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祸水东引,冤大头

“我们跟在后边伺机而动。”屈臣子继续说。

“好计谋,那就听国师的。”朗哒没有意义。

李斯得到京城传来的消息,与他猜测的八九不离十。

“这里边,有两家的人的手笔。”李斯把信扔到盖聂眼前。

盖聂接过大体扫了一眼,冷笑道:“他们是疯了吧,不知道匈奴得凶残?还敢与匈奴合作。是生怕自己死的慢?”

李斯苦笑,道“一直以来,有燕国,赵国和秦国,在前边顶着,那些国家,哪里知道匈奴得可怕。

他们难不成以为,匈奴是他们挥手即来,招手即去的?轻易就能打发了?这简直是引狼入室。”

盖聂不屑地笑了:“就让他们尝尝匈奴的厉害,省的他们还以为,什么人,都是能合作的。”

“算了,不管他们了,既然楚家来人了,我们也给月氏部落,来一个偷袭,如何?”李斯笑了。

“我与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盖聂与李斯对视一眼,开始讨论起部署来了。

羌支部落和和夷部落,原来还算是草原上的两个大族。

结果,前不久,被盖聂千里追击他们的大本营,现在看去,这两个部落,很难恢复元气了。

得到月氏部落的信,这两个部落的首领,略一合计,就决定跟着月氏干了。

横竖都是死,他们也要看看,秦国的下场。

这两个部落的首领,干脆把他们的剩下的部落,都聚到了一起,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然后,就跟着月氏的报信的人,一起赶回月氏。

羌支部落的首领叫鞑靼,和夷部落的首领,就叫和夷。

朗哒得到了消息,立刻出门迎接。

“哎呀。鞑靼首领,和夷首领,两位辛苦了,赶快进来休息休息。”

鞑靼和和夷也没有客气,跟着朗哒就进了帐篷。屈臣子就在里边等着。

之后,四个人就在帐篷里开始商量,如何行事。

几乎同样的,荀子,蒙骜和王翦,也聚在了一起,开始商量进攻的计划。

李斯那边,也和盖聂商量,如何应对朗哒得计划。

这一次由楚国带来的,仅在秦国和匈奴两边的小的战争,马上就要拉开序幕了。

嬴政没有回大殿,而是转身去了后宫,去看他那些东西去了。

依旧是黑龙台的禁军守卫着这里。嬴政不相信别人,整个咸阳宫,凡是重要的地方,都是黑龙台的禁军守卫。”

“陛下,您要进去吗?”还是之前那个禁军统领。

“嗯,开门。”嬴政点头。

禁军统领立刻把门打开,目不斜视,等嬴政进去了,又把门关上。

荆轲就在外边静静地等待着。禁军统领一脸严肃地站岗,两人各站各的,互不干涉。

玉米势头良好,看情况,过几天就能拨了。地瓜也差不多了,这些作物几乎都赶一块成熟。

棉花却还早着呢。现在纺织室里,都是从民间搜刮来的一些织布高手。

而炼器室里,已经根本好久没有开工了。毕竟,他们的主人,这会儿还在太行山脚底,挖尸体

呢。

嬴政估摸着,也该叫欧稚和干将回来了,趁着冬天,赶紧做一批兵器,争取明年开战的时候,人人手里都配备着。

看完后宫,嬴政绕了个远路,往回走。走到一处僻静的看着有些荒废得宫殿,嬴政瞥见门里有人在活动,疑惑地问:“这里边住的是谁?”

荆轲立刻回答道:“陛下,是林美人。”

嬴政想了一下,才想起来这个林美人是何方人士。也没放在心上,立刻掉头就走了。

很快。嬴政回到了御书房,开始处理公务。

“既然他们要偷袭,我们也以牙还牙,偷袭他们的军营。”李斯冷笑。

“估计他们这个时候,正等着我们自投罗网呢。这个时候出马,很可能就进入他们的圈套了。”盖聂不是很赞成,摇头。

“谁就我们要突袭朗哒得军营了。月氏这么大,还有别的部落呀,既然要玩,就玩个大的。”李斯狞笑道。

“单于手底下这么多部落首领,肯定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进攻秦国。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趟浑水,彻底给搅乱了。”

盖聂一琢磨,就明白李斯的意思了。

“接下来,我们再想想,这个奸细,出在了那个环节。”

盖聂一脸地狰狞,狠厉地说:“在我的军队里,竟然有人敢叛变,如果被我逮到了,我要让他,后悔活在世上。”

盖聂的脾气,绝对不允许背叛和奸细。如果有,也一定要赶尽杀绝,不留活口。

这边很快商量好了对策,朗哒那边,也正讨论的热火朝天。

“朗哒族长,我们是很想报仇,但是,你们也不能,把我们当冤大头呀。

你们想不费一兵一卒,我们族里的好儿郎,也都是活生生的人,凭什么让我们打头阵?”鞑靼有些生气。

朗哒笑着摇头,解释道:“两位族长稍安勿躁,我并没有把你们当冤大头的想法。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已经与秦军交过手了,相信他们肯定对我们有所防备了。

这次,只不过是让你们打个头阵,我们在后边掠阵。

一旦有什么危险,你们可以马上和我们交换位置了。绝对没有拿你们开玩笑的意思。”

朗哒这么情真意切地解释,鞑靼和和夷明知有诈,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毕竟,如果只靠他们这两个部落,实在是不能成事。

打头阵就打头阵吧,只要能洗刷耻辱,一时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鞑靼和和夷这边没什么问题,朗哒立刻看向屈臣子。

屈臣子这才开始慢慢地说出具体的计划。三个匈奴部落的首领,都认真地听着。

要说谁最了解秦国,不是秦国自己,而且它的对手,其余六国,

有一句话,叫做:最了解你的,往往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对手。

荀子那边,当荀子提出来后,基本上,都是蒙骜和王翦开始计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