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