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综武当神捕贫道爱烫头

第516章 常茂 我要建立能入武庙的功业

宿州卫。

常茂无聊的靠着椅子打盹儿,他性格活泼好动,心眼子非常活泛,让他安安静静处理公务,实在是难为他。

从洪武十年镇守西北开始,常茂便在期待瓦剌发生剧烈变化,吃了十三年的风沙后,愿望即将成为现实。

左右丞相已经按捺不住野心,想背刺瓦剌可汗,站在瓦剌权力巅峰。

这显然属于“反叛”。

反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前期需要经年累月的准备。

后期需要文治武功的威望。

换而言之,需要对外打一仗,用胜利作为武力威慑,让怀有异心之人不敢有任何动作,以此稳固自身权势。

如果没有足够的武力威慑,而是凭阴谋诡计篡权夺位,必然根基不稳。

野心家闻风而动,振臂一呼,不敢说是云集响应,至少能聚拢兵马,如果不能及时剿灭,乐子可就更大了。

不仅会涌现出更多野心家,这些义军也会如同滚雪团般越滚越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战乱四起生灵涂炭。

这些事情,中原历史早有例证。

瓦剌左右丞相是父子关系,年富力强的右丞相也先熟读中原史书,再加上瓦剌崇尚勇武,肯定要对外用兵。

常茂等的就是这个!

这是他最近几年辛苦经营的成果。

八年前,常茂发现某些商队暗中给瓦剌贵族运送盐巴棉布,进而发现瓦剌有野心勃勃之辈,但他没有阻止。

不仅没有阻止,反而悄咪咪的给这些人开绿灯,让他们把某些稀缺商品运送到瓦剌,增强野心家们的力量。

常茂不知道商队的交易目标。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他甚至没有调查商队的来历,装做贪污受贿,接受商队送来的好处,给他们开条口子。

常茂对外的名声,从来都不是清正廉明的正人君子,更不是伟光正。

收受贿赂怎么了?

我在这儿吃了十多年沙子,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么?

说的好听,常茂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心眼活泛,说的不好听,这货做出来的荒唐事儿,不比常遇春少。

不愧是常遇春的儿子!

真他娘的是虎父无犬子!

当然,常茂也是有节制的。

商队送去的主要是生活物资,比如食盐、瓷器、丝绸、茶叶、棉布,如果想运送钢铁、矿石,绝对不可能。

这些商队为了“掩人耳目”,表示自己只是走私贩子,回来的时候会贩卖优良战马,四成战马白送给常茂。

一来一回,各有算计。

常茂曾经想过,瓦剌怎么会有如此成熟的商队,直到接到锦衣卫送来的珍贵情报,他才想明白商队的来历。

张士诚的后人张宗周,如今在瓦剌颇有权势,商队是张士诚的遗产。

怪不得擅长贩盐!

张士诚当年就是靠着贩盐发家!

八年过去,常茂喂饱张宗周,张宗周喂饱也先,也先这只雄鹰,在羽翼彻底丰满之后,即将争夺至尊之位。

一山不容二虎。

也先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难道让也先乖乖的交出权力,然后找地方隐居,虚耗生命抑郁而终?

世上很少有什么事是意外。

越是觉得意外,越是觉得惊诧,便越是智者布局、伏线千里,比如金国被围攻瓜分,比如辽国内乱,比如大明黄雀在后,全都是布局十年的成果。

不是某些人忽然变聪明,也不是某些人忽然失了智,而是他们落入密密麻麻的罗网中,变为一只牵线木偶。

理智告诉他们不要这么做,给他们更好的选择,但他们无法停下来。

不是每个人都有理智。

如果他们因为理智停下来,那些失去理智的人,会夺走他们的性命。

从这方面而言,孤注一掷,让自己一条路走到黑,也属于一种理智。

常茂没有编织罗网。

常茂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布局。

他只是站在后面,轻轻推一把。

织网实在是太繁琐太复杂,常茂不擅长这些事,他擅长在蜘蛛织网时,提前布置出漏洞,在蜘蛛捕络极为严密的帮派,才知道他的厉害,却只知道暂时有多厉害,不知他的潜能。

西域之地的势力,更加不知李寻欢的实力,就算是那些大势力,情报网络相对发达,也只知道他会武功,武功具体有多高,短时间内查不出来。

这事儿没法查。

李寻欢即便不用飞刀,也是当世顶尖的高手,轻功卓绝,灵觉敏锐。

原剧情中,李寻欢对战郭嵩阳,在不动用飞刀的情况下,两招之内,察觉郭嵩阳三处破绽,能够杀他三次。

只不过他每次都手下留情,导致气机彻底衰落,这才无力还击,郭嵩阳察觉到这一点,对李寻欢心服口服。

换而言之,想要

试探李寻欢,需要派出实力超过郭嵩阳的高手,这种高手在任何势力都是人才,都是能位列前几位的管事,怎么能够轻易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