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消息传来,退位让贤
浊清与萧楚河擦肩而过,与来时相比,浊清只觉得这位皇子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似乎成长了许多。
“慌什么??”
明德帝见浊清如此,语气有些不耐。
浊清一愣,明德帝这是怎么了??
眼下朝臣被杀,朝堂不稳,在他看来,这都已经算是火烧眉毛了,怎么这位主子就像个没事儿人一样。
“老货,朕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明德帝目光悠悠,看着空旷的大殿,好似看到了之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或许萧楚河说的是对的,时代已经变了,变得连自己都觉得陌生了。
“外面怎么了?”
浊清听到此话,这才继续说道:“外面的大街上在流传朝堂之上官员纵容科举舞弊,祸害学子,引得天怒人怨的闲话。”
明德帝有些诧异,这样的闲话指向性太明显了。
“是六皇子的手笔??”
浊清摇了摇头。
“还不知道,不过除了这些还有一些。”
明德帝轻咦了一声。
“还有什么??”
浊清想了想,试探着回道:“说朝廷官官相护,不管学子死活,只有永安王殿下愿意帮他们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明德帝呵呵一笑。
“这么说也不错,其他人的确都害怕得罪那些人,没有人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
浊清见明德帝似乎并没有生气,于是又接着说道:“还有一些人在传皇上昏庸,该退位让贤,让永安王继承大业......”
浊清说完此话,眼观鼻,鼻观心,外面传的话就是这些,他一句都没有多说,一个字也没有多改。
至于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那他可就不管了。
听到这里,明康帝脸色登时就沉了下来,一言不发,大殿之中的氛围陡然一变,变得非常压抑。
“借民心民意来制衡朝堂,这手段的确不错,不过却没想到暗地里也有人在动手脚。”
之前听完了萧楚河所说的话,让明德帝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皇儿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般人,对于自己屁股
所以在浊清说完这些之后,他才会有这样的推断,外面的这些闲话有一部分是萧楚河安排的,而另外退位让贤的部分则是另有其人。
“不过让他长长记性也好,省的小觑了这个朝堂的黑暗。”
明德帝对此没有过多的表示,他想看看萧楚河在知道这种情况之后,又该如何应对?“浊清,传旨,科举舞弊一案由永安王萧楚河全权办理。”
浊清站在一旁,身子忽然一僵,他都怀疑自己听错了,眼下是这样的情况,明德帝怎么会让六皇子萧楚河全权处理此案呢?
“另传召各部,府司衙门,明日召开大朝会,朕要正一正这朝堂......”
浊清听到这话,顿感荒谬,今天这位皇帝给他的惊讶可太多了。
“皇上,六部一下子少了三位尚书,这大朝会......”
尚书在朝廷的地位可不低,其上也就只剩下一个丞相,如今三位尚书尽皆身死,这朝会怕是也开不起来了。
“让各部侍郎暂管各部相关事宜,明日朕会在大朝会上考问,若是合格,朕不吝尚书之位,若是表现不佳,那就别怪朕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方才老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这个天下读书人千千万,朕不缺一个苏阁,也不缺一个徐开厚,他们既然不想做,那便换一个愿意做的来!”
浊清眉头一皱,明德帝此话,让他有些恍然大悟,怪不得,他就说这位皇帝今日变化居然如此之大。
“浊清,你说之前朕是不是有点窝囊了~~”
浊清嘴角带起一丝苦笑。
这话他哪敢接,但对于这位皇帝的评价,他的评价还是不低的,毕竟当初在接手的时候,他身边就没有几个可用之人。
再加上外有南决,内有叛乱,这个时候他的选择并不多,跟那些人妥协是他当时唯一的办法,所以他不认为明德帝的妥协就是窝囊,那不过是数个方案中代价最小的那个罢了。
不过现在的情形变得不太一样了,南决一场大战,被赵守一打成了残废,那一次出手,让几十万大军自此变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若是没有奇遇,估计最多也就是三五年好活了。
这么点时间,甚至都不够他们繁衍后代,就算是真的诞下了儿子,从出生到长大,再到能够上战场,并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够做到的。
“朕跟老六说,朕要给朝堂诸公一个交代,但他却跟朕讲,朝堂诸公要给朕一个交代~~”
“在之前,这可是朕都不曾想过的事情。”
浊清站在明德帝身侧,感受到明德帝语气中那份欣赏,他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帝王,一个合格的帝王,除了要权衡各方利益之外,应该还要有王霸之气,要有一种就算是跌落谷底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再度登顶的信心和勇气。
这些年朝堂没有发生太多的事儿,所以明德帝只在平衡各方势力上下了功夫,造成了之前那种尾大不调的局面,在之前,他又亲手斩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琅琊王萧若风,这才有了后面的妥协。
这一饮一啄倒像是一个轮回,只不过如今这个轮回出现了新的波动,萧氏又出现了一位能够君临天下的后继之君。
待浊清走后,明德帝忽然开口说道:“老祖,之前老六的话,您听到了吗??”
听到这话,萧远山从大殿的阴影处走了出来。
“虽然有些少年意气,但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一位让人眼前一亮的继承人。”
“之前我们一直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朝廷需要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但又如萧楚河所讲,朝廷将权力交给了他们,他们却搞的乌烟瘴气,他们难道不需要负一点责任吗?”
“朝堂之上的权力博弈,讲究的是你来我往,若是这些人太强势了,那自己这一方就得退两步,同样的道理,如今我们正当时,那些人便只能乖乖听话了。”
“陛下,我得闭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