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掉入粪坑(用餐时最好不看,影响食欲)

“团长家里人都有工作,这两年各自手里紧俏的票都找朋友和亲人换成了奶粉票。”陈邦华捏了捏两个小家伙的脸蛋,肉嘟嘟的,十分的嫩滑,手感真好。

“这事我也知道,南宫团长这两年到处找人换奶粉票。”李党国说道,有一次还是找他换来着。

“难怪这两年都没有经常看到南宫团长在食堂里打肉吃。”张嘎子憨厚一笑,随即说道。

“看来,养个孩子不容易。”王玉成感叹道,他也快要成婚了,但不是他喜欢的女孩,救人性命,人家却是恩将仇报,想要嫁给他。

接着又问道:“陈营长,你跟嫂子很熟?”

“嗯,南宫若辰、韩越城、我、还有思颖从小是一个大院长大的。”陈邦华知道这三人的人品不错,能说的他会解答一二。

“面好了,你们自己来厨房里端。”云思颖给每碗面放上佐料,还问道:“你们能吃辣的吗?能的话,我给你们放点油辣椒。”

“能的。”几人走进了厨房,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看着面条上放着的荷包蛋,几人直咽口水,实在是味道太香了。

除了那色泽金黄、外形圆润的荷包蛋之外,一搅拌,只见碗里还藏着一把柔软的勺子以及几棵水灵灵的小白菜。而那浓郁的大骨汤更是香气扑鼻,仿佛能勾出人的魂魄来。这一碗色香味俱佳的面条摆在眼前,让人忍不住垂涎三尺。

几人早已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大口地开始吸溜起面条来。那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条被吸入嘴中的瞬间,带着大骨汤的鲜美和荷包蛋的醇香,在味蕾间绽放开来。每一口都充满了满足感,让人欲罢不能。

不到三分钟的工夫,原本满满当当的一大碗面条便已经见了底,尽数进入了他们的肚子里,连一口汤都没有剩下。四人摸着吃饱的肚皮,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你们吃饱没有?没有的话,我在下面条,速度快得很。”云思颖看着几人问道,她都是按照南宫若辰的食量给他们煮的面条。

“嫂子,够了,我们都吃饱了,你煮的面条可真好吃。”张嘎子一脸的傻笑,脸上都是满足。

“也就煮熟能吃,多谢夸奖。”云思颖笑了,哪个做饭的人不希望吃饭的人夸赞自己的厨艺好,她也不例外。

吃完面条后,陈邦华主动去厨房刷洗锅碗,云思颖几人在客厅里看着两个孩子,时不时聊上几句。

隔壁的任政委家,王婶看着正在埋头吃饭的男人,说道:“没想到元团长的爱人是个心思深沉的。”

“就你把人往坏里想,我看严同志是个讲理的,那还不是孩子不听话,惹的祸事。”任政委客观的说道。

“我要把人往坏处想,怎么不把思颖往坏里想,就是你们这些男人眼瞎,好耐都看不出。”王婶翻了一个白眼,继续吃着碗里的饭菜,不想在与这个男人说话,她怕自己被气死。

“这件事的确是云同志受了委屈,但你要相信,以南宫若辰的脾气,他回来后知道这件事,元团长免不了又要被他邀请对练了。”任政委对南宫若辰还是了解的。

“再说,云同志也是一个有成算的,她自己就知道不能和那孩子计较,不然有理的她也会变成无理。”

“我就是不相信一个五岁的孩子能说出那样的话?”王婶子思索着说道。

对面的陈嫂子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叮嘱道:“你们最好不要和对面的元家宝玩,知道了吗?”

“妈妈,我知道了,他是一个坏孩子,不和他玩。”钱三宝说道,他的两个姐姐也连连点头。

这边云思颖的精神力已经看到元嘉宝去了厕所,他们家的是旱厕,就是一个深坑,上面铺着几根木头,能看到粪坑里的排泄物和一些白色的虫子。

看着元嘉宝的裤子褪到膝盖处,她从空间里拿出一小串能放十秒的鞭炮点燃,使用精神力,借助空间,把鞭炮丢在厕所的木头上。

“噼里啪啦”的声音在隔壁响起,正在上大号的元家宝被身后鞭炮的响声,吓得他提起裤子站起来,大声嚎啕,感到鞭炮就在他的脚边炸响。他惊慌地跳了起来,脚下一滑,一个仰倒,“啊……”然后就是“扑通”一声,整个人都掉进粪坑里。

“爸,妈,救命啊!我掉进粪坑里了,你们再不来,我就要死了。”

云思颖的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她使用精神力把已经全身淹没在粪坑里的元家宝托了起来,让他的整个头部都浮出粪水,他才有哭出声音的机会。

本来还和严敏亲香的元光国听到儿子凄厉和恐慌的哭声、求救声,两人之间暧昧的氛围瞬间烟消云散。快速整理好身上的衣服,就往厕所跑。

“家宝,妈妈和爸爸来了,你别怕。”严敏的脸上都是惊慌,这个孩子可是她的心头宝,也是她在元家立足的根本,她不能失去孩子。

几人听到鞭炮声,孩子的嚎啕声,纷纷看向声源处。张嘎子抱起轩轩,李党国抱起墨墨,就往外跑,王玉成、云思颖和陈邦华随后,都站在院墙边看向元光国家。

周围其他的人家听到声音,都兴奋地往这边跑来,因为现在厕所里响起了元嘉宝惊天地,泣鬼神的哭声,话语内容也很炸裂,他们都想一睹这声音主人的风采。

“这声音好像是从元团长家的院子里传出来的?”

“这声音怎么有点像那个元家宝的?”

“就是那孩子,好端端的怎么掉到了厕所里?”

“不知道,不过,我刚刚好像听到了鞭炮声,好像也是从元团长家里院子里传出来的。”

“那孩子不会是在厕所里,一边上厕所,一边玩鞭炮,把自己弄掉进厕所了吧!”

“咱们还是站远一点,他家的院子里肯定臭气熏天。”

现在刚好是午休时间,很多大人孩子都在家,听到声音,都纷纷走出家门,向这边跑来。这么多人出动,也引起隔壁人的关注,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整个家属院,只要是在家里的人,基本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