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公主只想赚钱茶棠二二四四
第54章 修路(二)
小
大
四个里正说完便拉着颜旭阳走了,陈里正哀怨道:“颜兄,你咋不提醒我一下,我还以为这次修路是朝廷安排的。”
颜旭阳可是冤枉的很,“陈兄,我不停地朝你们使眼色,你们就是看不见。我们都知道张大人为官清正廉洁,官服都洗的发白了,他哪里有钱来修路。”
“我们都沾了颜姝的光,你们偏不懂其中的意思,便要张大人把话说明白了,不骂你们骂谁。”
王里正问道:“颜兄,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颜旭阳翻了个白眼,“当然是组织村民一起修路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难道你不想买菜了?”
颜旭阳突然明白了,生气道:“你们几个是不是以为我收钱了?张大人都是你们到了才一起说的,真是看错人了。”冷哼一声就走了。
四个里正赶紧跟上,说着好话,好一会儿才把颜旭阳哄好了。他们也怕颜旭阳有好事不带他们了,颜家村现在可是他们中发展的最好的,颜姝还有那么大的靠山。
颜姝给县令倒了杯水,“张大人,您不要生气,四个村的里正也为了乡亲们不是。”
县令润了润嗓子,“真是气死我了,朝廷天高皇帝远的,且现在外面的人饭都吃不饱了,谁还会出钱修路,他们什么脑子,也不好好想想。”
沈卓正接话道:“张老头,不知者无罪嘛!消消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颜姝了解到当今皇上励精图治,爱民如子,徭役和赋税都减轻了,有利于民生的事朝廷都会拨银子。就是今年旱灾严重,传闻国库空虚,赈灾银都凑不够,好的一点就是没有发生暴乱。
颜姝也点头附和道:“是啊!张大人,您做的可是好事。由您牵头,名正言顺,合情合理,成心捣乱之人也不敢作乱不是。”
县令想想也是,又说了一些其他事情,就跟沈卓正回去了。
颜旭阳都气蒙了,回到家才想起来修路的细节都没谈好,就被他们几个拉出来了,立即返回颜姝家,才知道张大人他们已经走了。
颜旭阳十分懊悔,“颜姝,我应该提前跟四个里正说一声的,会不会影响修路的事。我已经跟他们解释清楚了,他们回去应该就会召集村里人了。”
颜姝笑笑,“里正叔,您多虑了,张大人和沈老板不会介意的。”
颜旭阳松了口气,“那就好,就是修路的具体细节都没有商量好,我也不知道怎么通知大家,还想着跟县令大人商量商量呢!没想到他们已经走了。”
颜威开口说道:“里正叔,您不用担心,修路的细节张大人和沈老板已经跟我们说过了 ,您坐下,我们慢慢说。”
颜旭阳放心了,坐了下来。“我们是五个村一起动工,还是先从高家村那边修。”
颜姝回答道:“里正叔,咱们五个村一起动工吧!先在路上铺一层石头,等沈老板把石灰还有沙子买来,跟泥土搅拌,就可以铺在石头上面了,也更结实。”
颜威缓缓说道:“修路一般都用三合土,石灰的价格也不便宜。我们村也没有河,要不然沙子就不用买了。”
“等我们五个村附近的都修好了,再一起修靠近镇上的部分。”
颜旭阳有眉目了,立即告辞了。回到家就召集村民,村民们知道了修路的事,个个都高兴的很,每次去镇上颠的腰都要断了,还有修路可是能惠及子孙后代。
有人出钱,他们非常愿意出力,反正最不值钱的就是力气了。路修好了以后做什么都方便的很,最重要的是那么多菜,就能快速拉出去卖了。回娘家,走亲戚的也方便。
颜旭阳非常激动,也感到非常意外,还想着大家会为每家出几个人和分配不公平而闹事,没想到大家都特别的团结。他安排工作也非常的顺利。
四个村的里正一起过来找颜旭阳商量,颜旭阳认认真真地把计划说给他们四个听。四个里正也都同意,而后便急忙回去,连夜召集村民。
第二天一早,全村人就开始动工修路了,场面是十分的浩大。男人搬石头,铺石头,女人帮忙挖地,很多小孩子都来帮忙。
干不了活的,年纪大的就做饭,小孩子帮忙摘菜,欢笑声不绝于耳。
颜威的作坊也暂时停了,都加入到修路中来。李工头他们不是村上的人,所以就照常建房子。
颜姝感受到乡亲们的热情与善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翌日下午,石灰与沙子都运来了,村里路上的石头也快铺完了。大家马不停蹄地开始拌灰,五天的时间,颜家村的路全部修完了。
另外四个村的村民也是非常的团结,高家村和陈家村路远一点,用了八天时间。王家村和李家村稍微近一点,用了五天时间。
县令和沈卓正安排人从镇上朝颜家村的反向修。沈卓正特意安排人翻修了避雨陵,显得庄严而又神圣。
五个村的那一段修好了,大家伙一起修另一段,三天的时间,两伙修路的人就相遇了,整条路也修好了。
乡亲们看着平整宽阔的道路高兴极了,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忍不住欢呼起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颜姝第一次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大家团结起来,是多么的坚不可摧。
县令和沈卓正也来到了现场,路上终于不再颠簸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钱花的多 但那也是值得的。
村民们自发立了一个功德碑,刻上了县令大人,沈卓正和颜姝的名字。
颜姝看见了挺不好意思的,自己没做什么,名字还被刻在上面。“县令大人,不如把五个村的村名都刻上去吧!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值得所有人铭记。”
县令高兴的连连点头,命人刻上了五个村的村名,所有人在这一刻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沈卓正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了百姓的力量也是如此的强大,脸上的笑容久久不能消失。
颜旭阳可是冤枉的很,“陈兄,我不停地朝你们使眼色,你们就是看不见。我们都知道张大人为官清正廉洁,官服都洗的发白了,他哪里有钱来修路。”
“我们都沾了颜姝的光,你们偏不懂其中的意思,便要张大人把话说明白了,不骂你们骂谁。”
王里正问道:“颜兄,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颜旭阳翻了个白眼,“当然是组织村民一起修路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难道你不想买菜了?”
颜旭阳突然明白了,生气道:“你们几个是不是以为我收钱了?张大人都是你们到了才一起说的,真是看错人了。”冷哼一声就走了。
四个里正赶紧跟上,说着好话,好一会儿才把颜旭阳哄好了。他们也怕颜旭阳有好事不带他们了,颜家村现在可是他们中发展的最好的,颜姝还有那么大的靠山。
颜姝给县令倒了杯水,“张大人,您不要生气,四个村的里正也为了乡亲们不是。”
县令润了润嗓子,“真是气死我了,朝廷天高皇帝远的,且现在外面的人饭都吃不饱了,谁还会出钱修路,他们什么脑子,也不好好想想。”
沈卓正接话道:“张老头,不知者无罪嘛!消消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颜姝了解到当今皇上励精图治,爱民如子,徭役和赋税都减轻了,有利于民生的事朝廷都会拨银子。就是今年旱灾严重,传闻国库空虚,赈灾银都凑不够,好的一点就是没有发生暴乱。
颜姝也点头附和道:“是啊!张大人,您做的可是好事。由您牵头,名正言顺,合情合理,成心捣乱之人也不敢作乱不是。”
县令想想也是,又说了一些其他事情,就跟沈卓正回去了。
颜旭阳都气蒙了,回到家才想起来修路的细节都没谈好,就被他们几个拉出来了,立即返回颜姝家,才知道张大人他们已经走了。
颜旭阳十分懊悔,“颜姝,我应该提前跟四个里正说一声的,会不会影响修路的事。我已经跟他们解释清楚了,他们回去应该就会召集村里人了。”
颜姝笑笑,“里正叔,您多虑了,张大人和沈老板不会介意的。”
颜旭阳松了口气,“那就好,就是修路的具体细节都没有商量好,我也不知道怎么通知大家,还想着跟县令大人商量商量呢!没想到他们已经走了。”
颜威开口说道:“里正叔,您不用担心,修路的细节张大人和沈老板已经跟我们说过了 ,您坐下,我们慢慢说。”
颜旭阳放心了,坐了下来。“我们是五个村一起动工,还是先从高家村那边修。”
颜姝回答道:“里正叔,咱们五个村一起动工吧!先在路上铺一层石头,等沈老板把石灰还有沙子买来,跟泥土搅拌,就可以铺在石头上面了,也更结实。”
颜威缓缓说道:“修路一般都用三合土,石灰的价格也不便宜。我们村也没有河,要不然沙子就不用买了。”
“等我们五个村附近的都修好了,再一起修靠近镇上的部分。”
颜旭阳有眉目了,立即告辞了。回到家就召集村民,村民们知道了修路的事,个个都高兴的很,每次去镇上颠的腰都要断了,还有修路可是能惠及子孙后代。
有人出钱,他们非常愿意出力,反正最不值钱的就是力气了。路修好了以后做什么都方便的很,最重要的是那么多菜,就能快速拉出去卖了。回娘家,走亲戚的也方便。
颜旭阳非常激动,也感到非常意外,还想着大家会为每家出几个人和分配不公平而闹事,没想到大家都特别的团结。他安排工作也非常的顺利。
四个村的里正一起过来找颜旭阳商量,颜旭阳认认真真地把计划说给他们四个听。四个里正也都同意,而后便急忙回去,连夜召集村民。
第二天一早,全村人就开始动工修路了,场面是十分的浩大。男人搬石头,铺石头,女人帮忙挖地,很多小孩子都来帮忙。
干不了活的,年纪大的就做饭,小孩子帮忙摘菜,欢笑声不绝于耳。
颜威的作坊也暂时停了,都加入到修路中来。李工头他们不是村上的人,所以就照常建房子。
颜姝感受到乡亲们的热情与善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翌日下午,石灰与沙子都运来了,村里路上的石头也快铺完了。大家马不停蹄地开始拌灰,五天的时间,颜家村的路全部修完了。
另外四个村的村民也是非常的团结,高家村和陈家村路远一点,用了八天时间。王家村和李家村稍微近一点,用了五天时间。
县令和沈卓正安排人从镇上朝颜家村的反向修。沈卓正特意安排人翻修了避雨陵,显得庄严而又神圣。
五个村的那一段修好了,大家伙一起修另一段,三天的时间,两伙修路的人就相遇了,整条路也修好了。
乡亲们看着平整宽阔的道路高兴极了,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忍不住欢呼起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颜姝第一次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大家团结起来,是多么的坚不可摧。
县令和沈卓正也来到了现场,路上终于不再颠簸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钱花的多 但那也是值得的。
村民们自发立了一个功德碑,刻上了县令大人,沈卓正和颜姝的名字。
颜姝看见了挺不好意思的,自己没做什么,名字还被刻在上面。“县令大人,不如把五个村的村名都刻上去吧!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值得所有人铭记。”
县令高兴的连连点头,命人刻上了五个村的村名,所有人在这一刻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沈卓正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了百姓的力量也是如此的强大,脸上的笑容久久不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