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明月几时有

    面对所有人的质疑,叶云很是果决的就下了一纸战书。

    你不是很能写吗?那咱们就来比较比较,你张口闭口的就是我不配写出这样的词,那你直接拿出你最好的作品,我拿比你更好的作品,这样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罗立本的超博内,此刻无数支持罗立本的人也是开口道。

    “罗教授我们支持你,那叶云就是个剽窃者,你好好教训教训他,让他知道你的厉害。”

    “罗教授加油,打败叶云,一个戏子而已,他难道还能跟你相比?”

    “那叶云也就是死鸭子嘴硬而已,青玉案.元夕都是剽窃罗教授您的,他怎么可能还能写出一首中秋名篇?”

    此刻,在看到叶云回复后的罗立本当即是一阵冷笑。

    中秋名篇,他的确是写不出来,可叶云就能写出来了?他才不信。

    在他看来,叶云现在就是色厉内荏罢了,想要让自己畏惧,可自己怎么会轻易的被他给吓到?

    所以当场,罗立本就是回复道。

    “千古名篇,一生能写出一篇都算是难能可贵了,怎么可能还有两篇?”

    “很抱歉,关于中秋词我这里名篇是没有的,不过佳作还算不少,这里挑出一篇此前未曾发表的作品,还请鉴赏。”

    身为一名古诗词作者,藏一手这种事情肯定是要有的,存货在手,遇事不抖。

    不得不说的是,罗立本这人的确是很有水平,这首中秋词,虽然算不的名篇,可哪怕是放到文风鼎盛的时代里,也能是流传下来,被人所诵读。

    一时间,罗立本超博之下就是一片叫好声,这样的一篇中秋词,已然是将其水平展露的淋漓尽致。

    “罗教授不愧是罗教授,这一首中秋词,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篇中秋词了,当代诗词第一人,果然是名不虚传。”

    “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罗教授的水平,随手一篇,就能达到这种水平,那什么狗屁叶云能做到吗?吃屁去吧,他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这下该轮到叶云了吧?中秋名篇?笑死人了,我倒要看看,他能拿出怎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中秋名篇。”

    罗立本出招了,这一招虽然算不得狠,却也是为其博来了一大片的名声,让其是成功的将球丢到了叶云的手里。

    这不?无数人也都是纷纷涌入到了叶云的超博之下,用阴阳怪气的语气开始讥讽着叶云。

    对此,叶云的回复却很干脆。

    “就这?就这也配成为当今华夏古诗词界的第一人?”

    “不是我看不起你,就这样的水平,那是真的不行,等下我就让你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诗词巅峰。”

    “不过在此之前我先确认一遍,这首词是否就是你最好的一首?别到时候我写出来,你又说是你写的。”

    “咯噔……”

    面对叶云的这般说辞,罗立本也是心头一跳,已然是有了些许不好的预感。

    都这时候了,按理来说叶云也不敢再死鸭子嘴硬了才对,毕竟拿不出好词的话,他怎么挣扎都没用。

    可既然他这么说了,那就证明他手中肯定会有更好的作品。

    当然了,这事也不一定,他一直这般咄咄逼人,就是虚张声势,想让自己畏惧,认为叶云手中真有那样的作品,将自己吓退。

    最终,罗立本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不可能有人接连做出两首千古名篇,所以当即是回话道。

    “少磨叽了,这首词的确是我手中目前最好的,这下你满意了?满意就拿出你的词来让大家鉴赏吧。”

    罗立本回话了,看到这一幕的叶云,嘴角顿时是露出了一抹戏谑之色,这一次,我看你怎么跑。

    ……

    为何选择中秋词?一方面是青玉案.元夕,写的就是节日,再来一首节日,也算是过得去?

    而且中秋佳节将近,现在拿出来,自然也算是应景。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中秋词当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简直就是堪称绝杀,苏仙的作品,别说是小小的罗立本了,就算是罗立本他爹来了,都得跪下。

    没有丝毫犹豫的,叶云开始敲字道。

    “你说的话我可是截图了啊,等下你要耍赖我可就贴出来了。”

    留下了这么句话后,叶云这才是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缓缓的打出来,让其展现在了这个世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犹如青玉案.元夕一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出,至此中秋无词,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人,都不可能将其超越。

    叶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哪怕是在这个世界,它也是不可超越的存在。

    词的上阙写的是望月,可谓是将月的前世今生书写的淋漓尽致,让不少看到此词之人,情不自禁的就是看向了窗外的那一轮明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词写完,叶云选择了发布,而身旁的邵芷静,则是亲眼目睹了这首词的诞生,心中对于叶云的崇拜,已然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还是人吗?青玉案.元夕,那是千古名篇级别的存在,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在她看来,那就已经可以被称之为诗词的上限,天花板了。

    可现在的叶云却告诉了她,不,那不是,眼前这个才是,此词一出,中秋再无词。

    是的,苏仙的大成之作,只要是读过书的,都不可能不知道这首词,无论是何年中秋,这首词都会成为人们的心头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尽了独在异乡之人的心思,中秋佳节团圆,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风俗,可伴随着世界的改变,这样的情况已经太少太少,人们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生计奔波。

    甚至在很多人心中,中秋这个佳节的意义,已然是变成了三天假期,团圆不团圆,已然是没有了任何意义,可这首词却告诉了他们,团圆是多少人渴望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