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驿站

秦始皇是天朝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同时也是天朝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权力欲望最高的皇帝之一。

以前的周天子,虽说也是大权独揽,但对于周边地方还给予一定的自主权,更往前的商代末君纣王也是如此。

因为天朝的地图面积太大了,还处于奴隶制的天朝王朝根本无法全盘掌握,只能通过给地方放权来维持统治。

但是秦始皇不一样,无论再大的版图,他都像一个人管理,不想把这份多余的权利分给任何人。

但这么一想,可苦了那些地方关以及朝堂上的官员,很多时候在生产力不达标的情况下,就使用更加先进的制度,其实是一种坏事。

王绾就深有体会,每天公案上那推积如山的地方文件都压得他苦不堪言,想想在自己之前的吕不韦,可就没这么累了。

那最近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王绾经过思考,认为这是中央制度出了问题了。

中央如果抓全力抓的太紧的话,会对日常办事效率形成一定的挤压,继而影响全国的行政效率。

就好比上个月发生的淮海水灾,咸阳城足足用了一个多月才知道这件事情,而当年在楚国治下的时候,一个月的时间都够他们把水在平定的了。

朝廷在全国各地设立郡县的做法,虽然有力地掌握了全局,但同时也拖累了办事效率。

所以他提出分封诸国的构想,在他的构想之中,反正这些人都是皇帝的儿子,难道还能跟老子作对不成?

至于几代人之后,只要中央持续保持着强大的权威,那就不会发生春秋战国一样礼崩乐坏的事情了。

不过王丞相的想法很快就被李斯给反对了,理由还是上回那一套。

他还是拿出了周天子的例子。说现在虽然能掌控得住,但是几代人之后,一旦中央帅威,却无法掌握全局。

但是对于王绾提出的办事效率的问题,即便是李斯,也没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地下等诸位公子就封之后,令行禁止,随叫随行,这样岂不是更好,将不会再有延误国策军机的事情发生。”

这最后一句话听得秦始皇沉默不语,自己这段时间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和北方匈奴的打仗,军机稍纵即逝,自己耽误不起。

比如现在每天来往于北方和咸阳城的战马光,中间类似的就有好几匹,至于累死在北方的信使。那就是更加不计其数了。

如果自己分封出国的话,在北方前线放一个公子,在那里统筹全局,是不是就更有效率一些呢?

但是如果这个公子在自己百年之后,像赵国和燕国那样做大了,该怎么办呢?

在这个时候,他看见弹幕里面有人在刷:

大郎喝药了:“这群人好笨啊,难道就不知道像这种事情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就解决了吗?拜拜,在路上等还要把自己的领土分出去,真是太傻了。”

仙女啃猪蹄:“我看你才笨呢,既然这个主播想全景模拟大秦,那么秦朝的时候哪有什么手机或者微信啊?那个年代都是靠人力在跑的。”

诸葛不亮:“这个小姐说的对,那个年代确实是靠人力或者物力的,跑的最快的就是马,而中途都适用驿站来传送消息的。”

此女急需征服:“对啊,始皇帝陛下,你为什么不用驿站来传递消息呢?用驿站的话,中途还可以换吗?消息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播了。”

诸葛不亮:“此言差矣,驿站早出现都要等到汉朝了,这个年代没有驿站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始皇都有什么微信电话什么的,不感兴趣,至于汉朝这什么也没兴趣,知道,只是驿站这个词出来的时候,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驿站是什么东西?能给寡人解释一下吗?”

不知不觉中,秦始皇也养成了遇事不决,就问直播间的习惯。

“你看吧,始皇帝他果然什么都不知道,回头我这历史就有的考了,驿站在秦朝根本就没有。”

王绾和李斯在那争论了半天,骂也骂了半天,最后发现谁都说服不了谁?于是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秦始皇,指望着秦始皇来裁决,究竟谁是对的?

不过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秦始皇在这片刻的工夫已经从另一个时代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丞相的顾虑,寡人已经听说了,如果长途跋涉的话,确实对办事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正因如此,寡人决定设置驿站来专门组织对西北的战争。”

王绾眉毛一跳,不是说好的讨论分封诸国的问题吗?怎么突然又变成设置驿站了?而且驿站是什么东西?

不过他也习惯了秦始皇的跳跃性发散思维,基本上总能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防都防不住。

“既然陛下心中已有主意,那么老臣也无话可说,只不过老臣还是想请问一句,什么是驿站?”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哈哈,先前周天子成于九州各地设立烽火台与邮驿,用以掌控天下信息,后因礼崩乐坏,天子衰微,驿站被废,寡人有意再兴驿站。”

原来这东西古代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所以没有几个人记得清楚了。

“寡人打算以咸阳成为起点,每隔30里设置一处驿站,一直延续到前线,驿站内部放置人员车马与共传递消息,而前往咸阳的人也可以在馆中休息。”

秦始皇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直播间里的人,这帮人还真是有两把刷子,每次自己遇到什么难题的时候,他们总能帮自己想出点好方法。

“现在军情紧急,我们需要一站来帮我们传递真情,而当天下太平四海归一之后,驿站又可以作为地方向中央上书的中转场所。”

王绾仔细想,觉得这样也不错,不仅能解决前方战事的问题,甚至就连从全国各地来的消息,如果通过驿站来传递的话,也能在最快的时间到达。

不过她随即又想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钱。

想法总是很美好的,但是如果没有钱来支撑的话,那么再好的想法都是没用,办一站难道不需要钱吗?而且每个30里就需要建设一个驿站,那该需要多大的花销?*