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岛运河岛
第126章 大胆猜想
小
大
莫问又问了个问题:“如何评价《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中的反派主角黑巫师盖勒特·格林德沃?”
运河岛答:“太长不看:
格林德沃试图将邓布利多拉回改变世界这个两人昔日的共同理想上,为此策划了用麒麟选举这项安排,并进行了一场在他看来属于他和邓布利多两个人之间的游戏。这个拉回邓布利多的希望被邓布利多亲手覆灭,格林德沃最后满盘皆输。
正文:
在很多人看来,这部电影里格林德沃的人设崩塌了。我在看电影之前看了大量的剧透和影评,当时也有这样想过,后来带着问题仔细看过电影之后,有了不同的看法。
格林德沃参加竞选,竞选使用麒麟选人,以及格林德沃整个过程里对于主角团的应对可以说是影片中被广泛吐槽不合理和人设崩塌的三个地方了。
怎么会同时有三个这么奇怪的地方呢?我有个大胆的猜想,可以同时解释这三点:
格林德沃策划了用麒麟选举,并且以此谋划,试图将邓布利多拉回改变世界这个两人昔日的共同理想上。整场大选中正反两方的斗智斗勇在格林德沃眼中都只是他和邓布利多之间的一个游戏。
使用麒麟这事情其实应该是格林德沃推动的。现任领导(沃格尔)也就是选举的主持人似乎是德国的,而且从他的动作和行为来看,我觉得他偏向于支持格林德沃或者最起码不反对他。应该就是格林德沃说服了沃格尔使用麒麟。
麒麟选举发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格林德沃想进行竞选,而这个国际巫师邦联领导人的选举如果不用麒麟,胜者只会是桑托斯。影片中从前到后但凡有和选举相关的场景出现,如果支持者们大声喊名字,喊的几乎全都是桑托斯。好像后期有格林德沃,但是其余的时候喊的全都是桑托斯。
至于格林德沃为什么会去参加竞选还提出使用麒麟?我有一个比较大胆的猜测:
格林德沃想强行把邓布利多绑上改变世界的这辆战车。
格林德沃完全有其他办法不让桑托斯上台。但是麒麟竞选却有两个不易替代的好处。
第1个好处就是如果他能选上,他对巫师界的领导会更名正言顺一些,很多事情会好办许多。
第2个好处就是,如果利用了麒麟他却有没有胜选,那就证明他的计划失败了,然而能阻止他计划的只会是邓布利多。邓布利多阻止他的计划,也就意味着他很可能会出现在大选地点,这就会导致真正的麒麟向邓布利多鞠躬,因为麒麟最看重的两个品质(善心和能力)综合起来最强的就是邓布利多。这个结果会使邓布利多成为国际巫师邦联领导人从而使他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改变巫师界,这会将邓布利多拉回两人的共同理想,即使两人对如何去改变的看法不同。
格林德沃依然是有把邓布利多重新带回‘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一曾经的共同理想的心思的。
在格林德沃看来,只要他说服沃格尔同意让自己参加选举并且使用麒麟来选择候选人,自己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因为后续结果只会是他或者邓布利多当选,而两种结果都是好的。
麒麟选举这一点定下来之后,大事就已经办妥了,剩余的部分在格林德沃心里可能就只是一个他和邓布利多之间的游戏了。谁赢了谁当选,两个人谁当选都不错。抱着这种游戏心态,格林德沃后面应对真假箱子,面对卧底的卡玛,包括最后假麒麟被揭穿时,他都没有特别的投入和认真。
这想法确实比较大胆,但我觉得从很多蛛丝马迹来看,格林德沃有很大的可能性真是这么想的。
格林德沃向来都在重要的事情上亲力亲为的,比如第一部寻找默默然和第二部蛊惑克雷登斯和奎妮,然而这次连抓捕麒麟都只派出了手下。如果麒麟是他亲自抓的,估计会三个全包,后面邓布利多一方根本没机会翻盘了。
之后面对卡玛登门投靠,他和卡玛聊了两句,又问了一下奎妮,在奎妮说出卡玛因为妹妹的死而恨他的时候,他的做法也只是抽取了卡玛的记忆之后任由他加入,并没有其他的措施。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游戏,而卡玛作为这个他和邓布利多之间的游戏载体,付出了记忆被抽取的代价。
至于他手下出现叛变产生的这种用人上的人设崩塌,我觉得其实也没崩。这件谋划的主要环节就是确保自己能参选同时麒麟被用来选择下一任领导者,这是他自己办妥的。剩余部分双方的斗智斗勇只是他和邓布利多之间的游戏。在游戏环节中使用很可能已经背叛了的手下大概只是身为黑魔王的旁观人心的高傲心理和一点在刀尖上行走的小趣味。
而最后主角团指出格林德沃的麒麟为假,同时拿出真麒麟的时候,格林德沃的整个应对就不像是很在意这个结果时该有的应对,更像是愿赌服输。如果他真的觉得自己的计划成功十分重要,他完全可以换一种应对,比如巧舌如簧颠倒黑白。
格林德沃完全可以直接顺着主角团的话说自己不需要麒麟证明也可以胜选,之后顺势收起麒麟开始演讲。演讲主要参照第二部就可以,讲起巫师的伟大,巫师遭受的压迫,讲保密法的不合理,讲自己对巫师们的自由的追求,然后话锋一转提到自己因为追随自由真理和爱而屡屡遭到打压,像第二部一样煽动一下。此时大多数人因为刚刚已经选了他是不会轻易改变选择的,所以格林德沃的胜面很大。而且这时候假麒麟被收起来了,别人就没法证明它是假的了,所以真麒麟来了也没大用了,许多人甚至可能会因为格林德沃的演讲而觉得主角团有阴谋从而认为真麒麟是假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格林德沃被主角团揭穿时的情绪。被揭穿之后,他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很生气,只是有些恼火,只是有一种‘哦,我好像输了’的表情,并没有那种‘我的大业失败了’的表情。
另外,从影片叙事的顺序来看,影片一开场不是麒麟的剧情,而是格林德沃和邓布利多见面的剧情。
在这个时候,格林德沃还是有试图说服邓布利多的倾向的。当邓布利多说两人就此放过彼此的时候,格林德沃是非常拒绝的,这从他的神态和动作以及后来说的那些话都能看出来。
谈到最后发现谈不拢,格林德沃生气之下说了句,‘有没有你,我都会烧掉他们的世界。’这里他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他自己肯定继续会向着‘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个理想的方向前进的。
两人餐厅面谈剧情之后才是有关麒麟的一大段剧情。
从时间顺序或者说叙事顺序来看,可以合理推测麒麟选举这件事可能是格林德沃在发现自己和邓布利多谈不拢了之后,想强行把邓布利多绑上战车,从这一点出发又综合考虑了其他因素,便有了后续发展。
另外从格林德沃的衣着也能看出一二。主要是看领带,因为他的衣服基本都是西装,没太多特色。领带很明显,他在影片开头去见邓布利多的时候系的那条领带是碎花领带,这种图案正好就是血盟场景中年轻的格林德沃衣服上的图案。这条领带不但代表着两人的感情,还代表着‘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个当初的共同理想。
格林德沃其实在心里还是把那次餐厅见面当成约会去看待的。
后来他去选举的时候,也是这条领带。这场选举在格林德沃的眼里只可能有两个主角:他和邓布利多。
我一开始怀疑过他是不是只有一条领带,但并不是。他有些时候出场是不用这条领带的,他应该至少还用过两条别的样式的领带。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当麒麟向邓布利多鞠躬的时候,他完全没有生气的表情。他的表情更像是愿赌服输,甘愿接受的表情,大概就是‘那就你来当吧,这样也行。’
如果当时邓布利多接受了麒麟的鞠躬和这个领导人的位置,格林德沃可能说上两句话之后就带着手下离开了,估计也不会理会克雷登斯而直接把他留在原地了,根本就不会发生后续的大战情节。
格林德沃真正开始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是在看到邓布利多拒绝这个领导人的位置之后。麒麟随后选择了桑托斯,格林德沃的表情立刻就变了。
他之前所有的苦心和谋划都因为邓布利多的这一番推辞而土崩瓦解了。
那个昔日愿意和他一起追求共同理想的人,不但和他在理念上分道扬镳而不愿站在一起,就连接手一个已经属于他的领导位置来改变世界都不愿意,对于权力完全是退避的态度了。
这种退避比仅仅是对于改变世界的做法持不同观点要严重多了。
发现了这一点的格林德沃大概体会到了强烈的不解,失望,痛苦,和背叛。这些情绪夹杂在一起使他怒火中烧,进而对克雷登斯施咒。之后才有了三方咒语碰撞,血盟破碎,还有他最后和邓布利多的激战。
格林德沃的计划一开始就存在这样一个风险,一旦邓布利多赢得游戏并且拒绝当选,他就会满盘皆输。以他的智慧不会不知道,他大概在心里依然抱有某种期待,愿意相信邓布利多依然是有改变这个世界的想法的。
哪怕具体做法截然不同,只要邓布利多出手改变世界,两人当初的共同理想的一部分就依然还活着。
也许他以后就可以通过说服或者用其他方法把邓布利多重新拉回自己这一侧
可惜,这种期待被邓布利多亲手破灭了。
这个两人当初的共同理想在邓布利多这一侧基本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也许他会在身为教授时对学生做一些引导,但也仅止于此了。
后面的剧情对格林德沃来说就更诛心了。血盟居然在咒语碰撞中碎了,他当时已经完全失态了。
一切都输了。
两人之间最后仅有的一点联系也没有了。”
运河岛答:“太长不看:
格林德沃试图将邓布利多拉回改变世界这个两人昔日的共同理想上,为此策划了用麒麟选举这项安排,并进行了一场在他看来属于他和邓布利多两个人之间的游戏。这个拉回邓布利多的希望被邓布利多亲手覆灭,格林德沃最后满盘皆输。
正文:
在很多人看来,这部电影里格林德沃的人设崩塌了。我在看电影之前看了大量的剧透和影评,当时也有这样想过,后来带着问题仔细看过电影之后,有了不同的看法。
格林德沃参加竞选,竞选使用麒麟选人,以及格林德沃整个过程里对于主角团的应对可以说是影片中被广泛吐槽不合理和人设崩塌的三个地方了。
怎么会同时有三个这么奇怪的地方呢?我有个大胆的猜想,可以同时解释这三点:
格林德沃策划了用麒麟选举,并且以此谋划,试图将邓布利多拉回改变世界这个两人昔日的共同理想上。整场大选中正反两方的斗智斗勇在格林德沃眼中都只是他和邓布利多之间的一个游戏。
使用麒麟这事情其实应该是格林德沃推动的。现任领导(沃格尔)也就是选举的主持人似乎是德国的,而且从他的动作和行为来看,我觉得他偏向于支持格林德沃或者最起码不反对他。应该就是格林德沃说服了沃格尔使用麒麟。
麒麟选举发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格林德沃想进行竞选,而这个国际巫师邦联领导人的选举如果不用麒麟,胜者只会是桑托斯。影片中从前到后但凡有和选举相关的场景出现,如果支持者们大声喊名字,喊的几乎全都是桑托斯。好像后期有格林德沃,但是其余的时候喊的全都是桑托斯。
至于格林德沃为什么会去参加竞选还提出使用麒麟?我有一个比较大胆的猜测:
格林德沃想强行把邓布利多绑上改变世界的这辆战车。
格林德沃完全有其他办法不让桑托斯上台。但是麒麟竞选却有两个不易替代的好处。
第1个好处就是如果他能选上,他对巫师界的领导会更名正言顺一些,很多事情会好办许多。
第2个好处就是,如果利用了麒麟他却有没有胜选,那就证明他的计划失败了,然而能阻止他计划的只会是邓布利多。邓布利多阻止他的计划,也就意味着他很可能会出现在大选地点,这就会导致真正的麒麟向邓布利多鞠躬,因为麒麟最看重的两个品质(善心和能力)综合起来最强的就是邓布利多。这个结果会使邓布利多成为国际巫师邦联领导人从而使他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改变巫师界,这会将邓布利多拉回两人的共同理想,即使两人对如何去改变的看法不同。
格林德沃依然是有把邓布利多重新带回‘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一曾经的共同理想的心思的。
在格林德沃看来,只要他说服沃格尔同意让自己参加选举并且使用麒麟来选择候选人,自己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因为后续结果只会是他或者邓布利多当选,而两种结果都是好的。
麒麟选举这一点定下来之后,大事就已经办妥了,剩余的部分在格林德沃心里可能就只是一个他和邓布利多之间的游戏了。谁赢了谁当选,两个人谁当选都不错。抱着这种游戏心态,格林德沃后面应对真假箱子,面对卧底的卡玛,包括最后假麒麟被揭穿时,他都没有特别的投入和认真。
这想法确实比较大胆,但我觉得从很多蛛丝马迹来看,格林德沃有很大的可能性真是这么想的。
格林德沃向来都在重要的事情上亲力亲为的,比如第一部寻找默默然和第二部蛊惑克雷登斯和奎妮,然而这次连抓捕麒麟都只派出了手下。如果麒麟是他亲自抓的,估计会三个全包,后面邓布利多一方根本没机会翻盘了。
之后面对卡玛登门投靠,他和卡玛聊了两句,又问了一下奎妮,在奎妮说出卡玛因为妹妹的死而恨他的时候,他的做法也只是抽取了卡玛的记忆之后任由他加入,并没有其他的措施。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游戏,而卡玛作为这个他和邓布利多之间的游戏载体,付出了记忆被抽取的代价。
至于他手下出现叛变产生的这种用人上的人设崩塌,我觉得其实也没崩。这件谋划的主要环节就是确保自己能参选同时麒麟被用来选择下一任领导者,这是他自己办妥的。剩余部分双方的斗智斗勇只是他和邓布利多之间的游戏。在游戏环节中使用很可能已经背叛了的手下大概只是身为黑魔王的旁观人心的高傲心理和一点在刀尖上行走的小趣味。
而最后主角团指出格林德沃的麒麟为假,同时拿出真麒麟的时候,格林德沃的整个应对就不像是很在意这个结果时该有的应对,更像是愿赌服输。如果他真的觉得自己的计划成功十分重要,他完全可以换一种应对,比如巧舌如簧颠倒黑白。
格林德沃完全可以直接顺着主角团的话说自己不需要麒麟证明也可以胜选,之后顺势收起麒麟开始演讲。演讲主要参照第二部就可以,讲起巫师的伟大,巫师遭受的压迫,讲保密法的不合理,讲自己对巫师们的自由的追求,然后话锋一转提到自己因为追随自由真理和爱而屡屡遭到打压,像第二部一样煽动一下。此时大多数人因为刚刚已经选了他是不会轻易改变选择的,所以格林德沃的胜面很大。而且这时候假麒麟被收起来了,别人就没法证明它是假的了,所以真麒麟来了也没大用了,许多人甚至可能会因为格林德沃的演讲而觉得主角团有阴谋从而认为真麒麟是假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格林德沃被主角团揭穿时的情绪。被揭穿之后,他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很生气,只是有些恼火,只是有一种‘哦,我好像输了’的表情,并没有那种‘我的大业失败了’的表情。
另外,从影片叙事的顺序来看,影片一开场不是麒麟的剧情,而是格林德沃和邓布利多见面的剧情。
在这个时候,格林德沃还是有试图说服邓布利多的倾向的。当邓布利多说两人就此放过彼此的时候,格林德沃是非常拒绝的,这从他的神态和动作以及后来说的那些话都能看出来。
谈到最后发现谈不拢,格林德沃生气之下说了句,‘有没有你,我都会烧掉他们的世界。’这里他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他自己肯定继续会向着‘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个理想的方向前进的。
两人餐厅面谈剧情之后才是有关麒麟的一大段剧情。
从时间顺序或者说叙事顺序来看,可以合理推测麒麟选举这件事可能是格林德沃在发现自己和邓布利多谈不拢了之后,想强行把邓布利多绑上战车,从这一点出发又综合考虑了其他因素,便有了后续发展。
另外从格林德沃的衣着也能看出一二。主要是看领带,因为他的衣服基本都是西装,没太多特色。领带很明显,他在影片开头去见邓布利多的时候系的那条领带是碎花领带,这种图案正好就是血盟场景中年轻的格林德沃衣服上的图案。这条领带不但代表着两人的感情,还代表着‘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个当初的共同理想。
格林德沃其实在心里还是把那次餐厅见面当成约会去看待的。
后来他去选举的时候,也是这条领带。这场选举在格林德沃的眼里只可能有两个主角:他和邓布利多。
我一开始怀疑过他是不是只有一条领带,但并不是。他有些时候出场是不用这条领带的,他应该至少还用过两条别的样式的领带。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当麒麟向邓布利多鞠躬的时候,他完全没有生气的表情。他的表情更像是愿赌服输,甘愿接受的表情,大概就是‘那就你来当吧,这样也行。’
如果当时邓布利多接受了麒麟的鞠躬和这个领导人的位置,格林德沃可能说上两句话之后就带着手下离开了,估计也不会理会克雷登斯而直接把他留在原地了,根本就不会发生后续的大战情节。
格林德沃真正开始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是在看到邓布利多拒绝这个领导人的位置之后。麒麟随后选择了桑托斯,格林德沃的表情立刻就变了。
他之前所有的苦心和谋划都因为邓布利多的这一番推辞而土崩瓦解了。
那个昔日愿意和他一起追求共同理想的人,不但和他在理念上分道扬镳而不愿站在一起,就连接手一个已经属于他的领导位置来改变世界都不愿意,对于权力完全是退避的态度了。
这种退避比仅仅是对于改变世界的做法持不同观点要严重多了。
发现了这一点的格林德沃大概体会到了强烈的不解,失望,痛苦,和背叛。这些情绪夹杂在一起使他怒火中烧,进而对克雷登斯施咒。之后才有了三方咒语碰撞,血盟破碎,还有他最后和邓布利多的激战。
格林德沃的计划一开始就存在这样一个风险,一旦邓布利多赢得游戏并且拒绝当选,他就会满盘皆输。以他的智慧不会不知道,他大概在心里依然抱有某种期待,愿意相信邓布利多依然是有改变这个世界的想法的。
哪怕具体做法截然不同,只要邓布利多出手改变世界,两人当初的共同理想的一部分就依然还活着。
也许他以后就可以通过说服或者用其他方法把邓布利多重新拉回自己这一侧
可惜,这种期待被邓布利多亲手破灭了。
这个两人当初的共同理想在邓布利多这一侧基本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也许他会在身为教授时对学生做一些引导,但也仅止于此了。
后面的剧情对格林德沃来说就更诛心了。血盟居然在咒语碰撞中碎了,他当时已经完全失态了。
一切都输了。
两人之间最后仅有的一点联系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