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芙蕖韫枝

第105章 105(二更)

这字迹, 兰芙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她想起来丹丘村里,自己同沈蹊的对话。

——“沈蹊,这些年回过青衣巷吗?”

——“回去过三次。”

——“为何是三次?”

那时候, 沈蹊垂下眼睫,并未回答。

现在她知道了。

风雨呼啸而来, 扑打在兰芙蕖面上,将她鬓角边的发吹乱。少女独立于风雨里, 衣襟被冷风吹得微皱。她垂下双眸,瞳眸中氤氲着水雾,遮挡了几分视线。

她瞧着那石碑,看着其上的一笔一画。笔锋将石碑穿得极透, 立碑者似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字里行间尽是悲痛与决绝。

大雨倾盆, 月色昏暗。

有人从夜色中走来。

他撑着伞,避开水洼。

身侧一道熟悉的冷香,兰芙蕖看到了沈蹊的侧脸。

他的身形高大, 以至于将她左侧的月光尽数遮挡住。雨水冲刷着石碑,沈蹊的目光亦落在那一行字上。

这是一个衣冠冢。

石碑上并未有落款,但不用问, 只瞧着字迹, 兰芙蕖就知道是何人立的碑。

风雨飘摇,身侧传来男人极轻一声:

“我原以为你死了。”

他的声音很轻,情绪亦是很淡,似乎在刻意掩藏着什么。仅这一句话, 竟听得兰芙蕖鼻子酸涩, 她偏过头去, 拉住了沈蹊的手指。

他的手指稍顿。

风很大, 男人的手指微凉,掌心却仍是温热的。仅凭面前这个衣冠冢,兰芙蕖根本无法知晓,当年沈蹊怀着怎样的心情,立下此碑。他以为她死了,从此不敢再踏上故土,只有在每年元宵节重游故地,在她的衣冠冢前撒下一碗酒。

她的石碑旁边,是兰夫人的墓。

即便她不是兰夫人所生,但对方也对她有养育之恩。兰芙蕖走到夫人墓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礼,而后将其墓碑上的泥土拂净。

一路风雨兼程,终于,二人再度回到京城。

沈惊游并没有告多久的假,这使得路上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回到沈府,兰芙蕖累得浑身酸疼。然而为了彻底地翻案,他们还不能停歇。沈蹊调出了当年的卷宗,将其与诸多口供并排平放在桌案上。如今人证物证俱全,就只剩下了检举。

如何检举郢王?

其中就要把握一个“分寸”二字。

这是一桩陈年旧案,且不说结案已久,其中所牵扯到的,也只不过是寥寥十余人。

对于这种结案多年、牵扯甚少的冤假错案,大理寺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想在郢王眼皮子底下翻案,就必须要借圣上的手。

如何同圣上提起此事?

沈蹊定不能先开口去说,朝堂上诸多眼睛都紧紧地盯着他,若是先他同圣上讲翻案,必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拿出来大做文章。

他们需要一个检举的“契机”。

正思量间,兰芙蕖手肘碰到一沓书,书本“哗啦啦”地从桌边掉下来。她弯下身,忽然翻到其间一个花花绿绿的绘本。沈蹊的书房里定不会有这玩意儿,许是上次她落下的话本。

等等。

话本子。

二人心照不宣地对视。

“二姐曾同我说过,圣上平日闲下来时,会搜集民间的话本子来读。上次圣上还将我二姐留在宫里,说市面上那些话本几乎都读完了,问我二姐会不会自己写话本。”

兰芙蕖一口气说完,又紧张地望向沈蹊,“这件事,可以同我二姐说吗?”

灯火摇曳,他眼底的光影亦是晦涩不明。片刻,他思量道:

“若是她愿意,自然最好不过,可是——”

不等沈蹊话音落。

她立马道:“我去说服二姐!”

……

匆匆用完晚膳,兰芙蕖走到兰清荷房门前。自从上次二姐从宫中回来后,她就一直很安静。大多数时间里,二姐都一个人待在屋内读书。当兰芙蕖敲开房门时,她正卧在床上,腿上蒙着一层厚厚的被子。

被褥之上,是一本摊开的话本子。

“小妹?”

兰清荷有些惊讶,“你怎么来了?”

床边站了名女使,见了兰芙蕖,恭敬地上前替她倒茶。

她走到床边,将周围女使遣下。茶水还是热腾的,往上悠悠冒着热气。

兰芙蕖沉吟道:“二姐,我想问你一件事。”

“何事?”

“上次入宫时,幼帝可是将姐姐你留下,询问话本一事?”

不知是不是是兰芙蕖的错觉,当她说到“幼帝”二字时,竟看到二姐的目光躲闪了下。

兰清荷紧张地捏了捏书卷边角,含糊不清地“嗯”了声。

兰芙蕖将茶杯放下。

少女坐过来时,随风带起一尾清香。那香气甜丝丝儿的,一路吹落到人心头。

许是她面上的笑容太过清澈明媚,兰清荷往里躲了躲。床边儿刚好留出个空位,兰芙蕖坐上去。

“二姐。”

她略一思量,还是将沈蹊交代的话,同对方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从沈蹊要翻案。

到青岚书院的真相。

再到隐姓埋名躲至丹丘村的萧炯呈。

听到沈蹊要翻案时,兰清荷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紧接着,她的眼睛越瞪越圆,眸光也随着兰芙蕖的话、激烈地颤动着。她咬着发抖的下唇,手指攥得“嘎吱”作响。檄文、郢王、抄家……

一幕一幕,仿若在其眼前展开。

贪污受贿、泄露考题。

元宵雨夜,从外撞开的府门,粗.暴的官兵,还有……她自尽身亡的母亲。

兰清荷气得发抖。

这不仅仅是得知真相后的恼怒,更是一种无力的哀痛。床榻上的女子挺直了背,也不管掉落在地的书卷,一把将兰芙蕖的手攥住。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么?!”

原来……竟是如此么?!

兰清荷眼前一黑,紧接着,她好像又想起了什么,激动地攥紧了小妹的手。

“三妹,你说沈惊游要替我们家翻案!”

“嗯。”

兰芙蕖点点头,“不过还需要二姐您从中配合。”

“只要能救下父亲,要我做什么都行!”

见她不假思索,兰芙蕖放下心来,她说道:

“其实你要做的也不难,上次幼帝不是问你会不会写话本子吗,只要你将其中的来龙气脉稍加润色,先隐去父亲与郢王之人的姓名,呈给圣上。另一边,蹊哥哥也会拿着你的手稿去青书阁汇印成册,书册大多会流传于集市,还有些会送到各大茶楼、戏楼里,让那些说书先生、戏子与我们共同讲完这出戏。”

只要将此事发酵开,便会大大提升翻案的几率。

言罢,兰芙蕖一脸期待地望向二姐。

进门前,她曾设想过二姐的反应。

或是义愤填膺、二话不说地接受,或是犹豫片刻、继而应下。

兰芙蕖未曾想到,二姐先是一愣神,待反应过来后,竟摆了摆头。

“不、不行,我做不好这个。”

兰清荷面色发白,“我只会看,不会写。你们……还是另请高明罢。”

二姐一边摆手,一边摆头,想也不想地拒绝,让兰芙蕖觉得有些奇怪。在她的印象里,二姐是一个口直心快、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况且如今事关父亲的安危,她如此斩钉截铁地拒绝……

不过兰芙蕖又转念一想。

话本子最终会落到圣上手上,这确实有些危险。

“罢了。”

她摇摇头。

即便沈蹊说过,若是圣上迁怒下来,他定会保二姐周全,但既然二姐拒绝了,那她再去找合适的人选。

只是不知这话本,最后能否落到圣上手里。

兰芙蕖弯下身,将地上的话本子拾起来。

一抬头,对上二姐那双盛满了心事的眼眸。

二姐也生得极好看。

不同于兰芙蕖的清丽,她更多的,是一种美艳。她与沈蹊一般,有一双狭长的凤眸,眼尾微微向上轻挑着,右眼下方有一颗妖媚的小痣。

就在兰芙蕖准备离开时,二姐突然开口唤住她。

“等等。”

兰芙蕖转过头。

相较于她的模样,二姐如今的穿着却十分保守而规矩。她立起来的领子极高,几乎将整个脖子都遮挡住。几许光影坠落,她的眸光亦随之跳动。

“这是你的主意,还是沈惊游的主意?”

不等兰芙蕖应答,兰清荷魂不守舍地追问道:“如若我写了东西奉给圣上,沈惊游他……当真能救出父亲?”

“嗯。”

兰芙蕖郑重地点点头。

“好。”

二姐垂下眼睫。

她目光中并没有太强烈的悲喜,声音也很轻,“我写,但我要同沈惊游对一些细节。小妹,你给我些时间。”

与沈蹊交谈过后,兰清荷开始了话本创作。

这是她第一次写话本子,许是平日里经常看的缘故,她动起笔来很快。

进宫面圣那一天,宫里来的马车早早停在宅院外。不一会儿,从马车上走下两名宫人,对着兰清荷点头哈腰。

“兰姑娘,请。”

二姐手里头捧着话本,转过头望了兰芙蕖一眼。

“我去了。”

“二姐,我与你一同去。”

“不必,”兰清荷摇摇头,“我一个人就好。”

清晨日光熹微,倾洒而下。

马蹄声哒哒,终于,在宫墙外停下。

兰清荷一手捧着话本,一手提了提裙角。因是要入宫面圣,她今日穿得很端庄规矩,立起来的领口仍然将脖子遮着。

她在宫门口候了片刻,有宫娥前来,领她去长明殿。

“兰姑娘,圣上如今还在上早朝,您先在此处候着。”

“好。”

一提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兰清荷提着耳朵候了许久,终于,玄关处传来脚步声。

淡淡的龙涎香从殿门口传来。

殿门前,多了一道明黄色的身影。

“朕还以为,你不愿再见朕。”

皇帝目光掠过她的脸庞,停在她立起来的领口上,微顿。

兰清荷伏身跪下,声音微抖:

“圣上垂爱,能为圣上分忧,民女……很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