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七星肥熊

第242章 好兄弟,不相负

  秦州。

  贺拔岳带着自己的部曲和尔朱荣给他的六镇兵,在略阳城中成功见到了如今身为秦州刺史的侯莫陈悦。

  侯莫陈悦热情的招待了贺拔岳,不仅是因为两人的旧谊,更因为贺拔岳带来的镇兵中,也有他的一份。

  尔朱荣担心仅凭侯莫陈悦的六百部曲,难以震慑陇西等地的汉胡之众,趁着贺拔岳上任灵州刺史的时机,让贺拔岳带着兵马给侯莫陈悦增兵。

  酒宴之上,侯莫陈悦举杯,拱手道:

  “阿斗泥,我可是为你提着一口气,你带着自己的部众,就这么进入了关中,也不去长安打声招呼,我还真怕大野爽会中途将你的部众拦了下来。”

  听了侯莫陈悦这话,贺拔岳心里忍不住吐槽。

  我tm都是因为谁啊!

  贺拔岳其实心里也不想要与李爽将关系搞得这么僵,可没有办法,上次侯莫陈悦在长安待了月余,让尔朱荣勃然大怒。贺拔岳此次带着重兵前来,可不想要犯了尔朱荣的忌讳。

  “天柱大将军给的期限就那么几日,军情紧急,我若是去了长安,耽误了时日,恐怕有负朝廷所托啊!”

  贺拔岳的话回答的很是官方。

  侯莫陈悦听了,不以为意,只是道:

  “我们这几个受了天柱大将军恩典,担任刺史的外将,就属你的这个灵州刺史最不好当。宿勤明达如今占据着灵州,手下甚众,你打算如何拿下灵州?”

  贺拔岳来此之时,已然想好了对策。

  “贼虏甚众,然不善兵战,我打算选拔三千精锐,备好战马,攻打灵州。若宿勤明达轻敌而出,可一战而擒之。”

  侯莫陈悦点了点头,心里已然有了算计。贺拔岳这次带了六千多人来,带走三千,那就还留下了三千多给自己。

  “阿斗泥放心,我等俱为天柱大将军麾下,自当同舟共济,有什么要我做的尽管开口。”

  “正有一事,此去灵州,重在马力,我想问兄要五千匹马,如何?”

  五千匹马这绝对是个大数目,可侯莫陈悦还是答应了。

  一来侯莫陈悦碍于情谊,二来尔朱荣也来信了,让他帮贺拔岳拿下灵州。

  “秦州不缺马,这五千匹马我这就让人划给你!”

  贺拔岳听闻,心中一喜,这次拿下灵州已然有指望了。

  贺拔岳举杯,感谢侯莫陈悦。两人举杯对饮,喝完,贺拔岳放下了酒杯,开口道:

  “我在水洛城时,收到了宇文洛生给我的一封信。”

  侯莫陈悦有些奇怪,这种私人信件,一般当事人不会公开说的。

  贺拔岳察觉到了侯莫陈悦的意思,却开口道:

  “宇文洛生在信中忧虑,统万城周围情势复杂,没有援助。如今兄担任秦州刺史,我担任了灵州刺史,他为夏州刺史,我们三人处于边陲,当守望相助啊!”

  “这个自然!”

  侯莫陈悦想也没有想,顺口就说了出来。可看着贺拔岳,对方却似有深意,有些话没说出来。

  “此间无他人,阿斗泥不妨说出来?”

  “我等领天柱大将军之命,镇守一方,若是不相互扶持,恐早晚会被大野爽各个击破啊!”

  侯莫陈悦听了这话,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话有些远了吧!天柱大将军与大野爽乃是兄弟,天柱大将军在,大野爽敢对我们动手?”

  贺拔岳没有回答,只是道:

  “便不是大野爽,这秦、夏、灵三州也是群雄环伺,不可不虑啊!远的不说,梁州的羌氐、青海的吐谷浑,还有草原上那些铁勒部众,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贺拔岳这么一说,侯莫陈悦心中也生出了一股担忧。

  “如此说来,梁州的杨法琛和吐谷浑的新王呵罗真是有些异样。”

  贺拔岳也不清楚侯莫陈悦说的异样为何,见侯莫陈悦已然意动,开口道:

  “如此,侯莫陈氏可愿与贺拔、宇文两家共同进退?”

  “我等乃兄弟,不相负也!”

  ——

  长安。

  萧赞躺在病榻之上,面容有些苍白。

  李爽走进了屋子之中,萧赞见他来,想要起身,却被李爽安抚住了。

  “陛下不必如此!”

  萧赞听了陛下这两个字,脸上舒缓了许多。

  “大王,朕这病时好时坏的,也不知道哪一日便见不到大王了。有句话,朕心中已藏了许久,今日想要说与大王听。”

  “什么话?”

  “大王要小心萧衍!”

  这一句话说出来,李爽有些发愣。

  他初时以为萧赞乃是因为和萧衍的个人恩怨才如此,可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李爽心中有些震动。

  “朕在这萧衍逆贼身边多年,深知其为人。他并不担心一城一地的得失,最为在意的乃是道统!”

  “道统?”

  萧赞点了点头。

  “五胡乱华,声势显赫,可不过是转瞬兴亡,不值一晒,为何?其道统不在!”

  道统,听上去像是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可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一个国家。

  “宋、齐、梁,乃至之前的晋,都有道统加身,天命所护,北方胡人兵势虽强,却难以与之正面相对。强如苻坚,在淝水也是一战而崩。可如今的魏国不同,自元宏始,已然树立了道统。萧衍心中,安得不惧?”

  李爽算是听明白了。

  南朝所谓道统,乃是从汉——曹魏——晋这条传承脉络之上一路继承而来的。相反,北朝的魏也说是继承自西晋,可却没有那么让人信服了。

  “如你所说,萧衍为何还要出兵帮元颢复国?”

  萧赞一笑,冷然道:

  “河阴之地死了两千公卿,剩下的那些还支持元宏改革的老臣如今可大多在洛阳,位于元颢的麾下啊!”

  李爽听完,心中一寒,身上泛起了一股冷意。

  “萧衍可不在乎什么洛阳,他清楚便是帮元颢拿下了洛阳,也控制不了魏国。可若是尔朱荣再次南下,带着那些北人赢了,魏国的道统便塌了,北方将会大乱,乃至再度分裂。”

  萧赞缓缓说完,看向了李爽,提醒道:

  “大王别忘了,你可是从洛阳也带了大量的典籍回长安,存续了这份道统啊!”

  李爽眉目一挑,陷入了沉思之中。

  ……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