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蒙恬的焦虑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看到蒙古军大肆进攻的情报之后,蒙恬才没有妄下决定,而是加急赶回了咸阳,请求拨兵。
倘若是一般的部队,蒙恬绝对有自信以少胜多。
即使自己手中只有不到1万人,也能够抵御对方将近10万之众!
这并不是其自吹自擂,在攻克齐国时,齐国大将逾期曾经率领齐国精锐30万,迎战蒙恬。
而当时,蒙恬手下只有区区3万人,50万秦兵仍然在燕国境内,剿灭燕国的余孽,收拾着最后的残局。
而秦始皇当时的命令也很简单:
在50万秦兵赶来支援之前,只需牢牢占住隘口山便可。
隘口山自高而下,在其国境内有着第1天险之称,非常易守难攻。
掌握了这个至高点,齐国境内的一切便会映入秦军的眼帘。
这也正是秦始皇知道命令的奥妙之处所在!
然而,蒙恬并没有遵循命令,而是做出了极其大胆的部署:
用这3万部队,攻克齐国大将,逾期手下的30万齐军!
此消息一出,当时的朝廷几乎一片哗然。
然而紧接着最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仅仅用了不到三天时间,熟读兵法的蒙恬,采用了各种战术,逐步消耗了齐国军队的实力,最后在山林中埋下秦国的伏兵。予以重击,果真大败齐军30万人!
经此一役之后,齐国军队元气大伤,已经在没有了任何抵抗能力。
而蒙恬,也是自那场战役之后,一战功成名就,美名方流传于天下!
只不过如今的形势,与那时比起来,确实是天壤之别。
就连蒙恬也没有信心,能够击溃这13万蒙古军队。
倘若两军数量相阿不多,自己还可以拼命一试……
然而,如今两军的数量差了足足有10倍,想要阻挡这些蒙古军,简直是蚂蚁撼树啊!
蒙恬心中有些苦涩。
………
此时此刻,孙权也自然注意到了蒙恬露出的这幅神情。
不过令人惊异的是,孙权并没有任何惊讶,而如同早就有预料一般,嘴角勾起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朕知道你有难处,北部的蒙古军的确数量非同小可。”
“所以,朕为你准备了另外的增援。”
秦始皇笑着开口道。
听到这里,蒙恬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难道说……
圣上秘密培养了一大批军队?
假若真是如此,那么北部战事也就不足为虑了!
然而接下来秦始皇的话,让蒙恬再次有些纳闷。
“我为你准备的增员,就在这玉盒里面。”
秦始皇轻轻动了动手指,一旁伺候的太监立刻会意,从后方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玉霞。
“这里面的东西,你要好好研读,相信在找到增员之后,北部的蒙古战士也就迎刃而解了。”
孙权笑着说道。
“谢,谢主隆恩…”
听到这番话语,蒙恬还是一头雾水,然而总不能直接开口发问,只能够再次道谢,郑重的接过了太监递过来的玉盒子。
在接过盒子的一刹那,蒙恬心中一动,微微掂量了一下。
分量并不太重……只有不到几两而已。
这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
想到这里蒙恬更加疑惑了。
难道是兵符?
可是如今自己手上,已经有了秦始皇御赐另一半兵符,再拿着一半兵符也无益处。
“好了,你先退下吧。”
就在蒙恬心中胡乱猜测时,秦始皇微微摆了摆手,我淡淡的开口说道。
“是!”
蒙恬严肃的行了一礼,开口回答道,心中却悄然嘀咕了起来。
……
一炷香的功夫,蒙恬已经离开了大殿,走到了正阳广场。
还没有回到寓所,蒙恬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盒子,然而在打开盒子的一刹那,眼睛却突然发直了。
“这是……”
“玉佩?”
蒙恬有些惊讶的开口道。
没错,在盒子里静静躺着的,正是一块巴掌大小的温玉,通体雪白,十分晶莹剔透。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块瘟疫居然雕成了一头鹿的形状,并且雕工非常精巧,使得这块玉看起来栩栩如生。
这下,蒙恬更摸不着头脑了。
这块玉是做何用的……怎么能用它来抵挡蒙古大军?
这……
还不如给自己几样兵器趁手啊!
蒙恬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就在自己万般无奈时,目光无意间扫过了盒子的底座,瞳孔却立马紧缩了起来。
在底座,居然还有这一张字条!
看到这一幕,蒙恬立马拿出了字条,将其舒展开来。
一看不要紧,上面留着的,秦始皇的亲笔书写的字迹!
蒙恬将军,此玉乃是虚谷子的信物,如今他应该在咸阳城外徐陵山上。
持此快信物找到他,北方战乱必然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