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七星肥熊

第239章 大王替我做主啊

  长安。

  秦王府。

  “大王,你可得为我做主啊!”

  曹泥哭丧着脸,一脸哀求着。他的身旁,大将长孙稚则显得有些尴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李爽看着曹泥,笑道:

  “你当初将斛拔俄弥突骗出了统万城,当上了夏州刺史,如今被宇文洛生骗了,赶了出来,只能怪你自己没本事!”

  曹泥听了,抹了抹自己的眼泪。

  听李爽如此说,曹泥有些委屈,道:

  “大王这话不错,夏州刺史是我花大价钱买的,今儿栽了,我也认了。不过我不服的是,他宇文洛生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仗了尔朱荣的势罢了。还有那个贺拔岳,来了关中,也不来长安城拜访大王,真就去了秦州,一点礼仪都没有!”

  李爽白了一眼曹泥,道:

  “你小子的部曲、亲族呢?”

  “还在夏州,宇文洛生骗了我,可也不敢拿我的部曲如何。”

  “行了,我封你为西安州刺史,你先将你的部曲安置在那边吧!”

  曹泥听了,一喜,拱手道:

  “多谢大王!”

  随后,曹泥不禁提醒道:

  “大王,我这次吃了大亏,主要还不在宇文洛生,他那个弟弟宇文黑獭才是个狠人,大王一定要小心啊!”

  曹泥心思灵动,看人的本事也不错。

  李爽勾了勾手,曹泥一见,笑嘻嘻的走了过来。

  “大王,有何吩咐?”

  “去了西安州之后,不要太出头了,如今贺拔岳、侯莫陈悦都在秦州,他们若是要攻打灵州的宿勤明达,你可以多花些心思。”

  曹泥眸子一转,便已然明白了李爽是何意,可他有些担心。

  “大王,我麾下的部曲兵力占不了优势,打恐怕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无妨,你可以与原州的纥豆陵歩蕃还有朔州的斛律金多多亲近。”

  曹泥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意。

  “我明白了!”

  曹泥说完,又在原地待了片刻,开口道:

  “大王,有一件事情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看曹泥这么吞吞吐吐的样子,李爽挥了挥手。

  “有屁就放!”

  曹泥拱手道:

  “大王,你看啊,我既非大王的旧将,也不是行台府的属臣,我如今什么身份都没有,但我有一颗效忠大王的心啊!”

  李爽一愣,问道:

  “何意?”

  “我麾下部曲多为胡人,逐水草而居,风俗与关中之人迥异,又与关中府军不同,要效忠大王,总得有个名号啊!”

  李爽听明白了,这小子是来要编制了。

  “这样吧,我在秦王府下设羁縻府,任你为都督,如何?”

  “臣多谢大王!臣愿将每年部落所获两成,进献给大王!”

  “就如此吧!”

  曹泥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长孙稚率着离石、吐京两镇的士兵驰援夏州,打退了宿勤明达,与曹泥这个夏州刺史也是有所交往的。

  可今日的曹泥与往日那精明果决的形象大有不同,让长孙稚心中直摇头。

  哪有人这么上赶子当狗腿子的!

  曹泥走后,李爽看向了一直不曾发言的长孙稚。

  长孙稚与曹泥不同,他是北魏的名将,年轻时就跟随北魏孝文帝南征了。

  可谓老资格。

  “如今六镇已平,将军有何打算,可愿东归?”

  长孙稚其实心中也没底,元颢与元子攸隔着黄河对峙着,他此刻若是回洛阳,必然是麻烦缠身。

  像是他这样的老臣,若是站错了队,可没有好下场。

  李爽的话,长孙稚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却听他道:

  “若如此,老将军不妨先留在长安,待得时局平稳,再行决定,如何?”

  “末将多谢大王体恤!”

  ……

  长孙府。

  长孙稚的二儿子长孙裕如今便在秦王府中当参军,在长安有着自己的府邸。

  长孙稚离开秦王府后,便到了自己的二儿子府上。

  长孙裕早已经得了信,做好了准备,带着家人在府外等候着。

  “祖父!”

  长孙稚的孙儿长孙兕十来岁,长得很壮,一见到长孙稚,便抱了上来。

  长孙稚搂着自己的孙儿,满脸笑意。

  “多年不见,兕儿都长这么大了,再过几年,便可以上战场杀敌了!”

  武勋之家,从军为将便是最大的期许。

  “祖父莫要小瞧人,我也可以成为苏秦、张仪那般雄辩之士!”

  长孙稚一愣,他们家从来都是拿刀砍人的,如今倒是出了一个想要说死人的。

  “那祖父等着你成为苏秦、张仪那般雄辩之士!”

  长孙裕站在一旁,拱手道:

  “阿父!”

  长孙稚点了点头,相比孙子,和自己的儿子倒是没有这么热络。

  长孙裕带着府中女眷行礼完毕,按照长孙稚的要求,将他带到了书房。

  “阿父,你有何打算,真的要回洛阳么?”

  长孙稚摇了摇头,叹息道:

  “这洛阳还是原来的那个洛阳么?”

  长孙稚心中不舍,可其实也明白,如今的洛阳早已经变了。

  君不见,皇帝都有两个,还都是傀儡,如他那样的大臣,再回去又能如何?

  长孙裕听完之后,心中一喜。

  “如此,阿父可愿待在长安?”

  长孙稚有些奇怪,看向了自己的二儿子,道:

  “你好像挺担心我回洛阳的,怎么,担心我误了你的前程?”

  “儿不敢!”

  长孙裕拱手道:

  “大哥如今在河东为将,三弟在行台府中为司吏,我又在秦王府中为参军,若是阿父真的回了洛阳,一旦有所变故,我等心中何安?”

  长孙稚一笑。

  “这不还是担心我误了你们的前程么?”

  “儿不敢!”

  长孙稚挥了挥手,道:

  “行了,我都知道了,我们长孙家是被大野爽给绑上了他的贼船了。”

  见长孙裕有所不安,长孙稚挥了挥袖子,心中有些烦躁。

  “你知道秦王要设羁縻府么?”

  “儿知道,大王早前已然和儿子讨论过。”

  长孙稚点了点头。

  “看看吧!”

  “阿父何意?”

  “秦王能够摆得平关中的汉人和我们这样的人家在意料之内,他若是能摆得平关中之外的北人、蛮夷,老夫才真的服他!”

  ……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