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阴招

闻讯赶来的众人虽然愤怒,但也只能和徐晨光一起在试验田里检查起来。免费看书就搜:求书帮

忽然,徐晨光在一株作物的根茎旁发现了一小片布料,这布料的材质很特殊,不像是普通的衣物用料,质地粗糙且带有一些油渍。

徐晨光小心翼翼地将这片布料捡起,放进了口袋里。

“这一看就是某家工厂工作服上的布料。”

徐晨光暗自付道:“如果能查出这布料的来源,或许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那些破坏试验田的人!”

统计完受损情况后,徐晨光便让众人回去休息,他亲自带着冯宝宝在试验田旁值夜。

第二天,去公安所联系老战友的那位专家带着好消息回来了。

“晨光,我和我那战友说了情况,他答应会加强这一带的巡逻,而且会尽快安排警力调查昨晚的事。”

那位专家己经听说了昨晚的事,也被气的不轻,但还是拍着徐晨光的肩膀安慰道:“他们越疯狂,就说明我们的工作越重要!”

“您说的对!”

徐晨光重重点了点头道:“我们不会被这点困难打败的!”

化工厂这边,胡厂长得知昨晚的计划失败,在办公室里暴跳如雷。

“一群废物!连这么点事都办不好!”

胡厂长对着助手咆哮道。

助手低着头老老实实挨骂,大气都不敢出。

“再想办法,一定要阻止他们继续试验。”

过了好一会儿,胡厂长才稍稍冷静下来,不耐烦的对助手道。

“厂长,要不我们从他们团队内部下手?听说他们团队里有个叫张峰的最近家里好像出了点经济问题,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想想办法。”

助手小心翼翼道。

“你是说用钱收买他?这倒是个办法,你去查清楚他具体的情况,尽快和他接触,务必把他拉到我们这边。”

胡厂长三角眼精光一闪,捏着下巴道:“动作要快!”

助手领命而去,马上开始全力调查张峰的详细情况,在各种人脉关系的帮助下,很快就将一份详尽的资料摆在了胡厂长面前。

“厂长,这个张峰家里母亲病重,急需一大笔手术费,他虽然在科研团队,但工资不高,现在己经为钱急得焦头烂额了。”

助手一脸得意的向胡厂长汇报道。

“很好,你马上去联系他,就说我们愿意出他母亲手术所需的全部费用,甚至后续的疗养费也包了,只要他能给我们提供科研团队的情报,并且关键时刻帮我们破坏试验。”

胡厂长看着资料,嘴角勾起一抹阴笑。

在胡厂长准备出阴招的时候,徐晨光也没有闲着,他利用仅有的空闲时间,拿着那片布料在周边的工厂和布料市场西处打听。

然而几天下来,一无所获,但他没有气馁,依然一家一家地询问。

在值夜的晚上,徐晨光和冯宝宝坐在试验田旁,看着静谧的夜空。

“晨光,你要注意身体,这两天你都没怎么休息。”

冯宝宝把头靠在徐晨光肩膀上道。

“放心吧宝儿姐,我没事,说不定很快就有消息了。”

徐晨光笑道。

试验田的另一边简易搭建的临时宿舍中,张峰独眉头紧锁,地上己经散落了十几根长短不一的烟头。

最近家里不断传来母亲病情加重的消息,而自己却凑不到足够的钱给母亲做手术,这让他心中备受煎熬。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张峰打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男人站在门口。

“张峰先生你好,我想我们能帮你解决目前的困境。”

男人微笑道。

“你是谁?”

张峰一脸警惕道。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帮你。”

男人不紧不慢地走进房间,关上门,将胡厂长的意思说了出来。

张峰听完,脸色变得十分复杂。

母亲的救命钱确实是他现在急需的,但他匜很清楚自己所在科研团队的使命,背叛团队这种事,他从没想过。

“你想想,你母亲的生命危在旦夕,你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她离去吗?只要你答应,钱马上就能给你,而且他们就算试验成功了,对你又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呢?”

男人看出了他的犹豫,继续劝说道。

张峰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男人静静地坐在一旁,脸上带着胸有成竹的微笑。

张峰内心天人交战,每一步踱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良心之上。

一方面是对母亲的深深愧疚与担忧,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供他读书,如今生命垂危,他肯定不忍心让母亲继续受苦,另一方面,是他对科研团队的忠诚和对这个项目的希望。

这片试验田承载了太多,一旦他背叛,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我…我需要时间考虑。”

张峰艰难地开口,声音带着

一丝沙哑。

“张峰先生,时间可不等人,你母亲的病情随时可能恶化,我们的诚意很足,条件也很优厚,你好好想想吧,给你一天时间,明天这个时候我再来。”

男人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但还是耐着性子最后劝说了一句,便起身离开了。

第二天接班的人过来之后,徐晨光继续待着蹬着自行车去附近打听布料的来源。

折腾了快一天,准备回去的时候,徐晨光看到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布料加工厂,隐隐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在狭窄的厂房里回荡。

徐晨光径首走向门口的保卫干事,拿出了公安所开具的介绍信后,很顺利的见到了厂长,将布料递了过去。

“这种布料啊,我还真有点印象。”

厂长摸着下巴,思忖片刻道:“好像是有个厂子找我们帮忙生产了一批工作服布料,不过具体是哪家,我得查一下。”

徐晨光心中一喜,耐心地等待厂长查找记录。

不一会儿,厂长拿着一本破旧的账本走了出来。

“找到了,是一家叫宏达的机修厂,就在公社东边。”

厂长将账本递给徐晨光,上面确实写着宏达工厂的名字以及布料的定制数量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