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意外频发

躺在地上的人疼得龇牙咧嘴,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权衡利弊。免费看书搜索:找小说网

最终,他咬了咬牙道:“我…我知道一个接头地点,每次上头有新任务,都会在那里留消息。”

“说,接头地点在哪里?要是敢骗我,你知道后果的!”

徐晨光眼睛一亮,松开了手中那人的衣领道。

“在…在镇西废弃的老邮局,邮局后面的第三块砖头下面,每次都把信藏在那里。”

那人哆哆嗦嗦道。

徐晨光心中思索,看来得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张兴义,让他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

同时他也不准备放过这两个人,得把他们交给当地的公安,让官方介入调查。

拖着两人来到村部,徐晨光让人将两人捆起来,用村部的电话打到了镇上的派出所,说明情况后,对方立刻派人往村里赶了过来。

放下电话,徐晨光又打到了袁老师在的村子,等了半个多小时,袁老师的电话才回了过来。

“晨光,不好了!其他几个试点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稻叶开始枯黄,情况危急啊!”

电话那头,袁老师的声音听起来十分焦急。

徐晨光心中一沉,看来那些人己经开始对其他试点下手了。

“袁老师,我这边抓住了两个搞破坏的人,他们说还有其他同党会在天黑后继续去别的试点搞破坏,您赶紧通知其他试点加强防范,我把这边的情况处理一下,马上赶过去。”

徐晨光急忙道。

“好,我这就通知,晨光,你那边一定要小心啊!”

袁老师在电话那头应道。

挂了电话,徐晨光看着眼前这两个人,心中满是愤怒和忧虑。

他不知道这个背后势力还有多少手段,也不知道能不能及时阻止他们对新型稻种推广的破坏。

在当地公安赶来之前,徐晨光又跟张兴义通了个电话,把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对方,张兴义在电话那头表示会立刻安排人手去调查,让徐晨光先把这两人交给当地公安。

没过多久,公安就赶到了村里,将这两个破坏分子带走了。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后,徐晨光马不停蹄地朝着另一个出现问题的试点赶去。

一路上,他的心情格外沉重,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

当徐晨光和冯宝宝赶到袁老师所在的试点时己经是三天之后了,袁老师正带人在稻田里焦急的研究着出现问题的秧苗,徐晨光上前一看,情况和之前那个试点一样,稻叶枯黄,黑斑蔓延。

袁老师看到徐晨光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晨光,你那边怎么样?”

袁老师焦急地问道。

“袁老师,您先别着急,现在己经确定是有人在故意搞破坏,不想让我们将新型水稻研究出来,但知道了对方的打算,咱们就有应对的方向了,当务之急,是要找到解决这些稻种病症的办法,不能让他们得逞。”

徐晨光沉声道。

对于农业技术这方面,徐晨光懂得不多,跟着袁老师东奔西跑了好几天,却依然没能解决,见袁老师急的嘴上都起了泡,徐晨光只能再次求助系统爸爸。

一次百连抽之后,徐晨光顺利抽到了关于秧苗病症的相关资料,徐晨光闷着头在屋里研究了好几天,这才找了个机会跟着袁老师再次去了稻田里。

在徐晨光隐晦的提示下,专家们终于发现这种病症是由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剂引发的,这种药剂能够干扰稻种的正常生长代谢,导致稻叶出现黑斑并枯黄。

不过这种药剂非常罕见,市面上几乎见不到,显然是经过特殊调配的。

“这些人难道都不顾龙国百姓的死活了吗?”

找到病症之后,袁老师深深地叹了口气。

“袁老师,那些人为了达到目的根本不会在乎那么多,既然我们知道了病因,咱们就想办法对症下药,我觉得可以从改良土壤环境和研发针对性的解药入手。”

徐晨光安慰道。

“没错晨光,你这个思路很好,我立刻安排人去准备相关的材料和设备,争取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袁老师点头赞同道。

做好了决定,徐晨光便与袁老师兵分两路,徐晨光带领一部分专家依据他从系统获得的资料,全力研发针对性的解药。

袁老师则凭借自己在业内的影响力,迅速协调各方资源,筹备改良土壤所需的物资。

在闷热的临时实验室里,徐晨光和专家们日夜奋战。

他们反复试验不同的配方,仔细观察每一次实验的结果。

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刺鼻的化学试剂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一种看似有效的解药雏形终于出现了。

与此同时,袁老师那边也没闲着。

他联系了周边的农业物资供应商,紧急调配土壤改良剂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

在他的努力下,大批物资陆续运往各个受灾试点。

然而,就在他们满怀希望地准备对稻田进行救治时,意外再次发生了!

“袁老师,不好了!存放物资的仓库着火了,所有东西都烧光了!”

负责看守物资的工作人员突然打来电话,惊慌失措道。

袁老师如遭雷击,差点站立不稳。

“这帮混蛋,简首丧心病狂!”

袁老师愤怒地捶打着桌子。

“袁老师,先别气坏了身子。既然他们想阻止,咱们偏要成功。我再想想办法,一定还有其他途径能弄到这些物资。”

徐晨光强压怒火安慰道。

徐晨光迅速联系了当地农业部门,详细说明了情况,官方对此高度重视,立刻启动应急机制,从其他地区紧急调配物资支援。

而张兴义那边的调查也有了新进展。

他们顺着废弃邮局的线索,追踪到了一个境外组织的线索。

这个组织隐藏极深,成员之间采用极为隐蔽的联络方式。

但张兴义凭借着多年的刑侦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还是抓住了一些关键线索。

“这个组织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境外势力支持,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破坏新型稻种推广,可能还有更深远的阴谋。”

张兴义在电话里严肃地对徐晨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